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發表在《中國空間科學技術》上的一篇論文稱,中國將在2028年發射一顆衛星,來測試從太空到地面400公里的無線電力傳輸技術。
中國項目的首次發射定于 2028 年進行,屆時一顆在 400 公里(248 英里)距離內繞行的試驗衛星將測試用于從發電廠傳輸能量的技術。
據《南華早報》報道,這顆衛星將“將太陽能轉換為微波或激光,然后將能量束引導至各種目標,包括地球上的固定位置和移動的衛星”。
什么是太空太陽能電站?
太空太陽能電站是基于太空太陽能發電技術發展起來的。利用衛星在太空中把太陽能聚集起來,然后把能量集中射向地面,再轉變成電能供人類使用。
太空中的陽光強度要比地面大5-10倍。太空太陽能發電技術可提供恒定而沒有污染的能量,這與地面上斷斷續續、受云層遮蓋影響較大的太陽能利用方式有很大區別,而且不會像燃料電廠那樣排放污染物,也不會像核電站那樣產生放射性廢料。
太空太陽能發電技術之所以是一項革命性技術,在于這種技術所改變的將是能源的整體格局。
開在太空的太陽能發電廠?
研究人員介紹說,該衛星將把太陽能轉化為微波或激光,并將能量光束定向到各種目標,比如地球上的固定位置以及移動衛星上。
目前人類有了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但是這種方式獲取的能源需要考慮陽光、風速等天氣、環境的影響。
在外太空建立發電站,不會受到天氣因素的影響,而且太陽能發電是清潔能源,不僅可以解決能源短缺的問題,還能有效減少地球污染問題。
所以,在外太空建立太陽能發電站,是非常有遠見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