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歐盟一意孤行對中國光伏進行的“雙反”調查,一些中國光伏企業已不再死盯歐洲市場,而開始轉戰中東等新興市場。國際調研機構NPDSolarbuzz稱,2013年中東地區光伏市場需求有望增長50%;未來5年,中東地區光伏裝機容量將快速增長。
盡管坐擁豐富油氣資源,但沙特、阿聯酋、卡塔爾等中東地區國家都意識到油氣終究會有枯竭的一天,改變能源結構、加大清潔替代能源的使用勢在必行。阿拉伯半島上的中東地區國家大多處于沙漠地區,日照條件豐富,近些年快速增長的人口又導致了用電需求的激增。觀念的轉變、資金的優勢、先天的自然環境和發展的需求,使得中東地區成為全球光伏產業的新大陸。
面對這一蓬勃發展的新興市場,嗅覺靈敏的國際光伏企業早就“搶灘”。 2009年,歐盟提出“沙漠計劃”,旨在加強與中東國家在新能源方面的合作;今年3月,西班牙阿文戈亞太陽能公司與法國、阿聯酋合作完成了中東最大的太陽能發電站“太陽一號”,并實現了并網發電。
去年年底發布的《2012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光伏調查》顯示,最適合中東地區的光伏技術包括太陽能供熱及冷卻系統,其中具備加熱及冷卻技術的光伏與聚光光熱系統最受歡迎。發布者So-larpraxis稱,在阿聯酋開發光伏項目的投資回報率可達20%。
國內已有企業在中東地區“闖蕩”。中東市場已是山東力諾的重要產品市場之一;保定英利、河北晶澳等大廠正在中東地區光伏市場中拓展業務;天合光能于前年在阿布扎比的馬斯達爾城設立了辦公點,以阿聯酋為立足點覆蓋整個中東市場。
與歐美設置貿易壁壘不同,中東地區國家紛紛向中國企業拋出“橄欖枝”。 “中國企業在光伏、風電等項目上技術領先,我們希望通過尋求與中方的合作來發展我國的新能源產業。”約旦清潔能源公司董事長扎姆・巴丹瑞在第二屆中阿經貿論壇(現更名為“中阿博覽會”)上對中企拋出“繡球”。該公司已與寧夏發電集團達成了合作協議,共同開展新能源項目的合作。在今年9月將舉辦的中阿博覽會上,新能源會成為最重要的主題。
“人民幣結算貿易量在中東地區正迅速上升。 ”卡塔爾多哈銀行首席執行官Seetharaman估算,目前中東地區的貿易結算中人民幣結算比例為18%至20%。這為中國企業在中東地區的投資與貿易提供了巨大的資金便利。多哈銀行對來自中企的業務表現出濃厚興趣。 Seetharaman說,多哈銀行已經有34年的歷史,早在2007年就在上海設立了代表處,在科威特、阿布扎比和迪拜等地都設立了分行,非常愿意為到中東地區開拓的中國企業提供金融服務。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亞非研究所所長李榮說,中東地區非常看中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的先進技術和價格優勢,而這一地區的新能源市場尚處起步階段,現在或許正是中國光伏企業進入中東的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