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最大的太陽能設備供應商應用材料公司與國內最大的多晶硅硅片企業保利協鑫簽署了HCTB5線鋸設備的銷售協議,該訂單的硅片產能超過2.5GW。
另外,5月9日,應用材料在西安高新區全球太陽能研發中心舉辦的“2011西安創新峰會”也如期召開,其近200多家光伏企業客戶代表參加了峰會。應用材料公司應用太陽能總裁查爾斯·蓋伊(Charles Gay)博士在演講中表示,如果全球保持每年30%的平均增長速度,到2018年,全球的光伏裝機總量將達到400GW,太陽能光伏能源將成為全球主流的新能源,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絕大部分的市場將能實現光伏電網平價。他強調,未來中國的光伏企業應該提高效率和生產力,制定明確的發展路線圖,注重發展戰略伙伴關系,從而獲得競爭優勢。會后,查爾斯·蓋伊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中國將早于美國平價上網
記者:您預計在2018年前后中國能夠達到電網平價,美國可能要到2020年左右,為什么您會認為美國比中國更晚一些才能達到電網平價?
查爾斯·蓋伊:其實,美國與中國有一點還是非常相像的,就是地方很大,并且每個地方的電價不同,這樣達到統一的上網電價的時間也不會一樣。舉一個例子,在美國的東部,即使它的太陽能資源比較少,但有可能會更容易達到電網平價;而西部的陽光雖然比較充沛,但電價也比較低的利潤空間同樣是阻礙平價上網的因素,所以要實現平價上網也相對困難。
能源的解決方案并不只是石油、天然氣,也包括可再生能源,比方說風能、太陽能,包括生物電能。我認為不管是2018年還是2020年,并不是說一個確切的日子,只是說在這一個時間段里面,能源使用的趨勢會發生改變。
今天我們看到了幾個太陽能產業成本下降的數據,同時也看到了許多性能提高的數據,我認為十年左右的時間內,太陽能將在價格上具有競爭優勢。可能我們覺得十年并不是特別短,但是在人類的能源歷史上來說,十年其實是非常短暫。從今天開始,我們就要為那個時刻做準備了,比如一些基礎設施的準備,電網設施的接入準備。因為很多太陽能電站是分布式的,如果把它們連接在一起,現有的電網無法實現。這牽涉到一個比較熱的話題——智能電網。中國在這方面,在電網投入方面,在智能電網方面已經取得了一些非常好的成果,并走在世界前面。我認為中國在智能電網方面將成為全球的領導者。智能電網能夠實現各種可再生能源接入電網,包括風能和太陽能等等。相對來說在美國實現智能電網可能比較困難一些,因為美國很多電網的基礎設施非常老舊,而中國已經走在前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