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業內人士看來,協鑫給出的價格并不能賺錢——畢竟在實際情況中,補貼滯后、各地棄光限電頻發、融資成本居高不下。
原標題:協鑫會引發新一輪光伏戰爭嗎?
來源:財經國家周刊
作者:劉俊卿
作為中國最有名的光伏企業之一,協鑫(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協鑫”)在8月下旬的一系列動作可能引發全行業低價競爭。在2012年那場令中國光伏產業元氣大傷的低價大戰中,尚德等大牌企業折戟沉沙。
8月28日,協鑫旗下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保利協鑫”)發布公告,稱與美國光伏企業SunEdison簽署協議,擬以1.5億美元收購該公司和其附屬企業的相關資產。
更為重要的是時隔一天后,同為協鑫旗下的協鑫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協鑫新能源”)以每千瓦時0.61元的低申報電價,登上了陽泉的“光伏領跑者計劃”項目推薦企業名單。
中國光伏電力投融資聯盟秘書長彭澎對記者表示,通以歷史低價競得下游電站上網電價的舉動,加速了光伏平價上網的速度,或因此引發光伏行業新一輪洗牌。
提升上游話語權
在收購SunEdison之前,保利協鑫已是全球最大的多晶硅和太陽能硅片生產商,其多晶硅產量占國內總量近一半、硅片產量占全球三分之一。2016年上半年,保利協鑫營收131.59億元,利潤13.89億元,凈利潤是中石油同期的2.6倍。除了光鮮的業績,它最惹眼的還有高達32.9%的毛利率,并因此被業內稱為“硅王”。
即將被保利協鑫收購的SunEdison始創于1959年,號稱光伏行業硅材料的鼻祖。雖然經營陷入困境,但是公司的品牌和技術成為眾多光伏企業爭奪的目標。此前,國內隆基股份、晉能集團都對其資產或技術進行過并購嘗試。
通過收購SunEdison,協鑫將得到領先的第五代CCZ拉晶技術、硅烷流化床顆粒硅技術等,以及SunEdison公司和三星精密化學在韓國合資公司SMP的663萬普通股,進而促進其對光伏上游原料的掌控。
業內人士表示,本次收購對下游光伏組件企業并不是好事——可能導致原料成本上升,競爭力降低。
目前,中國光伏組件企業除了采購保利協鑫在內的國內少數幾家企業的原材料外,就是依靠進口歐美及韓國原料。海關統計顯示,中國大陸今年7月太陽能級多晶硅進口量達到12082噸。
保利協鑫等國內上游企業與外國原材料企業之間的斗爭由來已久,此類跨境并購勢必使下游企業發展更加受制于原材料供應方。
作者:劉俊卿 來源:財經國家周刊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