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特斯拉上海臨港工廠開建以來,一直受到各方關注。這座工廠也是開放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后,在華開建的第一家外商獨資的汽車工廠,它的建設進展情況直接反映了中國市場目前對外開放的程度。那這家超級工廠長什么樣?跟隨我們的記者去一探究竟。
記者 胡元:我現在是在上海市臨港裝備產業區,我身后就是特斯拉超級工廠的所在地。今年的1月7號,特斯拉在這里舉行了破土動工儀式,開始建設美國本土之外的第一家超級工廠,這個工廠面積達86萬平方米,相當于120個足球場那么大。
特斯拉超級工廠項目目前仍處于最初的填土階段,工作人員介紹,項目工期安排得非常緊,還沒有接到春節放假通知。特斯拉超級工廠項目總投資高達500億元,一期投資160億元,預計今年年底投產。工廠集研發、制造、銷售等功能于一體,全部建成運營后年生產純電動整車可達50萬輛,包括Model3等系列車型。據了解,這個工廠會借鑒美國工廠的造型,建成國內最大的單體建筑。上海臨港為了加速審批,將串聯式一環接一環的審批,改成并聯式審批。
上海市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黨組書記 陳杰:那在我們以往的行政審批過程當中,我們很少遇到這樣的一個大體量大規模的這樣一個單體的工廠,如果按照傳統的話,它(審批時間)應該在到一年一個季度這么樣長的時間,特斯拉的項目我們花了就是五個月的時間。
這個上海有史以來投資最大的外資制造業項目,自確立以來便進展神速。2018年5月10日,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獲上海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核發的營業執照;7月10 日,馬斯克抵達上海宣布在建廠;10月17日,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以9.73億元的價格拍下浦東新區的一塊工業用地;直到今年1月7日,特斯拉超級工廠一期宣布在上海臨港產業區開工建設。
從簽約到開工只要半年時間,對于這樣的推進速度,對于中國的開放力度,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在之前的采訪中也曾表示驚嘆。
特斯拉公司首席執行官 埃隆·馬斯克:中國的改革開放確實有扎實的開放舉措,長期來看,我對中國的未來很樂觀,中國在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重要的是 世界正朝著可持續交通,可持續能源的方向轉變,太陽能蓄電池,電動車,中國在這些領域都是世界領先者,我們希望與中國的車企一道,加速世界向可持續能源的轉變。
據了解,特斯拉所在的臨港產業區,已經形成了乘用車整車、發動機、精密零部件等汽車產業鏈,未來還會進一步引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進一步推進特斯拉國產化。在上海,并不只有特斯拉能享受到這種“速度”和“服務”,在臨港,建設類項目90%的審批權限從上海市一級下放到臨港管委會,臨港又把行政審批集中到一個部門,審批速度從原來的15個月壓縮至5個月。作為上海高端裝備企業的集聚地,臨港對重點投資建設項目實行“全程代辦”,為企業量身定制工作方案,營商環境得到優化。
上海市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黨組書記 陳杰:2018年我們實際引進的外資落戶的企業就達到了137家,而且這個(外資企業數量)總體規模達到了900家,那么實際引進的合同外資的數目達到了11億,這樣一個規模實際上比我們2017年是同比增長了100%這樣的一個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