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向漠而行 清出于藍”晶澳科技極限挑戰系列之沙戈荒自清潔新品發布會在北京盛大召開。本次發布會云集內蒙古電力勘測設計院、ACWA Power、能建山西院新能源公司等知名企業,及德國萊茵TÜV、TÜV南德、國檢集團等權威機構,共同見證晶澳科技榮耀發布全新“漠藍”專業組件,開啟沙戈荒能源開發效益新時代!![]() 沙戈荒開發圖景壯麗 發布會伊始,晶澳科技執行總裁楊愛青為大會作開幕致辭。他表示,沙戈荒占中國國土近27%,同時占全球陸地約25%的面積,當下國家正有序推進沙戈荒大基地和電力外送通道規劃建設,中東非地區也掀起了能源與生態雙重革命。今天,晶澳科技推出全球首款深度聚焦沙戈荒環境系統性挑戰的專業組件“漠藍”,不僅重構了光伏組件抗沙性能標準,更填補了行業空白。沙戈荒光伏的前景無限光明,而“漠藍”,正是賦能沙戈荒價值開發的堅實伙伴! ![]() 內蒙古電力勘測設計院設總侯鵬表示,目前“十五五”期間實施的沙戈荒大基地規劃已初步形成,主要圍繞9個沙漠戈壁進行布局,其中光伏規劃約117GW。在此次基地規劃中,沙地場景將大幅增加,對組件產品要求更高,晶澳科技“漠藍”組件的推出恰逢其時。 ![]() ACWA Power中國創新中心技術、供應鏈負責人董寅中表示,中東地區太陽能資源優渥,極其適合開發光伏。但在項目實際運行中,因沙塵過載,組件需一天一清掃,導致ARC膜失效,功率衰減嚴重,同時清洗機器人故障率高、容易脫軌,運維綜合成本很高。針對沙戈荒場景開發具有抗灰塵能力的組件勢在必行,晶澳創造了又一個行業里程碑。 ![]() 能建山西院新能源公司總經理助理、高級工程師高華斌表示,中亞五國與中東北非地區與我國沙戈荒光伏開發具有相同難點,其中氣候極端、施工物流艱難、運維成本高等問題最為尖銳。針對本次“漠藍”組件發布,能建山西院愿與晶澳共同驗證新技術、新產品,共享項目數據,共同推動沙戈荒光伏建設行業標準,提升項目質量和效益。 ![]() 真沙戈荒組件,當如“漠藍” “作為行業首款專業沙戈荒組件,‘漠藍’最大的優勢就是效益提升所見即所得。”發布會現場,伴隨晶澳科技產品與解決方案研發中心產品部長(下稱“產品負責人”)開啟演講,本次大會正式迎來高能環節——“漠藍”組件全球榮耀發布。 ![]() 晶澳產品負責人指出,“漠藍”組件從建設、運營到系統發電全方位為客戶創造價值:“在沙戈荒項目建設中,‘漠藍’可顯著降低初始投資,包括每瓦節省0.003元的接地成本,以及在中國和中東地區分別節省0.04元/W和0.025元/W的清洗機器人投入。在運營階段,以100MW沙漠電站為例,其可將人工清洗(干刷)頻率降低一半,年省24萬元,25年累計節省600萬元;在中國西北和中東地區機器人清洗(干刷)25年運行成本也可分別節省700萬元與540萬元。系統發電方面,蒙能烏蘭布和項目采用晶澳‘漠藍’組件,較常規組件發電量增加達4.49%。” 如此巨大的客戶價值背后,源于晶澳科技對沙戈荒環境與客戶需求的深刻洞察。作為全球客戶信賴的綠色能源解決方案合作伙伴,晶澳已深度參與諸多沙戈荒光伏項目建設,并總結出四大典型痛點:沙塵中的小粒徑積灰、大粒徑磨損、強風高載荷以及極端高溫。 “小粒徑積灰影響透光率,降低發電量;大粒徑磨損加速膜層老化,導致功率衰減;強風高載荷引發隱裂與結構損壞;極端高溫則會削弱發電能力、加速材料老化。”晶澳產品負責人解釋道。 針對這些挑戰,晶澳在賦予“漠藍”量產最高650W領先功率與最高24%轉換效率的基礎上,重構沙戈荒產品性能標準,再創四大核心優勢: 自清潔:采用納米級自清潔涂層,致密微結構與抗靜電特性大幅降低灰塵附著力,輕松借助風力實現自清潔,透光率衰減比常規組件玻璃降低32%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