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人民銀行共同發布《關于做好2018年降成本重點工作的通知》,文件第二十一條提出:要合理降低用能成本,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自建分布式能源,支持新能源發電與用能企業就近就地進行交易!這不是國家第一次喊話讓企業安裝分布式光伏電站了,為了實現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理念,此前,
四、著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十一)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全面實施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打破行政壟斷、地區分割,維護全國統一市場。加大對公用事業、網絡型行業等領域的反壟斷執法力度。全面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完善監督檢查工作機制,推動跨部門聯合檢查。強化企業公共信用監管的作用,進一步完善企業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管理,推動部門間企業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和失信聯合懲戒。推進檢驗檢測結果互認,采信第三方認證結果,提升監管效率。推動認證國際合作,推進“一審多證”,減輕企業負擔。 (十二)在全國推開“證照分離”改革,全面規范“多證合一”改革。抓好“證照分離”改革提速,推動“照后減證”,著力解決準入不準營的問題,大幅縮短商標注冊周期。建立國家層面統一的“多證合一”整合目錄,推進全國范圍內“多證合一”改革模式的規范統一。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展減證便民行動,全面清理各級政府機關及所屬事業單位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提供公共服務時要求行政相對人提供的證明材料。 (十三)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通過大力推進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和電子營業執照應用、加快企業名稱登記管理改革等多項措施,著力提升企業登記注冊便利度。選擇北上廣深作為重點地區,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狠抓具體部門和工作環節,大幅壓縮企業開辦時間,爭取2018年年底前在北上廣深率先實現企業開辦時間(包括工商登記事項辦理、刻制印章、申領發票)不超過8.5天。及時總結推廣先進經驗,縮小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研究開展取消新設企業開立基本存款賬戶許可事項試點。加強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探索實踐更加簡化、便捷的市場準入退出機制。 (十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與國際營商環境先進水平進行對標,建立完善開辦企業時間統計通報制度。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展營商環境對標提升行動,查找存在問題和差距,持續改進。 (十五)推進“互聯網+政府服務”。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在現有省級電子政務服務平臺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完善服務事項網上辦理功能,加快政府信息系統互聯互通,打破信息孤島,實現數據共享,變串聯審批為并聯審批;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不見面”審批服務。 (十六)簡化企業投資項目審批程序。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對非核準類項目實施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試點,加快項目報建手續辦理;探索通過強化“區域能評、環評+區塊能耗、環境標準”機制,推動簡化項目能評、環評工作內容,避免重復評價,精簡審批程序。 (十七)進一步壓減工業產品生產許可。除涉及安全、環保事項外,凡是技術工藝成熟、通過市場機制和事中事后監管能保證質量安全的產品,一律推動取消生產許可;對與消費者生活密切相關、通過認證能保障產品質量安全的,一律推動轉為認證,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確需保留的,嚴格實行目錄清單管理,簡化審批程序。 五、延續“五險一金”繳存比例等政策降低人工成本 (十九)完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和工會會費繳納政策。研究修改《殘疾人就業條例》,調整完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政策。研究工會經費收繳使用的科學性、合理性。 (二十)實施技能人才培訓福利計劃。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職業院校、企業和社會培訓機構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按規定落實職業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補貼政策,為產業轉型升級、經濟結構調整提供技能人才支撐。 六、有效降低用能用地成本 (二十一)合理降低用能成本。深化電力、天然氣價格改革。繼續開展電力市場化交易,制訂完善電力市場化交易細則,推進建立有利于促進公平競爭、交易電量和交易比例大幅提升的市場結構及市場體系,更好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持續深入推進輸配電價格改革,開展區域電網輸電價格和跨省跨區專項輸電工程輸電價格的成本監審和價格審核。通過清理規范電網環節收費,臨時性降低輸配電價、擴大跨省區電力交易規模以及降低政府性基金等措施,一般工商業電價平均降低10%。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自建分布式能源,支持新能源發電與用能企業就近就地進行交易。指導地方加強省內天然氣管道運輸和配氣價格監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