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著名的脫口秀演員說:大富豪們把地球搞亂,要飛往火星了!這句話深刻地揭示了過去幾天,這個地球上發生的大事。
美國當地時間5月30日下午15:24,SpaceX在暴動四起的美國,搶了一把頭條。搭載兩名美國宇航員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龍飛船發射成功,乘“獵鷹9號”火箭飛往國際空間站。再次彰顯了美國科技實力的強大。在觀看SpaceX載人飛船發射后,特朗普說,這還只是一個開始,美國還將繼續探索太空。“很快將會登陸火星,并擁有有史以來最好的武器。”特朗普說道。
其實,這個周末關于太空的事件不僅僅只有SpaceX這一件事。5月30日4時1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采取“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新技術試驗衛星G星、H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此外,今年我們還將開展實施以首次火星探測、嫦娥五號月面采樣返回、北斗三號全球組網為代表的一系列航天重大工程專項任務。5月31日16時53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九號02星、和德四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更值得關注的是,我國民營企業研發的星際榮耀“焦點一號”(代號“JD-1”)可重復使用液氧甲烷發動機,近日成功完成二次啟動長程500秒試車。此次試車成功,標志著“焦點一號”成為全球首臺具備二次啟動能力的液氧甲烷發動機,也意味著星際榮耀突破了運載火箭垂直回收的又一項核心技術,為雙曲線二號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的成功入軌發射奠定堅實基礎。這可能有利于降低發射成本和太空產業商業化。
美銀美林此前發布研報稱,到2040年太空行業的規模將達2.7萬億美元(近20萬億人民幣)。高盛也表示,太空經濟“有著長遠而持久的機遇”,未來20年間,其行業規模將會成長至數萬億美元。分析人士認為,隨著SpaceX創造歷史,20萬億級別市場的風口可能已經開啟。
創造一個歷史,開啟一大市場
佛羅里達開普敦,SpaceX開創了美國太空飛行史上的新篇章。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私人太空公司周六將NASA宇航員鮑勃·貝肯(Bob Behnken)和道格·赫利(Doug Hurley)送入軌道,成功啟動了SpaceX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該公司的獵鷹9號火箭和龍號航天器于美國東部時間下午3:22從美國宇航局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起飛。該太空艙是第一個由私人設計和制造的航天器,可將宇航員運送到太空,并開往國際空間站。
預計19小時之后,北京時間31日22點22分將抵達國際空間站,兩位宇航員將在空間站度過6-16個星期,之后返回地球。兩人將在返回之前在太空站上待上幾個月。
這次發射被稱為Demo-2,代表了迄今為止SpaceX工作的最高潮。馬斯克于2002年創立了該公司,此后宣布其非正式信條是“使人類成為多行星物種”。迄今為止,SpaceX已經發射了數十顆衛星和航天器,但在星期六之前,從未將人類送入太空。
除發射外,SpaceX還成功著陸了Falcon 9火箭助推器。助推器是火箭的較大下部,重新進入了地球的大氣層,并降落在公司在大西洋的無人船上。SpaceX已將其Falcon 9火箭助推器降落了45次。
自從大約9年前航天飛機退役以來,美國已向俄羅斯支付了每個座位8000萬美元的費用,以將NASA宇航員帶到國際空間站。根據一項名為“商業船員”計劃,NASA分別授予SpaceX和波音公司分別價值31億美元和48億美元的合同,以開發新的航天器。對于SpaceX而言,Demo-2發射代表了其最終的飛行測試,該太空艙可搭載多達7人進入軌道。
美國宇航局計劃定期將其宇航員送往空間站,并預計向每位宇航員支付5500萬美元。這些任務開始后,SpaceX計劃將“龍號”航天器用于其他任務。其中包括太空旅游,因為該公司迄今已公布了兩項協議,最早將在明年進行私人飛行,向人們支付乘乘機組到太空船上的費用。
NASA副局長吉姆·莫哈德(Jim Morhard)在發射前對新聞界說:“我們正處在一個新時代的曙光中,我們實際上正在引領太空革命的開始。”
在觀看了SpaceX發射之后,美國總統特朗普激動地表示,在未來的幾年中,美國將變得更大、更大膽、更遠、更快,并且美國將成為第一。說如果你在太空中排名第二,那你就不可能成為地球第一,美國將不會在任何地方排名第二。特朗普還說,這只是一個開始,美國還將繼續探索太空。“很快將會登陸火星,并擁有有史以來最好的武器。”特朗普說道。
高盛在此前發布的一份重磅報告中指出,在外太空這個尚未被探索的領域,龐大的利潤正在逐漸浮出水面。太空經濟“有著長遠而持久的機遇”,未來20年間,其行業規模將會成長至數萬億美元。
高盛在這份報告中描繪了這樣的未來場景:人們或許可以到小行星上去挖金礦、找稀土;在外太空喝著咖啡欣賞地球;充分利用地球外充足的空間來發展3D打印、在軌制造技術。“盡管這一市場目前還相對‘小眾’,但急速下滑的成本正在降低太空經濟領域的準入門檻,太空旅行、小行星采礦或是在軌制造(一種結合在軌3D打印和空間裝配的技術)都有望成真。”高盛在報告里說。
美銀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此前也曾發表研究報告稱,未來30年,全球太空行業的規模將至少達到2.7萬億美元。該公司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在太空,我們正進入一個令人興奮時代。我們預計太空行業未來幾十年的發展,將超過該行業過去所取得發展的總和。”
美銀美林稱,“大量的新玩家”正在推動“太空2.0時代”的到來:SpaceX可重復使用的火箭,太空市場上私人公司大量涌現,80多個國家投資了該行業,以及像Rocket Lab(火箭實驗室)和Vector等私人火箭公司的發射成本已大幅下降。
中國也有動作,爆款技術出現
來自新華社的資料顯示,日前,“我國第三批航天員將有科學家入選”的消息在網絡平臺刷屏,引起網友對中國空間站建造和相關實驗任務的關注。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趙小津表示,2020年是全面啟動航天強國建設的關鍵之年,我們將開展實施以首次火星探測、嫦娥五號月面采樣返回、北斗三號全球組網為代表的一系列航天重大工程專項任務。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5月初成功發射并成功返回,這標志著相關關鍵技術得到全面驗證,中國空間站建設時代已經到來。5月15日,試驗船返回艙被運回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載人飛船系統總設計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項目負責人張柏楠表示,此次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發射入軌精度和返回艙的落點精度非常高,目前正在開展返回產品性能復測和飛行數據分析等工作。
張柏楠表示,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的首飛成功,拉開了我國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的帷幕。中國已經獨立自主建成了完整的載人航天體系,為下一步空間站的建造運營奠定了堅實基礎,未來2-3年時間,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還將實施11次高密度發射任務,從而最終完成我們的空間站建設。
中國將用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先后發射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進行空間站基本構型的在軌組裝建造。這期間,中國規劃發射4艘神舟載人飛船和4艘天舟貨運飛船,進行航天員乘組輪換和貨物補給。
據新華社5月28日消息,航天員王亞平表示,過去的一年間,全體航天員始終在全力備戰空間站任務。王亞平說,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全體航天員一直都處于隔離訓練狀態。
5月30日4時1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采取“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新技術試驗衛星G星、H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更值得關注的是,據人民網消息,5月27日,星際榮耀空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際榮耀)“焦點一號”可重復使用液氧甲烷發動機成功完成二次啟動長程500秒試車。此次試車成功,標志著“焦點一號”成為中國首臺具備二次啟動能力的液氧甲烷發動機,也意味著星際榮耀突破了運載火箭垂直回收的又一項核心技術,為雙曲線二號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的成功入軌發射奠定堅實基礎。據北京日報報道,焦點一號發動機二次啟動試車的圓滿成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首個掌握液氧甲烷發動機二次起動的國家。
原文:20萬億風口開啟!特朗普表態:這只是開始!中國已展開行動,這家公司出“爆款”,A股六月不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