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


回眸超日上市往事 撥開太陽升起的迷霧

2013-01-16 10:07:14 太陽能發電網
       南方的這個冬天格外寒冷,即使傍海的奉賢也不例外。而2012年底超日太陽危機的曝光,讓曾經參與集資的奉賢人經歷著最為難熬的寒冬。   記者接到爆料,上市前后超日太陽曾先后向當地企業家、村民等集資,幫助其做假賬,從而順利過會。而側重海外的銷售模式,大客戶與大股東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也讓超日太陽再度

    

  南方的這個冬天格外寒冷,即使傍海的奉賢也不例外。而2012年底超日太陽危機的曝光,讓曾經參與集資的奉賢人經歷著最為難熬的寒冬。

  記者接到爆料,上市前后超日太陽曾先后向當地企業家、村民等集資,幫助其做假賬,從而順利過會。而側重海外的銷售模式,大客戶與大股東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也讓超日太陽再度籠罩在一團迷霧中。

  那么,超日太陽此次的危機是暫時日食還是永久熄滅?

  神秘的海外客戶

  日出日落或許皆因海外的“幫手”。

  2013年1月10日,超日太陽發布公告,澄清此前媒體對超日捷克股權的傳聞。原報道稱,2009年12月,超日以600萬歐元受讓了超日捷克(電站)過半股權,2010年3月,超日又將超日捷克出售與SMS Solar S.R.O,合同金額不低于2625萬歐元。

  超日太陽方面解釋道,“2009年12月,公司受讓了德國天華持有的超日捷克100%股權,受讓款為1085萬歐元。2010年3月,公司將超日捷克100%的股權轉讓給了SMS Solar S.R.O,轉讓款為1115萬歐元。”,“獲得的收益為30萬歐元。”

  但從當時的招股書中,超日太陽決定通過兩次收購超日捷克股權,第一次付出了600萬歐元,獲得55.3%的股權和306.9萬歐元的債權。

  但此后二次收購,招股書中只記載了到“政府相關部門審批程序”,而未注明“價款支付情況”。同時,資料還顯示“2010年4月,公司已收到SMS Solar S.R.O公司支付的股權和債權轉讓款合計630萬歐元”。雖然從資料上看,30萬歐元的收益沒有變化,但剩余44.7%的股權和剩余債權無疾而終。

  而超日太陽、德國天華、SMS Solar S.R.O之間的關系也撲朔迷離。德國天華是目前天華陽光的海外分部,而天華陽光的實際控制人是蘇維利。

  蘇維利這個名字并不陌生,曾在2007年9月至2007年12月期間擔任上海超日董事。而他還是上海超日2007年、2008年主要客戶Sky和SKYGLOBAL的董事長。倪開祿跑路消息傳開后,他也是早期通過媒體發聲,力挺倪開祿。

  而SMS SOLAR S.R.O。則是一家捷克斯洛伐克公司,但在此前,向日葵(6.850,-0.04,-0.58%)曾披露過一起與天華陽光和蘇維利的訴訟,其中就牽涉到SMS SOLAR S.R.O.。

  實際上在2007 年6月超日有限第二次增資、第四次股權轉讓時,時任公司董事兼副總經理的張正權先生以1元/股的價格轉讓了95.22萬股給蘇維利,至此,蘇維利持股3.333%,成為超日第五大股東。

  招股書中解釋為:“通過引入蘇維利先生作為公司股東,有利于公司建立穩定而可靠的海外銷售渠道”,招股書也同時披露,在2009年,該公司99.7%的產品銷往境外,僅有0.3%的產品在境內銷售。

  既然是開拓海外銷售,不難聯想公司的大客戶是否有蘇維利介紹的。那么這些客戶與蘇維利本人或上海超日實際控制人是否會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帶著市場的疑問,超日集團成功上市,而此后,2010、2011年的年報顯示,境外銷售為主導的情況并沒有發生變化,國內普通投資者根本無從判斷公司的實際經營情況好壞,既無法實地調查,也沒有辦法求證。

  而2010年年報披露顯示,公司第一、二大客戶為China Solar GmbH和Eco China Capital GmbH,2009年時兩者為同一控制人控制的企業。此后的2011年年報披露,公司第一大客戶為Sky International Enterprise Group Ltd。公開信息顯示,其注冊地在香港。

  據媒體報道,這家香港公司由注冊地在英屬維爾京群島(BVI)的Sky Solar Power Ltd100%持股。而其股東為注冊地在開曼的Sky Solar Holdings Co Ltd。開曼公司則是由注冊地在BVI的Flash Bright Power Ltd持股39.2%,兜回一圈,對Flash Bright Power Ltd公司100%持股的是Weili SU。

  第一大客戶的實際控制人為Weili SU,而Weili SU中文名叫蘇維利。

  在這樣的情況下,很難確保大客戶中沒有上海超日聯合作弊,進行財務造假。

  與此有關的事實是,天健會計師事務所對超日太陽2011年度財務報告出具了保留意見:

  “我們認為超日股份公司能否收回以及何時收回該等應收賬款仍存在不確定性”;“雖然超日股份公司已提供其于2011年度確認收入而可能最終用于其投資或擬投資的境外電站項目的太陽能組件的數據和相應的銷售毛利數據,但對該等數據,我們未能獲取得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加以核實”。

  而上海證監局在《關于對上海超日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中亦提到,公司簽署的《電站公司管理協議》未按規定要求履行必要的審議程序并及時信息披露。根據該協議,截至2011年底,超日太陽對境外投資公司實際出資額達4.95 億元。

  另一事實是,在光伏行業哀鴻遍野的2012年,超日太陽在第三季度實現了賬面上的驚天大逆轉。雖然上半年虧損1.42億元,第三季度卻單季實現凈利潤約1.48億元,同比增長39.13%,一舉扭虧為盈。

  財報顯示,第三季度營業收入大幅增加,而營業成本大幅降低,毛利率大幅從-15.2%上升至14.15%。而根據光伏組件現貨報價數據,2012年三季度末光伏組件和薄膜光伏組件均價,較二季末分別約有13%與10%的跌幅。

  “過剩的產能在那里,大家已經開始拼刺刀,很少有哪個廠家有超過10%的毛利”。中電光伏市場部經理鐘章偉認為。

  超日太陽對此的解釋是:“電站經營戰略正確,與合作伙伴一起合作開發的國內外電站業務啟動,組件出貨量大幅增加且毛利率有所提高。”

  而根據2012年9月超日太陽的公告,公司的合作伙伴——天華陽光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與公司簽署了《太陽能組件采購合同》,采購太陽能組件的總數量為100兆瓦,總計金額為5.49億元。

  這一同屬“天華陽光”系的公司,注冊地在北京順義,法定代表人為蘇維利。此舉很難不讓人產生聯想,是否就是這種“自產自銷”式的經營,幫助超日太陽進行了三季度賬面上的扭虧為盈。

  “三好漢”助超日二戰IPO?

  而超日太陽有可能在財務數據造假一事上也似乎得到某些佐證,有知情者稱超日太陽在上市前也發生過集資上市的行徑。

  回顧超日太陽上市之路并不平坦,在2009年7月15日召開的深交所發審會,超日太陽的首發創業板申請被否。當時超日太陽擬發行4000萬股,擬募資金6.0089億元,全部投入年產100MW多晶硅太陽能電池一個項目。

  但是最終還是被否,夏草質疑其財務造假,更媒體稱背后真正的原因是“募投項目上馬過快,擴張超行業平均增速”。

  雖然首戰IPO被否,賬面也引起市場質疑。但都沒有阻擋超日太陽沖刺上市的腳步,2010年超日太陽帶著三個募投項目重戰IPO,鎖定深交所中小板市場。

  對比新舊招股說明書,超日太陽發行股份數從4000萬股變成了6600萬股,募集金額從6億元上升至12.9億元,募資規模擴大了115%。

  二戰IPO,超日太陽帶來了更加耀眼的業績,2009年度凈利潤高達1.7億元。但對比公司效益高企,高管及普通員工的工資卻非常低,與一般的高科技、高成長企業相左。

  招股書明書顯示,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倪開祿的年薪為12.36萬元;副總經理、研發中心主任張劍的工資最高,為19.68萬元;而公司3位獨立董事津貼每年為2.4萬元。

  而2009年凈利潤為1.16億元的東方日升(4.830,-0.01,-0.21%),董事長林海峰年薪為29.29萬元,技術總監

  唐坤友為24萬元,三位獨董津貼為5萬元。

  職工工資雖沒有直接數據,但是從公司對募集資金項目描述中,“公司2009年生產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組件93.79MW 所配備的員工為500人左右,年工資及福利費近1200萬元。”照此計算,該項目人均年工資及福利費為2.4萬元。

  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當地人士爆料,低工資下的高業績的情況主要是上市前的超日太陽就是個空殼公司,是靠奉賢的幾個大老板私底下掏錢支持它上市的。

  這幾個大老板,該人士稱,有圣淘沙大酒店的丁福如和江海置業的張柏時,此外,還有超日太陽所在地奉賢南橋楊王村的集資。

  “圣淘沙掏了一個億,張柏時是幾千萬,楊王村書記肯定也是千萬級別的”,上述人士向21世紀網解釋說,“還沒上市前先分15%給個人,先給他們利息,上市后再分錢”。

  而這些大佬在奉賢當地都是響當當的人物。

  丁福如,為人十分低調,在互聯網上很難找到他的資料。但在奉賢區經濟委員會商聯會理事名單中,21世紀網發現了時為副會長的丁福如,彼時他的頭銜為奉賢區新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而在上海工商行政管理局企業注冊登記信息上查詢,可以搜到5家丁福如擔任法人的上海企業,且都以新發展冠名。為向其求證是否借錢幫超日上市,21世紀網輾轉聯系到同為“新發展”系的上海新發展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辦公室駱主任。

  對于21世紀網的采訪請求,駱主任回答“丁總安排不出來時間”,而談及近日超日太陽的危機和借款問題,她認為丁總不會解答這個問題。21世紀網問及是否是丁福如的個人行為時,駱主任對此避而不談,而是反問:“跟我們企業有關系嗎?”

  而上海江海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柏時則更為低調,21世紀網在公開資料中找到的聯系方式均無法聯系上該公司。而在企業注冊登記查詢中,以他為法人的上海企業有三家。其中上海悅華大酒店在2006年上海統計局發布的年度旅館業營業收入100強中位列66,營收5759萬元。

  雖然超日太陽上市前集資一事還無定論,但是集資似乎還是倪開祿慣用的手法之一,倪開祿本人歸國后向媒體回應上市后員工集資時的說 “這次在外面嚷嚷的,不過六七千萬的那部分就是員工的,我的親朋好友,資金規模比這大的沒一個沒出聲的”。不知超日上市前是否也有這樣的經歷。

  除了大佬掏腰包,爆料還指出了超日所在地楊王村集資借錢給企業。當地人士告訴21世紀網,楊王村在上市前集資給超日的資金估計也有幾千萬。而她自己就有兩個親戚分別借了30和100萬元。

  對此,21世紀網致電村黨委書記、楊王工業園區主任孫躍明求證,但他否認了集資的事情。

  “我們不可以集資的,一分都沒有。”孫躍明表示,超日太陽是園區的上市企業,如果有村民個人借錢給它我們不清楚,但自己絕對沒有借過。

  孫躍明還透露,超日老總倪開祿是江海鎮人,跟楊王村并沒關系,只是企業在楊王園區。

 



作者: 來源:21世紀網 責任編輯:凌月

太陽能發電網|nj-bjj.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