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程度不高的朱建兵從小就愛好科技發明,雖然生活中有很多艱辛,他始終沒有放棄努力。現在的他心中有了更大的夢想,希望千家萬戶都能用上清潔綠色的新能源
“今天是4月9日,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我已經并網發電420多度了!”站在自家屋頂的光伏發電設備前,朱建兵很驕傲。
朱建兵的家在江西省蓮花縣城金城大道楊家新村,屋頂上的這套設備是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裝機容量為4千瓦。今年3月12日,這套設備發電調試驗收合格,成功并網發電,成為江西首個居民用戶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項目。由此,朱建兵成為江西全省的賣電第一人。他的故事被媒體報道后,不斷有人前來咨詢參觀。
朱建兵的機會,來自于去年10月26日國家電網出臺的《關于做好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服務工作的意見》,《意見》表示,用戶內部場所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發電量可以全部上網、全部自用或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由用戶自行選擇,用戶不足電量由電網企業提供。上、下網電量分開結算,電價執行國家相關政策。
一名文化程度并不高的退伍軍人,要向國家電網賣電,為什么他能做到?
朱建兵自幼對科技發明很感興趣,從桂林某部退伍后,他被分配到一地質勘探大隊工作,因單位效益不佳下崗,接著做過一些小生意,當過幾年臨時工。雖然工作不太如意,生活也不寬裕,但他對科技發明的興趣沒有受影響,平時看電視只看央視一臺綜合頻道和十臺科教頻道,特別是《我愛發明》欄目每期必看,上網也很關注科技欄目。
光伏發電的嘗試,早在10年前他就做過。有一天,他在廢品收購站“淘”到兩塊30瓦光伏組件,喜出望外,用20元錢買了回來。欣喜過后,他不免有些沮喪,因為光伏發電還需太陽能控制器。他又四處奔波尋找,在網上購得華南理工大學研制的一臺太陽能控制器,發的電用于自家路燈照明。這個小小的嘗試,激發了朱建兵對光伏發電的信心。
國家大力支持光伏發電等綠色能源產業發展的政策,讓朱建兵看到了這一行業的前景。特別是他妻子查出患癌住院治療,他在醫院看到不少病友相繼離世,想到小時候的青山綠水,再看看現在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朱建兵感觸很多:節能減排、保護環境,匹夫有責!
通過每天上網得到的信息,朱建兵預計國家鼓勵個人光伏發電的新政即將出臺。去年9月,他買來一塊240瓦的光伏組件、一個逆變器、兩個蓄電池,在院子里再次試驗光伏發電,為電腦供電,沒想到電腦一天開五六個小時,所發的電用不完,試驗再次成功。
國家電網公司的意見出臺后,朱建兵非常開心,他立即向蓮花供電公司提出在自家屋頂光伏發電的并網申請,很快獲批。供電部門派出技術人員上門辦公,審定電流接入方案,免費安裝入網電表,協助指導安裝設備。
這套裝置有18塊光伏發電板,花了3萬多元,但朱建兵說,這是一次性投入,后期基本上不要什么維護費用。按蓮花縣的日照時間,預計年發電量5000—6000千瓦時。“現在供電部門以每度0.485元的單價全部收購,估計六七年就能收回成本。你看,10年前我在廢品收購站淘來的那兩個光伏組件至今還在用。如果國家能出臺優惠補貼政策,效益就會更好。”
朱建兵前天注冊成立了江西旭日陽光新能源有限公司,準備將分布式光伏發電作為一個產業來做,“咱小城市里的人,環保意識也都越來越強,希望千家萬戶都能用上清潔的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