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金融時報》13日報道,世界杯盛宴給加納帶來的不止狂歡,還有憂愁。這個只有72%的居民供電能夠得到滿足的非洲國家,為了持續供電以保證國民收看賽事,可謂是“煞費苦心”,包括從鄰國科特迪瓦購買50兆瓦的電力;要求公共事業部門開啟一切可用的發電設備;強制加納VALCO鋁業有限公司削減能耗;通知國民在賽期關閉冰箱、空調等高耗能電器……
加納的此番電力“備戰”,反映了世界范圍內對電力的潛在需求還遠未得到滿足,而這對于電力設備企業來說卻是巨大的機遇。
發展中國家市場需求大
設備企業掌握系統能力是王道
本月14日,國家能源局發布數據顯示,1-6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累計達到2627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3%。此外,中國國家電網總經理劉振亞此前表示,中國2020年用電需求將達7.7萬億千瓦時,發電裝機容量達16億千瓦左右。
一邊是發達國家由于經濟復蘇仍然疲軟所致的電力需求減弱,一邊是發展中國家急需更多的電力供應。據《金融時報》分析,未來電力需求的最大來源是中國和印度。目前兩國人均用電量分別為美國的三分之一和十五分之一,而如果這兩國的人均消費達到美國的水平,世界用電量就會達到目前水平的兩倍以上。此外,從長遠來看,未來渦輪機的需求將來源于中低收入國家。據國際能源署預計,2014-2035年期間,全球將耗資大約2.58萬億美元用于燃氣和燃煤發電,而其中三分之二的耗資將出自發展中國家。
業內專家表示,電力設備企業的領頭羊應能提供用于燃煤電廠的蒸汽輪機,這是因為富煤的國家需要該設備;并還需要提供微型燃氣輪機用于離網發電,這是因為在供電網絡尚不成熟的國家,分布式供電會比集中式供電發展速度快。因此,這就需要電力設備企業掌握系統研發生產能力,而非依靠單一產品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