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降低電網環節收費和輸配電價格,一般工商業電價平均降低10%”的目標。歷時5個多月,國家發改委4次發文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各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紛紛下調一般工商業電價,10%的目標完成得如何呢?
4個重要文件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
2018/03/28,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有關事項的通知,分兩批實施,第一批降價四大措施自2018年4月1日起執行。
2018/05/15,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電力行業增值稅稅率調整相應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的通知,一大措施再降電價,自2018年5月1日起執行。
2018/07/04,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利用擴大跨省區電力交易規模等措施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有關事項的通知,三大措施再降電價,自2018年7月1日起執行。
2018/08/18,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降低一般工商業目錄電價有關事項的通知,再提三大措施力降電價,確保9月1日起執行新的目錄電價。
8+3項措施力推降價
前3個文件共提出8項措施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
1.全面落實已出臺的電網清費政策
2.推進區域電網和跨省跨區專項工程輸電價格改革
3.進一步規范和降低電網環節收費
4.臨時性降低輸配電價
5.電力行業增值稅稅率由17%調整到16%
6.擴大跨省區電力交易規模
7.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征收標準降低25%
8.督促自備電廠承擔政策性交叉補貼
近日,國家發改委再次發文,針對目前8項降電價措施實施后,尚未達到降一般工商業電價10%的地區, 再部署3項措施:
1.各地采取8項降價措施及挖掘本地降價潛力后,一般工商業目錄電價降幅未達到10%的,可將省級電網經營區內首個監管周期平均電量增速超過預測電量增速帶來的降價空間用于降低一般工商業目錄電價。
2.各地使用以上降價空間后,一般工商業目錄電價降幅仍未達到10%的,可將省級電網經營區內2017年1月-2018年7月間因用電量增速超過預測電量增速已經產生的超收收入用于降低一般工商業目錄電價。
3.各地采取以上措施后,一般工商業目錄電價降幅還未達到10%的,可由電網企業通過內部調劑的方式彌補省電力公司的資金缺口,或在下一輸配電價監管周期統籌平衡。個別省份一般工商業目錄電價難以降低10%的,要加大清理和規范轉供電加價工作力度,切實降低一般工商業用戶電費支出。
各省降價情況
為落實國家發改委相關政策,全國各個地區紛紛采取不同措施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其中大部分省均為直接降低一般工商業銷售電價或者輸配電價的方式,另外,部分地區采取電價政策調整的措施,實現一般工商業用戶的電價下降效果。如廣西將大工業用電類別和一般工商業及其他用電類別合并為工商業及其他用電類別,實現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下降。而山東省通過實行一般工商業和大工業用電同價措施,以降低一般工商業用電負擔。青海的做法是進一步規范電網環節收費。
據統計顯示,截至8月11日,我國第一輪一般工商業電價調整已經基本到位,第二輪調整正在穩步推進,僅湖南、四川、貴州3省還沒有調整,北京、吉林、陜西則完成了三輪下調。從降低幅度來看,西北、華東等地區降幅較高,陜西一般工商業電價降幅最高,達6.74分/千瓦時,居全國首位。
降價成效
降價措施陸續出臺,各省也相繼行動,目前降價成效如何?能確保完成10%的降價目標嗎?
據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巡視員張滿英在8月16日的專題新聞發布會中介紹,我國一般工商業電價降低10%已初見成效。
根據國家發改委的統計,一般工商業電價0.8 元/千瓦時,降低10%意味著全國降價金額在800 億以上。而國家發改委前3次發文推出的8項降價措施涉及金額合計821 億元,張滿英表示實際降價金額還高于此值,若按金額測算,一般工商業電價調整目標已近完成,不過目前全國大多數省、市、區第三批次的具體調整措施尚待公布執行。
第1次發文推出4項措施,4月1日開始執行,涉及降價金額432億元。
第2次發文推出1項措施,5月1日開始執行,涉及降價金額216億元。
第3次發文推出3項措施,7月1日開始執行,涉及降價金額173億元。
第4次發文再推3項措施,9月1日開始執行。
2018年上半年取得明顯成效后,接下來,我國一般工商業電價還將迎來進一步下調,電力行業將為一般工商業用戶釋放出更多的紅利。
陜西完成降價目標
據悉,陜西省物價局已按國家部署下發了今年第四次調價通知,自2018年8月1日起,陜西電網一般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每千瓦時降低1分,榆林電網每千瓦時降低0.2分,年可減輕省內一般工商業用戶電費負擔約2.1億元。
陜西省本次電價調整加上今年4月、5月和7月三次電價調整,陜西電網和榆林電網一般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每千瓦時分別降低7.74分、7.25分,各電壓等級用戶用電價格降幅均達到10%以上,全省年降價金額約17.8億元,全面完成了國家確定的一般工商業用電價格降低10%的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