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


日核危機促中國倍增光電規劃

2011-04-02 13:57:43 太陽能發電網
* 政府扶持產業的態度日漸明朗 * 有效壓縮多晶硅成本的企業可占先機

  日本強震後的核電站泄露事件給全球核電行業當頭澆了一盆冷水,其他替代能源卻意外迎來了加速發展的契機.對光伏發電向來謹慎的中國政府這次準備將規劃目標提高一倍以上.

  盡管翻番後的目標絕對量仍然較小,政府扶持態度卻日漸明朗.國內市場競逐的關鍵仍是光伏發電成本.能夠有效壓縮上游多晶硅成本的企業,或可在探索國內市場過程中覓得先機.

  "日本核危機之後可能會再次進入'核冬天',北非中東動蕩也加強了化石能源的危機感."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稱,"從保障能源安全和應對氣候變化的角度來說,新能源的發展速度還會更快一些."

  李俊峰在第五屆中國新能源國際高峰論壇上首次提出,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正在提出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的新目標,光伏裝機容量從2015到2020年從10GW(千兆瓦)增長到50GW.比此前2015年和2020年目標分別提高一倍和1.5倍.

  中國截至去年底全國光伏并網發電總裝機容量預計僅在600MW(兆瓦)左右.去年中國的太陽能電池產量預計超過8GW,而且企業還在不斷擴充新的產能;不過目前97%的產品銷往海外,在主要市場逐年下調光伏電價補貼并可能影響需求增長時,企業迫切需要開發新的市場.

  這些企業包括十多家在美國上市的大廠,其中尚德電力、晶澳、英利及常州天合光能去年出貨量均超過1GW.

  日本福島核電站因地震海嘯發生堆芯熔化及核輻射泄漏,令公眾不安情緒日漸升溫.許多國家被迫放慢或者暫停核電發展的步伐,并考慮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可行性.

  中國也在重新審視核電發展規劃.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官員此前表示,核電在一次能源占比中的額度將會向下調整,未來應不會超過3%;2020年達到90GW核電裝機容量的目標,可能至少要減少10GW.


  **政府扶持態度明朗化**

  為發展清潔能源,中國已提出到十二五(2011-2015)將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由8.3%提高至11.4%.若核電發展出現缺口,將由水電、天然氣發電、風電和光電來彌補.此番大幅上調光伏發電目標,顯示出中國加速發展這種電源形式的決心.

  規劃大躍進讓人欣喜,但市場人士冷靜指出,國家規劃即便翻番其絕對量亦有限,企業短期戰略不會因此發生較大變化.但上調規劃背後顯示出國家發展光伏的決心有所強化,產業培育速度可能會加快.

  李俊峰就表示,國家對于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光伏產業未來的規劃"步子邁得比較大",除了對金太陽工程、特許權招標、分布式能源都做出了明確規定之外,在價格上也提出十二五期間要出臺類似風電的、有資源差別的固定電價政策.

  "如果覺得這些措施還不夠,你可以繼續提,可以寫給我、我再轉給能源局、轉給發改委."他對企業代表所說的這番話,也體現出能源局、發改委對于發展光伏發電產業持較為開放的態度.

  湘財證券分析師候文濤認為,新的規劃目標與其他領先市場相比絕對量并不大,20GW也僅僅與今年全球預計新增的光伏裝機量相當.但目標翻番增長說明國家對于發展光伏的態度和支持力度都更加樂觀,屆時的實際裝機容量肯定遠遠超過規劃目標.

  根據歐洲光伏產業協會(EPIA)的樂觀預測,全球光伏發電裝機容量2020年時預計達737GW,中國的累計裝機最高可達100GW.
  候文濤并表示,隨著規劃的提高,國家每年的光伏發電項目,包括金太陽和特許權招標,有可能會相應提高數量.不過,短期內由于國內需求量不會爆發,企業仍會倚重海外市場,其戰略不會有太多調整.

  此前中國財政部等部委曾提出,將積極運用財政補貼方式加大金太陽和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示范工程實施力度,力爭2012年以後每年國內光伏發電應用規模不低于1GW,形成持續穩定、不斷擴大的光伏發電應用市場.


  **成本為王**

  中國光伏發電市場的形成將以出臺上網電價為標志.市場人士預計,按目前的發展趨勢,可能仍需兩年左右的時間時機方可成熟.

  中國政府希望在光伏發電成本降至每度電0.8元左右時出臺上網電價,但機構測算顯示當前國內西北地區平均光伏發電價格至少每度電1.06元才可滿足8%的運營商內部收益率.

  降低成本仍然是企業無法回避的功課.而在降成本方面,由于技術壁壘較高的上游多晶硅環節毛利率最大,誰的硅料成本最低,誰就有望報出最有競爭力的組件產品報價,從而率先進入國內市場.

  多位官方人士也在峰會上提出,目前上游多晶硅產能缺口較大,也是光伏電池成本難以壓縮的主要瓶頸.去年國內多晶硅產量達約4.1萬噸,占全球產能約四分之一,但仍從美國、德國及日韓等國進口4.75萬噸多晶硅,同比增長達109%.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趙玉文提供的數據顯示,國內目前的多晶硅加權平均成本在每公斤30多美元,而平均售價在60美元左右,"售價的高出帶到組件里邊,使我們組件售價也高出了20-25%."

  英利綠色能源為代表的一些實施產業鏈垂直一體化戰略的企業,在控制成本方面更擁有優勢.海通證券研究報告顯示,這類自產多晶硅的企業,若按硅料成本40美元一公斤計算,光伏電池組件總成本能做到每瓦1美元,按1.5美元的售價計算,其毛利率高達33.33%.

  而以尚德電力和天合光能為首的企業則通過與大型多晶硅企業簽訂長期硅料供應合同以鎖定成本,其成本優勢要稍為遜色.按60美元的多晶硅長單價格計算,其組件成本升至每瓦1.12美元,同樣按1.5美元銷售,毛利率降至25.33%.

  目前多晶硅環節國內產能最大的企業當屬保利協鑫.去年該公司產量高達1.76萬噸,位居世界第三;到今年底其多晶硅總產能至少達到4.6萬噸,而于明年中將達至6.5萬噸.

  保利協鑫首席技術官代冰亦稱,2010年四季度時,該公司的多晶硅成本已能做到每公斤22.9美元,今年一季度可降至22美元,而其遠景規劃目標是在三年左右的時間將成本降至15美元.

  候文濤認為,若多晶硅成本可降至15美元,最終的組件產品報價將有望降至七、八毛錢的水平,將大大有利于上網電價的出臺.

 



作者:李然 來源:路透社 責任編輯:admin

太陽能發電網|nj-bjj.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