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


2019重大事件:回看綜合能源服務

2020-01-02 07:00:33 太陽能發電網
電力企業熱捧 綜合能源服務“綜合能源服務”無疑是今年的一個熱詞。今年2月,國家電網印發《推進綜合能源服務業務發展2019—2020年行動計劃》,稱未來兩年將堅持以電為中心、多能互濟,以推進能源互聯網、智慧用能為發展方向,構建開放、合作、共贏的能源服務平臺。具體將朝著綜合能效服務、供冷供熱供電多能

電力企業熱捧 綜合能源服務


“綜合能源服務”無疑是今年的一個熱詞。


今年2月,國家電網印發《推進綜合能源服務業務發展2019—2020年行動計劃》,稱未來兩年將堅持以電為中心、多能互濟,以推進能源互聯網、智慧用能為發展方向,構建開放、合作、共贏的能源服務平臺。具體將朝著綜合能效服務、供冷供熱供電多能服務、分布式清潔能源服務和專屬電動汽車服務四大領域發力。


南方電網也不甘落后,明確表示要“進一步明確綜合能源服務發展重點和業務界面,為客戶提供多元化的綜合能源供應及增值服務,支撐公司向能源產業價值鏈整合商轉型。”9月,南網綜合能源服務公司實現了由“有限責任公司”向“股份有限公司”的蛻變,為南網綜合能源服務公司進軍資本市場、實現跨越發展奠定了基礎。


由生產型向生產服務型轉變,華電集團也完成了超越自我的重新設定。5月,華電集團發布國內同類型企業首個綜合能源服務類行動計劃——《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綜合能源服務業務行動計劃》,這標志著華電集團邁出打造“清潔友好、多能聯供、智慧高效”綜合能源服務業務的實質性步伐。


從眾多能源企業的實踐探索看,綜合能源服務尚無成熟的商業模式和業務模式,截至目前,未來也不會有統一的一種模式包打天下,每個企業的DNA不同,項目特征各異,所以切入的方式和路徑也不一樣。最終來看,得用戶者得天下,市場經濟就是用戶經濟。


里程碑式推動行業發展

《國家能源互聯網發展白皮書2018》發布


3月29日,《國家能源互聯網發展白皮書 2018》(下稱“《白皮書》”)在京發布。《白皮書》全面總結了我國近五年來能源互聯網事業發展的基本情況。構建建了能源互聯網發展指標體系,探討了全球視角下能源互聯網發展現狀,展望了能源互聯網面臨的挑戰與未來發展方向。


縱觀全球,無論是傳統能源巨頭,還是手握技術的初創企業,都在抓緊布局能源互聯網。目前,政府機構和工商業界已在攜手探索能源互聯網實踐的可能性。


能源互聯網建設作為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要想順利推進離不開體制機制創新和良好的頂層設計,也有賴于關鍵技術裝備的研發和推廣應用。


《白皮書》從理論和政策兩個緯度進行總攬梳理,聚焦能源互聯網的發展歷程、發展現狀以及關鍵技術創新發展,恰好印證了“使命”“顛覆”“試金石”這些關鍵詞。無論在政策領域,還是技術領域,《白皮書》均是推動我國能源互聯網事業進一步發展的一座里程碑。


“入冬”還是回歸理性?

儲能首次按下 增長“暫停鍵”


近年來,我國儲能產業的發展曾一路高歌猛進,其中電化學儲能表現最為突出。轉折就出現在今年,電化學儲能首次按下增長“暫停鍵”。


12月,國家電網公司內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嚴格控制電網投資的通知》規定:不得以投資、租賃或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開展電網側電化學儲能設施建設。這是繼在今年上半年工作會上首次明確暫緩電網側大規模儲能建設以來,國家電網公司再次以文件形式正式“叫停”電網側儲能。


無獨有偶,就在此后不久,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亦叫停了多達31個新能源發電側儲能項目,僅保留了5個試點項目。


實際上,7月份四部委聯合發布的《2019—2020年儲能行動計劃》就已顯現出欲將儲能行業發展納入可控軌道的政策用意。


那么,制約儲能發展的原因何在?——成本。從經濟性看,盡管價格呈逐年下降趨勢,但電化學儲能成本仍然偏高。統計數據顯示,當前我國電化學儲能電站度電成本為0.6—0.8元/ kWh,而抽水蓄能電站度電成本僅為0.21—0.25元/ kWh。除安裝成本和運行成本外,還有融資成本、項目管理費等附加費用也很高。


正在經歷“至暗時刻”的儲能產業未來將何去何從?有沒有更有價值的應用模式取而代之?


樂觀預計,隨著能源轉型持續深化和儲能技術不斷成熟、成本不斷下降,儲能規模將繼續保持增長。


分布式發電迎“破局”

“隔墻售電” 正式開啟


12月9日,江蘇發布的《江蘇省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規則(試行)》(下稱“《規則》”)一出,立刻成為電力市場關注焦點。該文件作為首個隔墻售電省級文件,被業內認為“隔墻售電”迎來“破局”。


《規則》指出,分布式發電項目與就近的電力用戶之間自主協商交易電量、電價,形成雙邊協商交易初步意向后,經安全校核后達成交易。


“隔墻售電”到底有何魅力,受到業內如此高的關注?


據初步測算,中小用戶若全面參與到市場化交易中,中小用電企業或第三產業用戶對應的市場化交易增量可約占全社會用電量的30%,而“隔墻售電”所面向的也正是這部分用戶。


以江蘇省電壓等級為10kV的一般工商業電力用戶為例,通過“隔墻售電”模式購電,其用電成本下降可達11.6%。如此一來,在“隔墻售電”的模式下,電力用戶購買了更經濟實惠的電能;分布式發電項目獲得了更好的收益,并且增加了售電備選方案,經營持續性獲得了保障,交易雙方實現了共贏。


盡管政策已經打破了“隔墻售電”這堵墻,但要“跨越”這堵“墻”,還需電力體制改革提供“攀登”的“梯子”。


長遠看,“隔墻售電”必將跨越阻隔,大步向前。


電動汽車將告別“遠行難”

全球最大規模 充電設施網絡建成


電氣化水平是一個國家現代化的標志。今年7月,國家能源局表示,近年來,電力在我國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不斷提高。以交通領域電氣化為例,截至6月底,我國累計建成涵蓋100.2萬個充電樁的充電設施網絡,規模已位居全球之首。


電動汽車發展的背后,其實是“電能替代”戰略的深入推進。


隨著充電設施在高速公路上不斷建設完善,電動汽車也可以越行越遠。統計顯示,2019年國慶長假,電動汽車成為高速公路上一大主力,由此帶來高速公路充電樁日均充電量大幅攀升至40.8萬千瓦時,是平時的3.6倍。


“充電難、遠行難”,過去一直是許多電動汽車車主的“痛”。但隨著我國近年來大力推進高速公路充電設施建設,電動汽車即將告別這一痛點。公開材料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已建成京滬高速、京港澳高速等“十縱”,青銀高速、滬蓉高速等“十橫”以及首都環線、杭州灣環線“兩環”的高速快充網絡。


目前看,僅國家電網經營范圍就有快充站2080座、充電樁8423個,覆蓋高速公路近5萬公里,連接19個省的171個城市。這些充電站平均間距小于50公里,最快半小時就能充滿電。


區塊鏈賦能光伏

新能鏈完成首筆 電站資產交易


當下,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正推動著傳統產業的變革。


光伏作為新能源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經歷“野蠻”型補貼發展和穩健型市場化發展的轉型階段:“標準不一、維權難、資產流通性差”嚴重影響了光伏產業的發展,模式和技術創新成為降低成本增強市場競爭力的核心。


今年7月,“新能源資產上鏈發行清結算平臺——新能鏈”正式完成首筆交易,山東省濰坊市6.1MW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電站作為首批上鏈電站資產已完成交易。這標志著我國光伏電站資產交易從“傳統模式”到“價值互聯網模式”的升級,是光伏資產流通的一大變革。


作為新能源資產上鏈發行清結算平臺,新能鏈將為合作伙伴賦能。平臺一端連接電站業主,一端連接投資方,核心目的是協助電站資產方完成資產的標準化和司法確權,同時幫助投資者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有價值的優質資產,促成兩端快速、安全地完成交易。


新能鏈有何優勢?其一,價值互聯網,打通了公安、工商等機構,讓上鏈資產信息更可信;其二,物聯網技術,讓投資更放心;其三,資產價值流通,新能鏈為資產流通和再交易提供價值數據支撐。


憑借在光伏產業多年耕耘,新能鏈利用新技術推動產業金融融合,并獲得社會各界認可。今后,以光伏產業為切入點服務整個新能源行業,將充分利用區塊鏈技術與新能源產業相結合,打造科技、金融、產業生態價值平臺。


“綠電”普及漸行漸近

電動汽車首次大規模使用全“綠電”


10月17日,國家電網公司跨省采購7000萬千瓦時青海的光伏扶貧電力,全部用于北京地區充電樁充電。這意味著,從即時起到2019年年底,北京所有電動汽車都將100%使用西北“綠電”。


此舉是我國電動汽車首次大規模使用全“綠電”,預計可滿足約200萬輛次充電電量。通過結算返現方式,電動車主每度電還將比平時便宜兩分錢。


仔細算筆賬,可謂是多方共贏。車主降低了充電成本,貧困地區增加了真金白銀,而電網的運行效率和新能源消納能力也得到大幅提升。


如今,在綠色電力市場化交易中,準入的電力用戶與并網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通過協商、掛牌等市場化方式完成電量交易,這種“綠電”消納模式日益受到追捧。


比如,該機場已通過電力市場化交易正式引入綠電。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利用北京電力交易中心、首都電力交易中心平臺,引入青海、山西等地的水電、光伏、風電等清潔能源,滿足該機場的綠色用電需求。


此外,今年1月,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場館綠電供應簽約儀式的舉行,標志著在奧運史上首次實現全部場館采用綠色電能供應。計劃通過市場化直購綠電方式,引入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將張北風電等清潔能源輸送至場館,可滿足冬奧會北京地區16個場館1億千瓦時的年用電需求。


未來,綠電還將在哪些新的領域有所突破和應用,讓我們拭目以待!


地方按下能源轉型“快進鍵”

海南巨資打造 省域智能電網


今年5月,海南省表示,2019—2021年,全省電力行業將累計投資530億元用于省域智能電網建設。此舉意味著海南將全方位推動能源轉型,力爭實現能源綠色發展。


建設智能電網是推動海南省能源發展轉型、創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有力支撐,是服務海南自貿區自貿港建設的重要舉措。


作為獨立的地理單元和典型的島嶼經濟體,海南的能源結構和生態環境具有特殊性和脆弱性。如何優化區域能源結構,提高電力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實現能源綠色發展?目前,海南智能電網架構體系打造了5個環節,分別為清潔友好的發電、安全高效的輸變電、靈活可靠的配電、多樣互動的用電、智慧能源與能源互聯網。


相比較于目前國內外智能電網示范項目的局域性特點,海南省域智能電網將通過覆蓋全省范圍內發、輸、變、配、用各環節,借助大數據平臺,將現代控制、信息、通信、網絡技術與電力技術相融合,能更好地優化能源結構,提高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增強電網安全運行水平和抵御自然災害能力,提升供電保障能力和客戶服務質量,并催生能源企業新的服務方式和商業模式,實現能源綠色發展。


據悉,預計到2021年,海南全省用戶年平均停電時間將從2018年的25小時降至8小時以內,位居國內前列。屆時,海南省清潔能源裝機比重從61%提高到65%,發電量比重從45%提高到55%,高于全國目前34%的平均水平。


信息技術賦能“熱力”顯雛形

首部中國智慧供熱 藍皮書出爐


當前,中國正從國家戰略高度推進運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各行業的轉型升級,“智慧”已普遍成為描述這類轉型升級特征的關鍵詞。


城鎮集中供熱系統是支撐我國人民生產生活的重要能源基礎設施,是構建生態文明社會和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內容。目前,“智慧供熱”已被正式提出,并正成為中國供熱行業的關注焦點。


今年6月,中國城鎮供熱協會發布《2019中國供熱藍皮書——城鎮智慧供熱》,這是我國供熱行業第一部以藍皮書形式出版的作品,也是首部以“智慧供熱”命名并進行系統講述的書籍。其全面總結了我國城鎮智慧供熱的發展現狀,從規劃設計,到建設運維的全過程都有清晰的闡述。除理論與技術,還有13個優質工程案例供行業參考借鑒。


《藍皮書》將對我國發展智慧供熱、促進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全面提高供熱服務水平、應對新型城鎮化建設和人口老齡化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釋放改革紅利

“國”“民”攜手打造 最大充電樁服務平臺


11月25日,由國家電網子公司國網電動汽車公司與廣匯汽車成立的合資公司——國網廣匯(上海)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下稱“國網廣匯)”正式揭牌,合作雙方各持股50%。


根據規劃,國網廣匯將于2020年完成43萬個充電樁布局,并將與恒大、萬科等地產商合作,推進社區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


國網廣匯將融合雙方各自優勢,進一步拓展新能源汽車充換電服務及其他新能源汽車后市場服務,打通智慧車聯網與智能充換電平臺,打造新能源汽車充電、出行、能源一體化服務鏈條。同時,向電動汽車購車客戶推廣車電服務包、儲能V2G、應急充電救援、保險金融產品等增值服務,降低電動汽車使用成本,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新能源汽車作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市場空間大、業務模式新,產業鏈以及跨行業協同合作是其突出特點。國家電網統籌推進不同層級混合所有制改革,將不斷激發企業活力,釋放更多改革紅利。


此次合作,體現出國網電動汽車公司混改政策對社會資本引入的誠意,這不僅是廣匯汽車與國網電動汽車公司布局新能源戰略的聯手,更是行業的一次創舉。雙方將通過強強聯合,助力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作者:張勝杰 張金夢 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jianping

太陽能發電網|nj-bjj.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