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以風電和太陽能為主的新能源,是解決化石能源所面臨突出問題的必然趨勢。目前世界各國都在大力推動新能源的發展。但新能源發展也存在突出的問題。
最后一項技術是智能配用電技術。配電網直接面向用戶,未來配電網將面對分布式接入,電動汽車也將互動起來,電動汽車既是一種負荷,又可以在需要時作為一種電源提供電。根據現在電網的互動性質,配電網需要實現智能化。傳統配電網在可靠性方面要實現信息監控,在自愈技術方面及快速消化新能源等方面還有很多技術要改革。用電技術更是與老百姓息息相關,我國在智能用電方面是和國際接軌的,特別是在用電信息采集和電動車的充放電設施及智能樓宇園區、智能家居方面的創新工作做得很多。國家電網公司在用電信息采集上提前布局,為客戶安裝智能電表,提高互動性。目前,國家能源局已經開展了30個光伏示范項目。將來新能源在配網接入后,會直接對用戶有影響,還需要儲能技術相配合。
近年來,我國大規模發展輸電技術、新能源并網、智能配用電技術等,智能電網技術對新能源的發展起到了有力的支持作用。但是由于我國自身特點,發展上有很多無序和非理性的東西,新能源發展速度太快,電網和電源發展規劃的不協調使得棄風棄光現象嚴重。國家“十三五”規劃對于新能源消納問題正在采取舉措解決。新能源的開發利用,不僅是技術層面,還需要國家不斷完善激勵政策,推動新能源不斷發展。(本文根據作者在“一帶一路”亞歐智能電網專題峰會上的發言整理,有刪節)
作者:陳維江 來源:亮報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