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會經濟效益
納米硅晶投入生產和應用,將會帶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近十年來全球太陽能市場每年平均以30%的速度增長。最近在美國百萬屋頂計劃,德國的一萬屋頂計劃,以及其他國家諸如日本,澳大利亞,英國以及歐洲國家,其國家太陽能基金的推動下,其國內光伏市場的增長更加迅猛。據統汁,僅美國聯邦和州政府十年內將投入的補助將達1000億美元。據計,2007年全球太陽能電池總生產能力為2400兆瓦,但其需求量為5000兆瓦。到了2008年,太陽能電池的總產能將上升到5000兆瓦,而需求量則增長為10000兆瓦。這樣的求大于供的現象在2008年以后將維持數年。
目前,日本仍舊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池供應國(擁有46%的市場占有率),排在第二、三的國家是歐盟(28%)及美國(9%)。中國正逐步成為世界第四大太陽能電池生產國。世界十大太陽能電池生產公司為:Sharp, Q Cells, Kyocera, BP Solar, Sanyo, Mitsubishi Electric, RWE, Shell Solar, Motech, and Suntech(無錫尚德).這10家企業生產了世界大約89%的太陽能電池。
在巨大的太陽能電池需求驅動下,很多現有的太陽能生產企業均在擴大他們的生產規模,很多大型新興公司同樣正在建造大型太陽能電池生產工廠。例如:Sharp(日本)在06年將其生產規模從315MW上升到400MW。太陽能世界AG(德國)2009年準備將其生產規模提高到500MW。太陽能源(美國)2008年準備將其生產規模提高到300MW。能源轉換儀器公司(美國)2010年準備將其生產規模提高到300MW。納米太陽能(美國)2008年將建立一個產能430MW的新工廠。無錫尚德(中國)近期準備將其生產規模提升到240MW。
試想,這樣巨大的市場,我們以納米硅晶代替價格昂貴、制造繁復的多晶硅,雙方成本相差5倍,將會獲得多么大的經濟效益。
我們作過專門的計算,投入$6.6億美元,可建造一個生產納米硅晶太陽能電池產量400MW的製造廠和一個20 MW的納米硅晶太陽能示范電廠,這個規模相當于世界第一的日本夏普工廠的產量,但由于其成本低,利潤高(年利率超過30%),五年即可回收全部投資。
當前,多晶硅 電池仍為主流產品(占市場80%),隨著納米硅晶的問世,以其低成本、高效率和廣泛的應用范圍,必將取代多晶硅,成為統治性的主流産品,也就是 說,
如果我們抓著這個契機,國際太陽能數千甚至于數萬億美元的市場將為納米硅晶所占領所控制。
納米硅晶也可以用于生產其他產品,例如:LED,利用納米硅晶太陽能電池產生的直接的電流,為用戶直接使用,DC到AC的轉化也不需要了。LED只需要傳統照明系統十分之一的能量,這將是照明系統節能的一次革命,而這一革命在美國已經拉開了序幕,可以預言,納米硅晶在LED中的應用,亦將獲得不亞于太陽能應用的巨大社會經濟效益。
納米硅晶生產,因品質要求,均在潔凈環境中完成,尤其是生產主體部分,如生產納米硅晶之反應罐,均系”密閉系統”,無不當排氣及排液,有機溶劑將循環使用,基本實行”零排放政策”。
在節能方面,比起多晶硅的生產耗電量相差極大,是當前太陽能電池生產中最為節能的方法。
納米硅晶,對中國是更大喜訊。
中國大陸約有28,000個無電村莊,和大約700萬戶無電戶,僅農村和邊遠地區的濽在市場就有3,000兆瓦。
以目前多晶硅的昂貴的價格,生產制造的耗能和環境污染,在中國無法推廣光伏太陽能應用,而納米硅晶,無論從價格、耗能、無污染等各方面的優點,勢將在中國大量普及,帶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至于總的社會效益,納米硅晶的廣泛應用,將逐漸代替現有傳統能源,從根本上解決石化能源枯竭及環境污染,並使千家萬戶得到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