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已有36個地方出臺政策發展氫能 年經濟產值規劃超過10萬億氫能產業近年來在我國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地方政府為了打造一個新興產業,紛紛出臺支持氫能產業發展的相關規劃。據第一元素網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按省份看,廣東省和江蘇省出臺政策數量明顯高于其他地區,長三角與珠三角地區政策數量占地方性政策總數比例將近6
全國已有36個地方出臺政策發展氫能 年經濟產值規劃超過10萬億 氫能產業近年來在我國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地方政府為了打造一個新興產業,紛紛出臺支持氫能產業發展的相關規劃。據第一元素網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按省份看,廣東省和江蘇省出臺政策數量明顯高于其他地區,長三角與珠三角地區政策數量占地方性政策總數比例將近60%。
2019年1月浙江省印發《浙江省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其明確提出,要加快培育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支持燃料電池電堆等關鍵技術研發,鼓勵有能力的企業加快研制燃料電池汽車。
2019年3月,海南省人民政府印發《海南省清潔能源汽車發展規劃》中提出要堅持充電為主、加氣為輔,加氫提前布局的原則,力爭通過3—5年時間,建成覆蓋全省、滿足各類型清潔能源汽車應用基本需求,充換兼容、快慢充互補、多場景結合、智能化的充電加氣、加氫網絡。
2019年5月,四川省發布《四川省打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斗桨浮饭膭铋_展燃料電池貨車示范運營,建設加氫示范站;支持替代燃料、混合動力、純電動、燃料電池等技術攻關,鼓勵開發氫燃料等新能源專用發動機,優化動力總成系統匹配。
2019年6月,山東省發布《山東省氫能源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19-2035)》。規劃提出,到 2025 年,全省氫能源產業增加值達到1000億元,燃料電池固定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3200MW,燃料電池汽車應用規模達到 50000 輛,加氫站數量達到 200座。到 2035 年,規模質量效益進一步提升,實現高質量穩健發展。
2019年8月河北省發布《2019年新能源汽車發展和推廣應用工作要點》中提出加大對燃料電池等優勢產品的研發支持,鼓勵張家口使用燃料電池公交車。 同年8月河北省發改委等部門聯合印發《河北省推進氫能產業發展實施意見》。意見明確了我省氫能產業的發展目標:到2022年,氫能關鍵裝備及其核心零部件基本實現自主化和批量化生產,氫能產業鏈年產值150億元。到2025年,培育國內領先的企業10-15家,氫能產業鏈年產值達到500億元。到2030年,培育5-10家具有國際領先的龍頭企業,氫能產業鏈年產值突破2000億元;至少建成100座加氫站,燃料電池汽車運行超過5萬輛。
2019年4月30日,山西省工信廳對外發布《山西省新能源汽車產業2019年行動計劃》!队媱潯凤@示,山西將依托太原等城市現有氫燃料電池汽車相關產業開展試點示范,支持太原等地申報國家級試點示范城市,并將山西打造成中國“氫谷”。山西明確在氫燃料電池汽車補貼方面,將按照中央財政補助1:1的比例給予省級財政補助,并對加氫站和氫燃料加注進行適度補貼。
2019年6月,河南省發布的《關于印發河南省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若干政策的通知》中提到鼓勵省內相關生產企業加大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力度,積極參與國家和我省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運營項目建設,省財政根據項目投入運營的氫燃料電池汽車數量及配套設施建設情況給予一定比例的獎勵。
2017年9月,上海市發布《上海市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規劃》,進一步發揮科技創新對實體經濟能級提升的促進作用,加快推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目標到2020年,上海將實現電堆、系統集成與控制、關鍵零部件等核心技術跟蹤國際水平;到2025年,形成系列化燃料電池電堆產品,燃料電池汽車技術同步國際水平;到2030年,實現燃料電池汽車技術和制造總體達到國外同等水平,上海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年產值突破3000億元。
2019年6月,北京市發布《關于調整<北京市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管理辦法>相關內容的通知》,燃料電池汽車按照中央與地方1:0.5比例安排市級財政補助。
2019年6月《關于印發重慶市2019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根據通知,加氫站補貼方面按照日加氫能力分檔次給予補貼最高補貼200萬。與此同時,區縣(自治縣)安排有配套補貼的,市級和區縣(自治縣)兩級財政的補貼累加之和不得超過相應加氫站標準造價的50%。
2018年1月19日,武漢出臺首份《氫能產業發展規劃方案》。在制儲氫基礎設施層面,聚集超過100家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相關企業,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年產值超過100億元;建設5-20座加氫站。 到2025年,武漢將產生3-5家氫能國際領軍企業,建成加氫站30-100座。燃料電池公交車、通勤車、物流車等示范運行規模達到2000-3000輛。 氫能燃料電池全產業鏈年產值力爭突破1000億元,成為世界級新型氫能城市。
2018年3月13日,蘇州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科技局、市交通局聯合制定了《蘇州市氫能產業發展指導意見(試行)》,該意見指出到2020年,氫能產業鏈年產值突破100億元,建成加氫站近10座,氫燃料電池汽車運行規模力爭達到800輛。 到2025年,氫能產業鏈年產值突破500億元,建成加氫站近40座,公交車、物流車、市政環衛車和乘用車批量投放,運行規模力爭達到10000輛。
2018年10月,江蘇如皋出臺《扶持氫能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到2020年建成加氫站3-5座,公交、物流配送等公共服務領域新增車輛中氫燃料電池汽車比例不低于50%。 到2030年,氫能產業年產值突破1000億元;氫能和新能源汽車企業建設高水平研發平臺的最高可享受1000萬元的資助。
2018年11月,佛山市人民政府印發《佛山市氫能源產業發展規劃(2018-2030)》,2025年,培育氫能及燃料電池企業超過100家,投資總規模達到300億元;2030年氫能源及相關產業累計產值1000億元,加氫站建設達到57座。
2018年12月份,張家港市人民政府印發了《張家港市氫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計劃》為張家港氫能發展定下目標:到2020年張家港市氫能產業鏈年產值要突破100億元。未來3年,在我市建成加氫站10座,公交車等示范運行路線10條以上,運行規模達到200輛; 2019年3月20日,張家港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張家港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意見稿》中提到,到2020年,全市氫能產業鏈產值規模突破100億元,到2025年,全市氫能產業鏈產值規模力爭達到500億元。到2035年,氫能產業鏈產值規模突破1000億元,加強政策引導,打造“東方氫港”。
2019年1月深圳市發布《深圳市2018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規定在燃料電池汽車方面補貼標準是燃料電池乘用車20萬元/輛,燃料電池輕型客車、貨車30萬元/輛,燃料電池大中型客車、中重型貨車50萬元/輛。
2019年1月《茂名市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通知》表示要加快加氫站的規劃和建設,編制加氫站試點建設方案,滿足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運營需求。對列入試點建設方案擬建設的加氫站,由各地住建部門辦理報建、驗收等審批手續。
2019年1月《關于調整完善南寧市新能源汽車地方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燃料電池汽車按國家補助的80%給予地方補助。自治區和南寧市地方補助政策疊加后,南寧市除燃料電池汽車外的新能源汽車獲得地方補助是國家標準的50%,燃料電池汽車獲得地方補助是國家標準的100%。
2019年2月,常熟市發布《常熟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兑巹潯贩譃榻(2019-2022年)、中期(2023-2025年)、遠期(2026-2030年)三個階段,以明確氫能產業發展路徑。近期目標將圍繞氫燃料電池商用車推廣為核心,中期目標以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核心技術為突破,產業規模突破100億。
2019年2月 《銅陵市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路線圖》。路線圖提出打造氫燃料電池、驅動電機、智能傳感器、再制造等四大特色板塊,推動形成“整車-核心零部件-關鍵材料-回收利用再制造”產業鏈,加快構建汽車產業集群和規模優勢。
2019年3月發布《2018-2020年鎮江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地方財政補貼實施細則》的通知。規定在本市上牌的燃料電池汽車補貼標準為當年度中央財政相應車型單車補貼額的40%,地方財政補貼總額最高不超過扣除國家補貼后汽車售價的60%。燃料電池乘用車將按照搭載燃料電池系統的額定功率進行補助,燃料電池客車、貨車采取定額補助。
2019年3月,《長治市上黨區氫能產業扶持辦法》,在政策優惠上,設立氫能產業發展專項扶持資金,簡化加氫站建設項目審批程序,加氫站建設根據加氫能力給予補貼,最高補貼800萬元。對符合本《辦法》的氫能源車輛,給予一次性購車補貼。
2019年3月發布《株洲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5年)》。根據規劃,到2025年,株洲市將建成加氫站12座,燃料電池公交大巴生產能力2000輛/年,燃料電池乘用車及商用車生產能力8000輛/年。
2019年4月六安市人民政府發布了《六安市人民政府關于大力支持氫燃料電池產業發展的意見》!兑庖姟诽岬,六安要加快推進加氫站規劃建設。加氫站補貼方面,六安市政府根據加氫能力進行補貼,最高補貼400萬元。
2019年5月,白城市發布《白城市新能源與氫能產業發展規劃》,《規劃》以2018年為基期,提出了到2020年、2025年、2035年近中遠期發展目標。力爭到2035年,白城風電裝機2000萬千瓦、光伏裝機1500萬千瓦,年生產氫氣能力達到百萬噸級,產值近2000億元(人民幣),累計投資可達到2000億元,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能源與氫能區域產業集群。
2019年5月《關于做好濰坊市汽車加氫站規劃建設運營管理工作的意見》。《意見》從行業監管、規劃建設、經營服務、安全管理、經營許可等五個方面,對加氫站從規劃建設到運營管理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解決加氫站行業當前面臨的突出問題。
2019年6月發布《氫能張家口建設規劃(2019-2035年)》,總體目標將氫能產業發展成為張家口市的重要支柱,總量目標為2021年、2025年、2030年、2035年全市氫能及相關產業累計產值分別達到60億元、260億元、850億元和1700億元。
2019年6月《關于加快福州市產業發展的工作意見》。意見提到,要推動加氫基礎設施、氫能產業園建設,加快氫燃料電池發動機項目落地建設、批量生產,爭取建設國家級氫能源研究中心,加大氫能源汽車應用推廣。至2020年,力爭氫能產業規模居全省前列。
2019年7月,江門市發布《江門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地方財政 補助實施細則(2016-2020)》(征求意見稿),在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新能源公交客車和燃料電池汽車地方補貼標準按不超過國家補貼的50%進行補貼。
2019年8月,發布《關于加快嘉興氫能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該意見表示經認定的省/市氫能高端裝備特色產業園,分別給予200/100萬元獎勵。氫燃料電池汽車方面參照中央財政,對加氫站一次性20%補助。加氫補貼按20元/kg給予加氫站運營企業加氫補貼(從2019年開始),每年補助標準降低5元/kg。
2019年8月成都發布《成都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3年)》,到2023年,成都市氫能產業力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超過500億元,建設全國知名的氫能產業高端裝備制造基地,全市推廣應用燃料電池汽車2000輛以上;建設覆蓋全域成都的加氫站30座以上,形成以成都平原為中心,輻射全省的氫能綜合交通網絡。
2019年9月22日,在濟南舉辦的 2019 氫能產業發展創新峰會現場發布了《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氫能產業規劃》。該規劃明確,先行區將在產業核心區,高質量規劃 20 平方公里的“氫谷”,將布局 35 座加氫站,示范推廣的氫燃料電池汽車規模超過 3000 輛。在先行區內建設運營 的商業化、公共服務用的加氫站、加油加氫站,最高給予建設企業 900 萬元的建設補貼。
2019年9月,貴州六盤水發布《六盤水市氫能源產業發展規劃(2019-2030年)》!兑巹潯诽岢龅2030年,結合煤炭資源和可再生資源發展以煤制氫為重點氫能產業鏈,布局氫燃料電池示范應用和 加氫基礎設建設,建成加氫站近20座。 到2025年,建成液氫工廠及加氫站基礎設施,回收利用焦爐煤氣中的氫氣,實現廉價氫氣的就地提取消納,形成制氫(氫源)、氫儲存、運輸和利用的氫能產業鏈。
2019年11月濟寧市政府出臺了《支持氫能源產業發展意見》和《濟寧市加氫站建設管理暫行辦法》,對建設的500公斤每天的撬裝式加氫站和固定式加氫站,每個分別補貼400萬元、800萬元。對氫能公交車和氫能物流車車輛購置款按照國家標準1:1,對加氫站運營銷售氫氣,按每公斤20元進行補貼。
2019年2月,嘉興市嘉善縣發布《嘉善縣推進氫能產業發展和示范應用實施方案(2019-2022年)》!斗桨浮访鞔_表示,要加快推動嘉善縣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和開展燃料電池汽車試點示范,嘉善縣力爭將在2022年完成120kW的單電堆設計與開發,燃料電池產能達到10000臺,銷售達到5000臺。配合嘉興市建成加氫站3-5座,使燃料電池公交車占新能源公交車保有量50%之上。
2019年10月,佛山南海區發表的《佛山市南海區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19-2030)(征求意見稿)》中提到,到2030年,氫能產業累計產值突破1000億元。通過實施“4321”發展戰略,以打造“仙湖氫谷”為抓手,率先將南海區建成國際知名的氫能產業發展示范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