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在2017年,漢能通過自身先進的技術,開發30余個光伏扶貧項目,織出一張張科技、智慧、創新、綠色的光伏之網。
發展移動新能源 根據百人會新能源汽車研究院近期發布的研報,在國家層面上,目前英國和法國政府正式宣布燃油車禁售計劃。從車企層面來看,沃爾沃、豐田、奔馳等不少國際汽車廠商紛紛提出了停售燃油車的時間表。 在移動新能源風口之下,漢能也攜手傳統汽車行業,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去年12月,圍繞著“智慧交通,綠色出行”的合作框架,漢能薄膜與北汽新能源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汽車天窗車頂解決方案、新能源汽車充換電站、共享電動汽車、園區及廠房分布式能源建設、農業光伏扶貧、特色小鎮建設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 司海健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簽約北汽新能源是整體解決方案的一個合作,不僅僅局限在汽車上,而是圍繞太陽能汽車、新能源汽車所做的各種解決方案的共同研發與合作,另外還有智慧城市、園區開發等一系列其他商業領域的合作開發內容,拓展薄膜太陽能技術在“住與行”領域的應用范圍。 在司海健看來,北汽新能源的合作敲定后,漢能薄膜汽車戰略的產業化路徑也更加清晰,在汽車領域價值鏈的打造將進一步加速。 “光伏扶貧” 除了攜手汽車行業促進新能源在商用領域的落地,漢能還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在國家的精準扶貧項目上深入民用領域。 2017年底,國家能源局會同國務院扶貧辦聯合印發《關于下達“十三五”第一批光伏扶貧項目計劃的通知》,下達8689個村級光伏扶貧電站,總裝機4186237.852千瓦的光伏扶貧項目計劃。在過去一年里,漢能也響應國家的“光伏扶貧”項目,推動扶貧開發由“輸血式”向“造血式”轉變。 “漢能始終堅持的‘造血式’扶貧,也可以理解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司海健說道,在國家始終高度重視“光伏扶貧”的背景之下,漢能借勢揚帆不斷探索。僅在2017年,漢能通過自身先進的技術,開發30余個光伏扶貧項目,織出一張張科技、智慧、創新、綠色的光伏之網。 據介紹,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永慶寺村是漢能簽約的光伏扶貧項目之一,總投資410萬元的500kW光伏發電站(一期建設290kW,二期建設210kW),建成后可年發電65萬度,預計年收益63萬元,實現村集體和100多戶貧困戶就地脫貧。該項目于2017年5月16日并網,通過漢能先進的薄膜太陽能技術,可以連續25年產生穩定收益,為貧困戶創收。 此外,漢能的扶貧足跡遍布黑龍江省、吉林省、陜西省、山西省、湖北省等多個省份縣市,為數十個地區村鎮、數萬人帶來經濟收益,助力脫貧攻堅,精準扶貧。 (原標題:漢能CEO司海健: 抓住新能源風口 打造綠色“住與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