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長朱明: “十三五”可再生能源開發建設應與消納利用并重

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關系到我國能源轉型戰略的實施以及2020、2030年非化石能源比重目標的實現,需要進一步轉變可再生能源發展理念。
  實施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考核指標制度

  記者:“十三五”期間,我國可再生能源擬定了怎樣的發展目標?

  朱明:國家已經起草編制了《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初步明確“十三五”時期的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具體而言,到2020年,風電裝機確保達到2.1億千瓦以上,如果條件許可,力爭達到2.5億千瓦;太陽能發電確保達到1.1億千瓦以上,如果條件許可,力爭達到1.5億千瓦。其中光熱發電力爭達到500萬千瓦。

  記者:“十三五”期間,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有哪些主要的工作思路?

  朱明:首先,推動能源革命,堅持優先發展可再生能源。

  我國推動能源革命的方向是明確的,各方必須深刻認識能源革命的本質和內涵,即能源革命的本質是主體能源的更替或能源開發利用方式的根本性變革。

  為此,要切實確立可再生能源的優先發展地位,創新發展方式,優化發展布局,積極有序發展水電、全面協調推進風電開發、推動太陽能的多元化利用和大規模發展、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能、加強農村可再生能源建設、加快地熱能開發利用、啟動海洋能示范應用,進一步擴大可再生能源應用規模和提高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局部地區要率先實現可再生能源大比例發展,引領全國能源結構優化升級。

  其次,堅持目標導向,確保實現非化石能源比重目標。

  根據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規劃研究,到2020年,全部商品化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需要達到5.6億噸標準煤,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7.5億千瓦,發電量1.9萬億千瓦時,其中新能源發電在全部發電量中的比重提高到9%以上,才能確保實現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的戰略目標,并為2030年20%非化石能源比重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為此,必須推動建立非化石能源利用目標考核性指標制度,將2020年15%非化石能源目標作為考核性指標,建立實施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目標引導和考核制度,分解落實各省(區、市)完成2020年15%非化石能源的目標需要完成的非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量比重目標,并在此基礎上建立和完善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監測和評價制度,引導地方在能源規劃、建設、運行中統籌做好可再生能源發展工作。

  第三,建立有利于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市場體系。借鑒國外先進經驗,根據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目標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目標的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度,并在此基礎上建立全國統一的可再生能源綠色證書交易機制,降低新能源發電直接補貼強度,隨著新能源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電成本的不斷下降,推動財政補貼逐步降低并最終退出。

  同時,加強事中事后監管,促進相關政策落實。目前我國可再生能源產業政策的關鍵問題在于部分政策落實不到位,典型代表是《可再生能源法》要求的全額保障性收購政策落實不到位、可再生能源補貼政策滯后問題突出、可再生能源優先調度政策缺乏具體的規定和操作措施等,已成為制約我國可再生能源健康發展的關鍵問題。已發布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管理辦法》明確了風電、光伏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的有關要求,但今后工作重點也在明確責任,并通過能源監管的手段,強化落實,保障效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