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16日,財政部、工信部等發布了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的通知,決定在全國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的示范應用工作,全面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上海貫徹落實國家新能源戰略,搶抓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發展新機遇,成為引領國內燃料電池汽車創新發展的排頭兵、先行者。9月26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氫
今年9月16日,財政部、工信部等發布了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的通知,決定在全國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的示范應用工作,全面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上海貫徹落實國家新能源戰略,搶抓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發展新機遇,成為引領國內燃料電池汽車創新發展的排頭兵、先行者。
9月26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氫產業園成立一周年暨獻禮臨港新片區成立一周年系列活動在臨港新片區舉行,活動揭曉了由上海氫晨自主研發的第二代燃料電池電堆——H2150F和首條氫燃料電池自動化產線,并完成了臨港新片區首座油氫合建站的奠基儀式,進一步深化了氫能產業鏈布局各環節戰略協同效應。
據了解,臨港新片區首座油氫合建站(項目名:"平霄路油氫合建站")由上海中油申能氫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負責建設,預計將在2021年上半年建成,其加氫設備前期將會為臨港T6線公交車及臨港氫燃料物流車提供加氫服務,也將面向社會車輛提供服務。
中石油等加入臨港氫能產業鏈“朋友圈”
氫能產業園時值成立一周年之際,還迎來了中國石油、中國中車等“新朋友”。其中,由中油股份、申能集團、臨港城投共同投資的上海中油申能氫能科技有限公司,標志著氫產業園基礎設備建設邁出了關鍵性一步。
中國石油上海銷售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王建軍在致辭中強調,平霄路油氫合建站項目必將成為臨港綠色交通出行的名片,將引領臨港氫能供應體系及基礎設施建設,帶動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集聚發展,助推臨港氫城計劃。
據申能集團副總裁宋雪楓介紹,上海中油申能氫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投資方中油股份是中國油氣行業占主導地位的最大的油氣生產和銷售商,在能源零售行業沉淀了非常豐厚的運營和安全管理經驗。投資方臨港城投的業務主要是城市建設投資,房地產開發經營,實業投資等。投資方申能集團是上海市國資委出資監管的國有獨資有限責任公司,肩負保障上海能源安全和國資保值增值的使命,業務包括電力、燃氣、金融、線纜、能源服務與貿易等。在國家鼓勵發展氫能行業的大背景下,三方在"氫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這個點上擦出了火花,為履行央企、國企創新轉型使命,緊跟能源行業變革趨勢,成立了合資公司。
隨著中國石油等央企巨頭的加入,臨港自貿區新片區的氫能產業布局已經初見雛形。
截至發稿日,中石油、上海交大、臨港集團、申能集團、臨港城投、中車交通等已經在臨港新片區注冊了一批圍繞氫能產業鏈上下游的氫能企業,囊括了技術、基礎設施建設、應用場景等各個環節。
其中,申能集團提供了氫氣的生產、運輸和存儲,為氫能利用提供基礎設施建設基礎;中車和臨港交通在臨港范圍內提供廣泛的應用場景;氫晨代表氫能利用的前沿技術與核心產品。這些企業之間的合作是氫能的全產業鏈合作,是打通上下游,形成國內國際良性循環的合作示范效應,讓氫能產業集群真實落地的典范。體現了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在氫能行業中的示范推廣作用,為以后上海市申報氫能利用示范城市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上交臨港啟動產學研基金形成氫能創新合力
當日,上海交大-臨港集團“通臨智創”產學研基金正式啟動,旨在共同推進產學研融合發展,增加科研投入,促成成果轉化,為國內燃料電池電堆開發提供更多自由可控的核心技術。
隨后,申能集團和通臨智創基金共同簽署了入股上海氫晨投資協議。申能集團董事長黃迪南在講話中提到,申能與氫晨的合作將是傳統能源企業與氫能高科技企業合作共贏的標桿,申能將全心全力支持氫晨科技在燃料電池領域繼續開拓創新,并與申能自身氫能產業發展產生良性互動,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共同發展,助力臨港新片區成為上海市乃至全國的氫能產業高地及綜合示范區。
據悉,上海氫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發源于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的技術型公司,至今已成功開發3代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燃料電池電堆,技術水平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未來3-5年,公司致力于推動小功率電堆在無人機及叉車上的規模應用、大功率電堆在商用車上的批量應用,成為上海市燃料電池產業鏈的重要環節,為我國燃料電池產業進步提供技術支撐。
氫晨發布150kW電堆首條自動產線啟動
作為臨港新片區氫產業園的核心技術支持,上海交大孕育的新能源科技公司上海氫晨在當天發布了自主研發的新產品——H2150F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堆,這是在以商用車為主要發展目標的當前階段,針對18噸以上中型及重型卡車等應用場景進行開發的車規級量產型燃料電池電堆,其峰值功率達到150kW的行業領先水平。
上海氫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易培云詳細介紹了H2150F的三大優勢:高性能、高一致性、高集成度。目前該電堆已完成了5000小時以上的NEDC工況實測,并100%完成了OTS的實驗驗證和整車廠PPAP認證,此款產品的開發過程嚴格遵守車規級產品設計標準和開發流程。
活動當天,氫晨首條自動產線正式啟動,燃料電池全自動化電堆裝配系統、100kW以上大功率電堆測試系統和零部件自動化檢測系統等核心設備投入使用,這標志著H2150F電堆進入到SOP量產階段。
臨港新片區氫能產業“起步就是沖刺”
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吳曉華看來,臨港新片區既是海港、空港,又是自由港,在地理位置和政策方面都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再加上上海交大、臨港集團、申能集團、中國石油的強強聯合,新片區的氫能產業“起步就是沖刺”,迅速突破了一批原創技術、孵化了一批高科技企業,正在成為全國氫能與燃料電池研發、制造與運營高地。
吳曉華副主任還表示,智能新能源汽車是臨港新片區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有望培育成千億級產業集群。尤其是氫燃料為動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更是臨港新片區管委會著力布局的發展方向。
臨港集團總裁呂鳴在活動致辭中感謝了上海交大和申能集團對臨港的信任與支持。在氫產業園成立后的一年中,交大與臨港持續合作推進聚焦氫燃料電池關鍵領域核心環節的三家企業,以金屬雙極板為特色的治臻新能源裝備、以膜電極為核心的唐鋒能源和以電堆為主導的氫晨新能源,這三家公司把綠色理念和高端技術融入到產品的設計研發,實現產品、工藝、技術、裝備的同步輸出,憑借科技硬核,廣受資本市場追捧,三家公司正朝著上市目標沖刺。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張建明現場透露說,目前上海新能源汽車累計推廣已經超過了35萬輛,保持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地位。其中燃料電池汽車推廣1484輛,建成加氫站八座,屬于全國領先地位。
資料顯示,上海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布局完整,燃料電池乘用車、商用車加快推向市場。大功率電堆、模當電極、雙極板等關鍵零部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產業化能力穩步提升,已形成了臨港、嘉定、奉賢、金山等氫產業發展的聚集區。按照按照國家開展燃料電池示范應用的工作部署,上海將積極申報并有信心成為全國首批燃料電池汽車的示范城市,預計將于今年年內發布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
張建明介紹說,上海規劃到2023年初步建成國際一流的燃料電池汽車關鍵技術創新高地,科技企業聚集高地,商業場景的運用高地。一是實現“百站千億萬輛”的總體目標,規劃加氫站100座,并建成30作投入運營。形成產值規模一千億元,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突破一萬輛的目標,加氫站一百座,并建30座投入運營,形成產值規模一千億元,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突破1萬車輛。
原標題:中石油加入氫能產業鏈“朋友圈” 上海臨港新片區首座油氫合建站明年建成
作者:宋杰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