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


蘇維利:一個電站運營商眼中的產業圖景

2013-05-21 09:49:55 太陽能發電網
     5月14日,SNEC(2013)上海光伏展,現場顯得有些冷清。據一位參展企業工作人員介紹,“參展企業比去年少了有1000家,要不是展位是一年前都訂好了,可能來的人更少”。   歐美“雙反”重錘下,中國的光伏從業者們正在為出路而苦惱,光伏電站成了新的投資金礦。   電站投資到底是不是一樁好生意?

  

  5月14日,SNEC(2013)上海光伏展,現場顯得有些冷清。據一位參展企業工作人員介紹,“參展企業比去年少了有1000家,要不是展位是一年前都訂好了,可能來的人更少”。

  歐美“雙反”重錘下,中國的光伏從業者們正在為出路而苦惱,光伏電站成了新的投資金礦。

  電站投資到底是不是一樁好生意?國內光伏電站商業化的掣肘何在?政府的角色又該如何定位?就此問題,21世紀網專訪了天華陽光董事長蘇維利。

  天華模式

  天華陽光稱得上是一個另類的企業。

  2005年,當中國的光伏盛宴開啟之時,蘇維利也進入了這個行業。只不過當大家都在產業鏈中上游鏖戰之時,他卻追本溯源,遠赴歐洲,干起了投資電站的生意。

  “那個時候只要把設備買回來,就已經賺錢了,產品根本就不愁賣,而且利潤超高。”在蘇維利看來那是個賺快錢的時代。

  或許是法官的經歷,讓他更為謹慎,最終蘇維利還是選擇了一個更為穩妥的領域輕資產的電站運營。

  他告訴21世紀網,中上游的制造環節,實際上技術并未成熟,一旦技術更新換代,就意味著要推倒重來,企業越大風險也就越大。但是在終端的光伏電站領域,歐洲市場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商業模式。

  而經過了幾年時間的摸爬滾打,天華陽光已經建立起來一套清晰的商業模式。

  據蘇維利介紹,天華陽光現在的業務模式主要分為三類, IPP(獨立電站運營商,持有部分新能源電站資產項目)、BOT(“建設-經營-轉讓”,為有需求的投資者提供完整的電站項目,俗稱賣電站)以及系統集成(根據客戶需要做相應EPC總體管理服務)。

  簡單來講就是新能源電站資產的投資,其中包括項目的開發、投建,項目的金融杠桿,以及對應客戶的項目轉讓。

  在日本依此模式,天華陽光率先完成了在項目開發、投資建設、項目管理、并網運營、金融處置、持有運維等全鏈條閉環,成功地形成了新能源電力項目完整、閉合式的開發和運營體系。

  此模式將上游產品制造商、下游電站投資商、電站設計建造商、電站運營商、銀行等金融服務商聯系在了一起,成了光伏產業鏈的整合者。

  據悉,從2005年至今,天華陽光已累計在歐洲完成了400MW光伏電站的開發。

  在歐洲市場趨于飽和之后,天華陽光又將目光轉向了南美、亞洲等其他新興市場。

  2012年6月,在國際資本的支持下,天華陽光完成了智利項目的融資,獲得300MW光伏電站的開發權。

  2013年4月天華陽光公司宣布其旗下日本子公司天華陽光(日本)在本州島和北海道的光伏電站在3月份成功并網發電并完成本地化新融資模式,兩個項目都享有為期20年的42日元(約合人民幣3.36元)/千瓦時的日本FIT上網電價。

  在國際市場上天華陽光拿到了很多第一:第一家把中國國旗插到西班牙大型光伏地面電站的企業;第一個啟動智利乃至拉美地區的大型地面并網電站項目企業;第一家進入日本市場并獲得日本政府光伏FIT補貼的華人光伏企業……

  中國市場

  8年以來,在整個行業跌宕起伏、翻天覆地式地大變局中,天華陽光始終堅持著最初的理念,不進入制造環節,穩步前行。

  2011年,在國際市場上已大獲成功的天華陽光正式宣布進軍中國市場。蘇維利希望將天華在全球光伏應用領域的經驗帶到中國。

  在談到進入中國市場的原因時,蘇維利表示,隨著歐洲削減補貼的政策陸續推出,歐洲市場已經不再那么具有吸引力;而中國市場則潛力巨大,國家的政策也正往這方面傾斜。

  的確,中國市場正在成為新的投資熱土。

  在庫存高企、巨額虧損以及歐美“雙反”等因素下,制造企業紛紛殺向下游,把光伏電站看成救命稻草。

  據悉,無錫尚德早在2009年就開始大舉向下游邁進,在青海、寧夏、陜西、四川等省區跑馬圈地,大肆投資光伏電站項目。緊隨其后,英利、賽維LDK、阿特斯、超日太陽、向日葵等企業也加入電站開發的行列。

  很多企業甚至遠涉重洋,奔赴海外掘金。2012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集中批復了15個海外投資項目。海潤光伏(600401,股吧)將在羅馬尼亞投資建設122MW光伏電站項目,聚能硅業在意大利和希臘投資建設光伏電站項目。

  在蘇維利看來,這并不是一個好的出路。

  一方面,如果投資電站依靠賣電來獲取收益,一般需要8至12年才能收回成本,而且在國內投資電站很難賺錢,市場收益率甚至還不到2%。即便是消化了自身產能,也不過是將產品存放地點由庫房轉移到了電站罷了。

  另一方面,即便是采用BOT模式,從賣組件直接變為轉手賣電站,從開發到組建,從運營到銷售,而回款也需要大約2年的時間。

  “現在這些企業最重要的是現金流,有可能企業沒等到那時已經死掉了。”

  蘇維利表示,制造與做電站完全是兩回事,你進來做這個等于是跟你的客戶成了競爭對手。“我是倡導行業分工的,電站投資和組件企業模式都是不一樣的,是一個長期的投資。”

  不過,即便現在投資國內的光伏電站盈利很難,但天華陽光依然對中國市場寄予厚望。對天華而言,中國將是一個戰略要地。

  “在全球很難找到一個裝機5GW以上的市場了,中國可能是唯一的一個。”

  目前,天華已經鎖定青海、新疆和江蘇作為投資區域。2012年8月,天華陽光獲得新疆近百兆瓦光伏電站項目是國內7家的獲批項目之一。

  政策懸疑

  為了打開光伏終端市場,上至國家部委下至電網企業都推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和措施。

  2009年,國家財政、住建部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的實施意見》和《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拉開了國內企業投資光伏電站的序幕。

  2012年的金太陽工程,中央財政共撥付資金130億元,支持啟動光伏發電國內應用的總規模達到5.2GW。

  2013年出臺的《關于完善光伏發電價格政策通知》意見稿,首次明確光伏電力的高價收購年限為20 年。并根據各地太陽能資源狀況的不同,將全國分為四類太陽能資源區,并制定了對應的上網標桿電價。

  中國的光伏政策從最早的招標電價,到金太陽工程的初裝補貼模式走到了FIT(度電補貼)時代。

  但在蘇維利看來,對于光伏電站商業化來講,這些政策依然不夠明晰。

  雖然給出了度電補貼價格,但大家對具體的電價并不是那么在意,大家更在意的有兩點:第一是限發的問題,第二是補貼的及時結算問題,這兩者才是現在中國光伏市場的命門。

  據了解,在光伏補貼資金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缺口,長期拖欠,這讓一些投資電站的制造企業叫苦不迭。

  蘇維利表示,除了限發和補貼到位的問題,現在迫切需要給出一個電價下降的時間路線圖。這樣就可以讓投資者對未來有一個清晰的預期,并促使其根據路線圖來進行技術革新、成本管理、資源配置等,就可能盤活整個中國光伏行業。

  “不怕電價降,就怕不知道啥時候降。”在蘇維利看來,只有政策和制度法制化、清晰化,中國光伏發電市場才可能真正的做起來。

  光伏發電在歐美商業化的成功,就是在于政策的明晰,據悉,在這些成熟的商業環境中開發電站的內部收益率可達15%以上。

  即使現在補貼力度下降,但是因為光伏組件價格持續走低,電站建設成本也隨之大幅下降,受益于此,歐洲發達國家業已進入平價上網時代。

  “在歐洲,我們正在嘗試做平價上網的電站項目,不拿他的補貼,產品也就不會受到雙反的限制。但是在國內,在政策沒有明晰的前提下,申報、審批會正常進行,但是真的說投資運營還是會謹慎一些。”蘇維利表示。

  在采訪最后,蘇維利表示,“現在最希望的還是利好政策的出臺。”

 



作者: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凌月

太陽能發電網|nj-bjj.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