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商申請對中國光伏企業“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只是國內光伏產業這個冬天難熬的開局。
進入11月,光伏產業幾個不利好不期而遇。除了多晶硅價格再次走低,占全球近半消費市場的歐洲日前宣布降低明年的光伏補貼。所幸美國方面決定暫不對中國光伏“雙反”調查立案,但威脅并未消除。
三重夾擊,讓國內光伏產業叫苦不迭。東莞以薄膜為主的光伏產業,在這場沖擊中所受影響不算大,但在行業陷入劣境時,如何在“!敝袑ぁ皺C”仍是大難題,某種意義上已來到了一個“十字路口”:或逆勢而上,或順大勢而下。
多晶硅價格持續低迷、歐洲下調光伏補貼,東莞以薄膜為主的光伏產業迎來利好
光伏業陷內憂外患
跨過11月份這道坎,國內多晶硅價格仍在持續走低。從公開報道的數據看,11月3日,國內多晶硅市場報價20萬~24萬元/噸,較10月底再度下滑1萬元/噸,部分成交價更跌至20萬元/噸以下。
相反,我國的多晶硅進口量卻在不斷攀升。海關統計數據顯示,自7月起多晶硅進口量連續三月創下新高,僅9月就達到6489噸,較8月再增16噸。
業內觀點認為,“一降一升”的背后,是國外廠商故意壓價,通過價格戰來壓縮國內企業的利潤空間,最終導致國內企業減產或停產,從而搶占原本屬于國內企業的市場。
多晶硅價格戰的硝煙還未散去,又遇上美國7家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商申請對中國光伏企業的雙反調查。不過,美國宣布暫緩立案,但這不代表美國企業已經罷休。
而在日前,歐洲各國宣布下降明年的光伏補貼。業內預測,如果歐洲各國明年下降光伏補貼,將有半數企業倒閉。
一場“內憂外患”夾擊,讓光伏產業可能面臨更冷的寒冬。
薄膜光伏好機會?
所謂東邊下雨西邊晴,對東莞光伏產業或許適用。
在行業接連面臨利差時,已成為國內光伏產業重要生產基地的東莞,尤其在薄膜太陽能電池上走在前列。東莞的薄膜太陽能光伏產業基地,現在是廣東省第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此外,在多晶硅和單晶硅太陽能電池方面,東莞也有涉足。
東莞南玻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業務涉及多晶硅和單晶硅,但當記者致電該公司一位負責人時,該負責人拒絕了記者的采訪要求,稱當前形勢不好,不愿就光伏產業發表評論。
而東莞宏威數碼機械有限公司一位不愿具名的相關人士表示,美國7家企業提出的“雙反”調查申請和歐洲降低光伏補貼,影響較大的是多晶硅太陽能電池,對薄膜太陽能電池影響不大。
一位長期關注東莞光伏太陽能產業發展的業內人士表示,東莞光伏產業的重點是薄膜電池,而且得到了廣東省的支持,薄膜太陽能光伏產業基地是第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而歐美光伏產業是以轉換效率更高的多晶硅太陽能電池為主,對薄膜電池影響不大,一定程度上對東莞光伏產業是一大機遇。
東莞薄膜電池需過技術關
決定東莞光伏產業能否順勢而上的是,東莞的薄膜電池能否突破技術瓶頸。
在太陽能光伏發展歷程中,逐漸形成了晶硅電池和薄膜電池兩大陣營。兩者的差異主要聚焦在成本、耗能和轉化率上。薄膜電池成本較低,大致比晶硅電池的成本低30%以上,在國際市場硅原材料持續緊張的背景下,薄膜太陽電池已成為國際光伏市場發展的新趨勢和新熱點。
不過,在最為關鍵的轉化率上,薄膜電池遠遠落后于多晶硅電池。多晶硅電池轉化率可達14%~16%,而薄膜電池的轉化率只有6%~8%。
廣東志成冠軍集團有限公司是東莞較早進入薄膜太陽能電池領域的企業,在2007年攜手華中科技大學組建“太陽能發電研究院”,研發高效低成本的非晶硅太陽能電池。隨后,志成冠軍投資3000萬元興建一條年產2.5兆瓦的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
志成冠軍總工程師李民英向記者坦言,志成冠軍完成了對薄膜電池技術上的研發,但遲遲沒有進入產業化階段,原因就在于薄膜電池的轉換率根本無法趕上多晶硅電池。“短時間內,薄膜電池的轉換率還提不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