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energy網4月22日報道】白宮已簽署一項行政命令,即到 2030 年,美國制造的電動汽車 (EV) 銷售份額達到 50%,行政令一出,人們不禁擔憂,美國能否在生產出這么多電動汽車的同時,提供相應基礎設施支持大量電動汽車上路。
因此,國會去年通過了《基礎設施投資和就業法案》(Infrastructu
【world energy網4月22日報道】白宮已簽署一項行政命令,即到 2030 年,美國制造的電動汽車 (EV) 銷售份額達到 50%,行政令一出,人們不禁擔憂,美國能否在生產出這么多電動汽車的同時,提供相應基礎設施支持大量電動汽車上路。
因此,國會去年通過了《基礎設施投資和就業法案》(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and Jobs Act),為該問題提供了一些解決方案,批準了75億美元的項目,旨在鼓勵發展全國電動汽車充電站網絡。今年2月10日,美國交通部(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發布了詳細指導意見,向所有電動汽車市場參與者明確資助方式、時間,邁出了由國會授權向可運營充電站轉變的必要第一步。
上月31日,美國總統拜登于向國防部長下達指示,援引《國防生產法》(DPA),鼓勵國內生產用于汽車、電動汽車、固定電力存儲等領域大容量電池所需的關鍵礦物。
這一決定是對拜登-哈里斯政府長期以來的擔憂做出的直接回應。拜登-哈里斯政府一直擔心,現有大容量電池生產供應鏈和國內能力不足以滿足目前和預計產量,以及國內電動汽車市場日益增長的消費者需求。
這也是為了緩解美國對外石油依賴,助力美國快速過渡到清潔能源。隨著美國禁止從俄羅斯進口石油、液化天然氣和煤炭——去年從俄羅斯進口原油和成品油接近70萬桶/天——電動汽車主導的運輸行業的未來將面臨更大壓力。白宮表示:“從長遠來看,想避免高油價,不應提高而非減緩向清潔能源過渡進程。”
《國防生產法》最初于1950年頒布,現在用于加強、支持國內應對自然災害、恐怖襲擊和其他國家緊急情況的恢復、準備工作。前總統特朗普利用《國防生產法》資助國內稀土元素生產(稀土元素是一種用于軍用級產品的礦物。)以及清潔能源技術發展。
根據《國防生產法》,總統可要求企業優先考慮并接受必要的材料和服務合同,以促進國防發展,激勵國內工業基地擴大關鍵材料和貨物的生產和供應,還可與私營企業建立自愿協議。總統可以將這些權力授權給各部門、機構負責人。
拜登總統的決定再次表明美國政府對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決心,并有可能對美國國內電動汽車市場產生深遠影響。
目前,美國制造電動汽車電池所需礦產和材料在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這些礦物通常包括鋰、鎳、石墨、鈷和錳。
電動汽車生產材料采購貴,進口貴,這阻礙了美國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除了2021年11月通過《兩黨基礎設施法》(Bipartisan Infrastructure Law)提供了重要融資機會之外,政府還承諾提高國內采礦和電池生產能力。
通過這項法律,美國能源部(DOE)將為私營部門申請人提供近29億美元資助,以促進電池材料加工、制造和二次使用。感興趣的申請者目前正等待能源部門發布資助項目公告。
根據《基礎設施法》,交通部長和能源部長必須在制定《基礎設施法》后的180天內制定電動汽車充電器適用的最低標準和要求。行業利益相關者預計這些標準將在5月初至5月中旬發布。
近年來,美國電動汽車行業不斷發展,并簽署了DPA,頒布了《基礎設施法》。另外,美國能源部(DOE)發布了指導公告,并將于2022年5月公布相關標準。考慮到以上因素,白宮正履行競選承諾,朝著汽車行業電氣化方向邁進。
作者:廖夢思 來源:能源輿情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