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


光熱發電:想說愛你不容易

2014-08-19 10:15:32 太陽能發電網
相比關注度極高的中國光伏,同為太陽能利用領域的光熱發電顯得有些過于“寂寥”。 盡管早在上世紀80年代,國內不少科研院所已開始進行光熱發電的研發,但多年過去了,光熱發電仍停留在研發階段,示范項目的建設也是寥寥無幾。 

  相比關注度極高的中國光伏,同為太陽能利用領域的光熱發電顯得有些過于“寂寥”。  
  盡管早在上世紀80年代,國內不少科研院所已開始進行光熱發電的研發,但多年過去了,光熱發電仍停留在研發階段,示范項目的建設也是寥寥無幾。  
  但進入2014年以來,光熱發電產業突然出現曙光。  
  不僅國家能源局、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等部門對推進光熱發電示范項目建設進行了重點研討,日前更是傳出——光熱發電示范項目上網電價已經敲定,價格區間在1.2元~1.25元/千瓦時。  
  這一消息傳出后,“光熱發電行業將出現爆發式增長”的看法立刻不脛而走。但是,中國光熱發電行業果真會借示范項目電價出臺的東風,走上快速發展的康莊大道嗎?  

  離市場化仍然遙遠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全球太陽能光熱發電已投運的裝機容量約3320兆瓦,商業化電站和實驗示范項目總數共為120個左右。其中,我國光熱發電裝機約為15兆瓦,2013年新增裝機13兆瓦。  
  目前,我國光熱發電行業仍處于發展初期階段,示范性項目仍是行業主導,能夠真正依靠市場運作而實現盈利的項目少之又少。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相比中國1900多萬千瓦的光伏裝機容量,國內15兆瓦的光熱發電裝機量實在太小,甚至遠低于一個最小的火電廠裝機容量。”  
  與光伏發電不同的是,光熱發電需經歷從熱能到機械能再轉化為電能的復雜過程。其中每一個環節均需要不菲的投資,而且只有在處于長期陽光直射地區如西部等省區才有利用價值。  
  “成本高企、技術落后、產業政策不完善等各項因素制約了光熱發電行業的崛起,其與光伏、風電的差距正在越來越大。”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宛學智告訴記者。  
  另外,當前中國光熱發電產業鏈仍未形成。對此,中商情報網產業研究院能源行業研究員方復亮指出,雖然材料、設備等產品已有出口,但產業鏈上的系統集成技術還很落后。  

  價格試探企業底線  
  根據2009年國家出臺的風力發電上網電價規定,四類風能資源區分別為每千瓦時0.51元、0.54元、0.58元和0.61元。而去年國家出臺的光伏發電上網標桿電價,按三類光照資源區分別為0.9元/千瓦時、0.95元/千瓦時和1元/千瓦時。  
  相比之下,光熱發電示范項目上網電價如果定位于1.2元~1.25元,從目前來看較為合理。  
  據了解,國內第一家商業化運營的光熱發電站——青海德令哈50兆瓦塔式太陽能熱發電站一期10兆瓦項目,已于去年7月成功并網發電。  
  方復亮透露,該項目單位發電成本約為0.9 元/千瓦時,按此計算,1.2元~1.25元的上網電價尚有一定的盈利空間。  
  不過,孟憲淦則認為,從當前光熱發電成本投入與產出分析,1.2元~1.25元/千瓦時的價格并不高,“只能說是‘馬馬虎虎’,企業無法獲得較高的利潤”。  
  毫無疑問,此次政府計劃出臺示范項目上網電價更多旨在于推動光熱發電的市場化進展,希望行業借此擺脫長期陷入研發的局面。  
  但相較于2008年曾一度高達4元/千瓦時的光伏電價補貼,目前曝光的光熱發電上網電價的確有些偏低。光伏、風能的前車之鑒已讓政府意識到,長期補貼不僅無助行業市場化的健康發展,甚至降低了企業依靠科技進步減少成本的積極性。  
  孟憲淦指出,在市場化大門未開啟、企業仍在觀望之際,討論這一上網電價是否合理并無太多意義,一切需留待市場啟動后才能檢驗。  
  事實上,1.2元~1.25元/千瓦時的價格只是政府在試探企業的底線。“這一價格是否合理、是否能帶來利潤,關鍵要看今后企業是否愿意‘真金白銀’投入進來——如果愿意證明價格合適,反之政府則會再對價格進行調整。”孟憲淦說。  

  市場接受是王道  
  截至2014年5月,不少光熱發電項目都處在前期準備階段。出于經濟性考慮,這些項目在前期階段完成后便已擱淺,短期內并沒有動工的跡象。“由于扶持政策沒有到位,使得投資方和運營方都在觀望。”方復亮告訴記者。  
  而隨著光熱發電示范項目電價政策的落實,為搶占市場先機,觀望中的投資方和運營方將會加快項目建設進程,光熱發電市場必將出現一定的增長。  
  但是,對由此“光熱發電將迎來爆炸式增長”的看法,多位業內人士均表示不認同。  
  “光熱發電市場化進程究竟有多快?今后能不能大規模發展,現在都不好說。”孟憲淦表示,雖然目前歐洲已有成功運營的光熱發電電站,但若在中國照搬其模式并不現實。因為歐洲居民零售電價遠高于國內,電站所能獲得的利潤要高得多。反觀國內,如果完全依靠目前0.4元的居民零售電價而不給予補貼,光熱電站發展的前景并不看好。  
  宛學智也認為,上網電價等政策刺激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行業發展,但爆炸式增長的可能性幾近于零。  
  他認為,光熱發電行業成熟度遠不如風電光伏,盈利能力、行業地位短期內均無法顯現。因此在光伏、風電進入健康發展周期之前,光熱發電項目不會受到追捧,暫時不會出現“大躍進”、產能過剩等問題。  
  “光熱發電在中國究竟行不行,最終還是得由市場說了算。只有被市場接受了,并形成規模化的發展才算真正成功。”孟憲淦說。



作者:賀春祿 來源:中國科學報 責任編輯:gaoting

太陽能發電網|nj-bjj.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