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國電電力和中國神華齊發公告稱,自6月5日起公司停牌,“擬籌劃重大事項”。 業內人士指出,在國資委6月2日舉行的新聞通氣會上主動放出的關于推進多領域內央企合并重組信息的背景下,兩大央企在資本市場上不約而同的停牌,或意味著煤炭、電力央企跨行業“聯姻”序幕正式拉開,此舉也將是中國打造“電力行業超級企業
6月4日,國電電力和中國神華齊發公告稱,自6月5日起公司停牌,“擬籌劃重大事項”。
業內人士指出,在國資委6月2日舉行的新聞通氣會上主動放出的關于推進多領域內央企合并重組信息的背景下,兩大央企在資本市場上不約而同的停牌,或意味著煤炭、電力央企跨行業“聯姻”序幕正式拉開,此舉也將是中國打造“電力行業超級企業”的第一個動作。
“煤電”央企相繼停牌
根據中國神華6月4日發布的公告,公司6月2日接到控股股東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通知,獲悉其“擬籌劃涉及本公司的重大事項”,該事項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尚需獲得有關主管部門批準。為避免造成公司股價異常波動,經申請,公司A股股票自5日起停牌。
同日,國電電力發布公告稱,公司6月2日接到公司控股股東中國國電集團公司通知,獲悉其“擬籌劃涉及本公司的重大事項”,公司股票同樣自6月5日起停牌。
神華和國電兩家公司在煤電行業內舉足輕重,且一直是電力央企合并重組相關市場傳聞的主角。
安信策略分析師彭瑋駿告訴記者,2017年央企合并是繼續推進供給側改革的重要一環,而火電行業環境目前較差、下游需求端受經濟下行拖累、上游煤價因去年供給側改革大漲推升了發電成本。大唐電力的虧損就是典型縮影。此次國電和神華齊停牌,大概率是要進行產業鏈上下游整合,緩解火電企業困境。
電力業務虧損的大唐集團,也是此前電企重組大戲的主角之一。對于大唐與神華可能進行的合并,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也表示,目前大唐發電業績處于虧損狀態,而中國神華仍能保持較好的業績,未來如果兩家企業合并,今后煤價與電價波動對其影響將會較小,有助提升業績穩定性。如果這次合并成功,可能將是中國煤炭和電力工業改革的一個良好案例。如果一個公司同時擁有強大的煤炭和火力發電資產,那么幾乎可以在任何環境下保持穩定的利潤。
他強調,企業重組不是兩個企業資產的簡單疊加,而是通過資源的重新配置提高效率。目前央企重組面臨的最大難點是,如何通過資產重組提升國有資本運行效率,如何將重組與深化改革相結合,以及如何產生機制轉換與資源配置的協同效應。
兩公司均未回應合并傳聞
截至發稿,對于合并傳聞,中國神華和國電電力均對記者回應稱,目前沒有接到消息。
在6月2日國資委的新聞通氣會上,國資委副秘書長彭華崗表示,央企混改速度明顯加快。下一步,將沿三路徑加快深度調整重組步伐,穩妥推進煤電、重型裝備制造、鋼鐵等領域重組,爭取年內調整到百家以內。
事實上,早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就曾強調,要深入推動央企重組。在鋼鐵、煤炭、重型裝備、火電等方面,“不重組肯定是不行的”。電力行業央企數量最多,行業集中度提升空間較大。102家央企中擁有發電業務的能源類企業共12家,相較5家鋼鐵、2家煤炭和1家水泥的央企數量,電力行業央企數量最多。而更早在2016年7月26日,國務院公布的《關于推動中央企業結構調整與重組的指導意見》也曾指出,規定石油天然氣主干管網、電網等實行國有獨資或絕對控股,同時明確表示推進電力行業并購重組。
從行業內部環境看,煤炭、電力行業的“聯姻”似已“箭在弦上”。李錦表示,作為電力產業鏈上緊密相鄰的兩個相關行業,火電和煤炭行業的供需矛盾仍是制約中國社會發展的問題之一。在煤價下行期間,火電企業受制于電網也并未將煤價降幅完全反映到終端消費者的消費電價上。跨行業合并,或能扭轉煤炭行業低迷現狀,并為電力體制改革提供助力。
作者:劉楊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