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報道中有證監會方面維穩的報道,如果在九十年代這股市可能漲起來了,但現在就是不漲,看來中國股市的市場化在邁進。其實作為中小股東內心也想它漲起來,但我真心想說,按目前的上市公司治理,股東文化的缺失,還是不要漲起來為妙,為什么呢?讓我們從標題說起。
從K線圖顯示尚德電力曾經很風光,曾到過98美/股,現在只有0.82美元/股,施正榮也是焦頭爛額,而相反蘋果公司是一路走高,已到672美元/股,相當于人民幣4000多元一股,遠超中國之茅臺股價,從這類現象可以說明:
一、美國股市不守平庸,兩極分化,做空機制很有殺傷力,讓虧損公司、造假公司、平庸公司的股價低得老板心慌,而讓高成長公司股價與公司業績、公司發展空間、公司的治理一致,股價沒有最高只有更高,這也反映了美國人對公司的概念的獨到理解,公司就是為股東創造財富,同時為社會創造財富。
二、美國股票走勢是強者恒強,中國股票是來回倒差價,做指標畫K線,反映到實體經濟上,中國的上市公司以短壽命、守平庸居多,股價往往與真實的公司價值不符,而美國的公司長壽命、以創造性居多,蘋果前些年在電腦品牌上排名屬中流,但近些年突飛猛進,成了龍頭,看中國股市,成了龍頭的是茅臺,主要支撐業績有公款消費占了很大部分。其他科技類的如清華同方、方正科技、隆平高科、有研硅股等上市時曾被廣泛看好,也曾有過瘋狂炒作,但業績從來沒見好過,永遠是想象力支持市夢率。
三、美國股市龍頭股一個接一個前有通用、百事、后有微軟(微博)、現有蘋果、以后有FACEBOOK等,它們好象有先知先覺,總是走在歷史前面。我們呢總是跟在后面,跟著題材的炒作,而無基本面改觀,讓股民一次又一次,在上面買進,在下面割肉,如果有蘋果這樣的走勢,有這樣業績支撐,會有那回事嗎,或許有人要說,誰讓你不尊重規律,或許這市場中沒有公司可以信任,除了國粹茅臺、片仔癀等中國資源稟賦的能撐住這股價,其他反映新的科學生產力的公司是扶不起的阿斗,為什么呢,我看缺少象比爾蓋茨、喬布斯等人類精英,把上市公司當自己的產業、藝術、生命來干的雄心壯志。
在分析了以上兩國股市底蘊、文化的差異,中國股市要健康的上去,首先:在做空機制上要與國際接軌,至少要在創業板、中小板做試驗,放開做空,讓績差公司、平庸公司的大股東、管理層睡不著覺,要讓績優公司、創新公司一路走高,在創造財富的同時,與民共享。
其二:在股東文化建設上,要改變目前上市公司大股東一股獨大,中小股東高溢價購入而無話語權的問題,可以在募集資金一定的情況下,拆細股份,攤薄大股東份額,降低溢價。
其三:在與業績指標掛勾的情況下,讓上市公司盡快全流通,因為早一天流通,早一天給股東壓力與動力,要么進、要早退,讓賢給想通過這一平臺創造財富的人才。不要讓他們在里面混三年,將資金消耗了,公司變壞了再退。
其四:讓中小股東進入董事、監事陣營,按目前的出價,中小股東沒有相應的話語權是說不過去的。或者象股改一樣,流通股東的選票單獨算,對股東大會決議要兩方面的選票通過才算通過。
其五:讓獨董象足協裁判一樣統一調動、分派,真正起到公正的立場。讓一些中小股東也可參與進來,現在獨董一人兼好幾家公司,平時還有固定職業,無非是來賺錢走過場而已。
其六:放開詢價讓所有人都能參與申報,然后按美國競價法確定股價及募集資金總額,讓承銷商及相關人士的拉高溢價的主意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