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能源、交通作為國際公認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三大領域,其綠色化是未來我國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關鍵所在。房地產建筑業如何實現綠色轉型?綠色建筑的投資機會在哪里?綠色建筑完成碳中和目標需要金融機構作出哪些努力?這些話題成為市場各方高度關注的焦點所在。“我們每建造一平方米房屋,就要產生0.8噸的碳,我國
建筑、能源、交通作為國際公認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三大領域,其綠色化是未來我國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關鍵所在。房地產建筑業如何實現綠色轉型?綠色建筑的投資機會在哪里?綠色建筑完成碳中和目標需要金融機構作出哪些努力?這些話題成為市場各方高度關注的焦點所在。
“我們每建造一平方米房屋,就要產生0.8噸的碳,我國建筑碳排放量遠遠高于交通運輸業和生產制造業。因此,房地產建筑業發展綠色建筑以及減少碳排放是個嚴峻命題,綠色金融支持綠色建筑大有可為!眹鴦赵喊l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在日前于廣州舉辦的“2021中國國際綠色金融與綠色建筑論壇”上如是說。
綠色建筑發展駛入“快車道”
建筑部門的綠色發展和低碳轉型,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潛力,也為綠色金融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國務院國資委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原主席趙華林在論壇上表示,綠色發展、低碳發展是最終改善中國環境的必由之路。一要建立碳排放總量控制制度;二要將碳排放總量納入國民經濟規劃計劃約束性指標;三要將碳排放總量控制指標分解到區域和行業;四要建立碳排放清單,進行碳排放普查;五要建立系統完善的碳排放監管體系和技術支持隊伍;六要完善碳金融和碳排放交易體系;七要系統培養碳達峰、碳中和人才;八要加強碳中和科技創新和攻關。
全聯房地產商會創會會長、清華大學校友會房地產協會名譽會長聶梅生在論壇上談到,加快房地產建筑業的節能減排,需要加強數字科技和綠色金融的賦能,金融監管也將倒逼房企進行綠色改革,綠色金融更將成為綠色建筑創建的一大重要推動力,成為房地產業綠色低碳發展、實現碳中和的重要后盾。
論壇上,中國投資協會投資咨詢專業委員會綠創辦公室副主任郭海飛發布了《2021中國綠色地產指數TOP30報告》。該報告根據房企百強的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和全裝修成品房等綠色發展數據、碳排放、污染氣體排放、固體廢棄物排放、水資源消耗和環境信息披露六大方面、10個細分指標系數、200多個原始數據,經過詳細分析測算,最終得出2021中國綠色地產指數TOP30。在郭海飛看來,在綠色低碳發展浪潮下,金融機構實現綠色運營的手段之一,便是開發建設(或租賃)節能減排效果更好的高星級綠色建筑。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產業中心綠色建筑發展處負責人梁浩介紹說,建筑全產業鏈包括從建材生產、制造、施工、運維,大約占40%的碳排放量。截至2020年底,全國綠色建筑星級標識項目達2.47萬個,建筑面積超過25.69億平方米。在碳達峰和碳中和政策下,綠色建筑發展有望駛入快車道,市場加速培育并爆發巨大需求。每年新增綠色建筑體量約為4億~6億平方米,既有建筑綠色改造市場達上萬億元,市場空間極大。為此,梁浩提出如下發展建議:一是制定優先發展綠色建筑的金融政策;二是打通綠色建筑技術標準與綠色債券支持項目標準、綠色金融支持項目標準的“最后一公里”;三是解決取得綠色建筑標識與綠色金融的期限錯配問題;四是解決房地產建筑產業鏈大量中小企業融資困境。
2021年4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證監會聯合發布《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并于7月1日正式實施。中國投資協會創新投融資專業委員會會長;蹮钫劦剑诖罅ν七M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的當下,伴隨著《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的正式實施,看準綠色建筑市場的投資前景和商機,國內發行綠色債券的房地產企業也將會越來越多。
助力綠色發展,綠色金融大有可為
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馬駿分析說,目前,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已經被納入綠色信貸項目標準和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當下,各金融機構已經開始探索相關的金融產品和工具,包括支持綠色建筑的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ABS、綠色建筑保險、綠色建筑主題基金等,但是支持力度還遠遠不夠。畢竟,國內發行的綠色債券用于綠色建筑的占比不到10%,而在國際市場上用于綠色建筑的占比已達到30%。
氣候債券倡議組織中國區總經理謝文泓表示,全球發行的綠色債券約有30%的募集資金流向綠色建筑領域,但是國內發行的綠色債券只有6%的募集資金流向這一領域。這也預示著,國內綠色債券和綠色建筑領域有著非常廣闊的增長空間。
對于綠色建筑,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正在積極主動參與,而且參與的方面也較為廣泛。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研究所所長孫學工分析認為,綠色債券助力綠色發展大有可為,積極利用綠色債券非常重要。從綠色債券發行區域看,廣東、湖北、北京和江蘇四省市明顯高于其他地區,四省市合計發行規模已超綠色債券發行規模的60%?傮w來看,綠色企業債券募集資金占項目總投資的比例可達80%,債券資金用于優化發行主體債務結構的比例可達50%,允許符合條件的綠色投資基金股東申請發行綠色債券,募集資金就投入到綠色基金中。
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深圳中心副總經理程振華介紹了綠色債券的發展前景,并重點講解了環境效益披露的指標體系。程振華表示,只有將環境效益量化,綠色金融工作才能落到實處。在綠色建筑領域,目前有18支綠色債券,貼標的14支綠色債券當中,綠色建筑類債券共12支,其他為裝配式建筑類綠色債券和其他類別債券。這些債券發行時都做了專業的節能報告,披露了綠色建筑或裝配式建筑的節能量、碳減排量、二氧化硫消減量等,披露最多的是綠色建筑面積,成為實質綠色債券的典范。
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綠色建筑發展
2020年,廣州新增民間建筑中綠色建筑占比已經達到80%!矮@批建設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四年來,廣州市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以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產業結構優化為目標,在平臺建設、信息披露、融資模式等方面不斷創新,形成了一系列全國首創的綠色金融成果,連續多次在全國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成果評估中名列前茅!睆V州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副局長何華權表示,截至今年6月,廣州地區金融機構綠色貸款余額接近5000億元,同比增長42%,全市累計發行各類綠色債券780多億元,總量居各試驗區首位,廣州碳排放權交易中心碳配額交易累計成交接近2億元,占全國成交額的1/3以上。
以廣州開發區為例,廣州開發區已列入國家綠色產業示范基地,全區綠色產業規模以上企業211家,產值約2364億元。廣州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張暉介紹說,開發區將以資本市場為牽引,吸引創新資本集聚,引導金融資源向科技創新領域傾斜,推動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模式創新。
有機構預測,到2030年,全球可能出現50萬億美元規模綠色建筑的投資機會。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長雷曜表示,為了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十四五”期間,我國每年需要投入與綠色建筑相關的上萬億元資金。這些僅僅依靠財政的投入是不夠的,必須以市場化的方式動員公共和職能部門引導、激勵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綠色金融應該更好地發揮支持引導作用。
在雷曜看來,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還將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強化綠色金融的引導支持作用。一是逐步推動建立更加嚴格的環境信息的披露制度,推動金融機構和企業實現信息的共享。二是積極探索多元化綠色金融的支持方式,為綠色建筑提供覆蓋全生命周期多個渠道的資金支持,特別是鼓勵社會資本、各級相關的產業投資基金積極參與綠色建筑的發展。三是完善金融支持綠色建筑的激勵約束機制。
作者:潘曉娟 來源: 中國經濟導報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