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


德國Fraunhofer ISE成功將多晶N型太陽能電池的效率提高到 21.9%

2017-02-23 10:41:42 太陽能發電網
Fraunhofer ISE的研究人員透過N型技術,成功將多晶電池的效率提高到 21.9%,甚至高于單晶PERC電池。

來源:EnergyTrend
原標題:N型又有光:德Fraunhofer ISE打造21.9%多晶N型電池


圖片來源:Fraunhofer ISE

  在一般單晶持續降價的沖擊下,多晶太陽能產品逐漸失去價格優勢,連帶使得市占率下滑。各界積極尋找解決方案,使金剛線切搭配黑硅成為關注焦點。而在德國,Fraunhofer ISE的研究人員透過N型技術,成功將多晶電池的效率提高到 21.9%,甚至高于單晶PERC電池。

  Fraunhofer ISE的研究人員表示,借由控制多晶硅、鑄錠、硅片到電池等相關工藝,多晶電池晶硅材料的品質可獲控制。而在電池端,他們利用TOPCon技術,在電池背面加上沒有圖案(patterning)的鈍化接觸層,不僅簡化制造過程,還能有效提高轉換效率。

  透過TOPCon這樣的N型技術后所達成的轉換效率來到21.9%,遠高于目前一般主流多晶的18.2~18.4%、高效18.4%以上的規格,也比主流單晶的19.6~19.8%以及單晶PERC更高。

  Fraunhofer ISE也曾在2016年將同樣的TOPCon技術應用于單晶太陽能電池上,在正面、背面都加上鈍化接觸層,并將轉換效率提高到25.3%。從其工藝來看,TOPCon技術已屬于次世代技術,目前并未進入量產階段。

  不過,中國大陸廠商如晉能、中來、協鑫集成,臺廠如新日光,美國TESLA等,已陸續展開N型電池(如heterojunction異質結)的產能配置或技術規劃,雖然N型技術尚未來到市場化的階段,未來仍然值得關注。

  天合光能曾于2016年7月發表轉換效率20.16%的多晶PERC電池,且是以量產設備為基礎所研發。但根據EnergyTrend所進行的成本與效率分析,多晶PERC在性價比上不如單晶PERC來得好,因此難以搶到較多訂單;若能搭配今年將崛起的黑硅技術打造“金剛線+黑硅+PERC”的多晶電池,或許能借由較低的成本與更高的轉換效率上收回流失的訂單。


作者: 來源:EnergyTrend 責任編輯:wutongyufg

太陽能發電網|nj-bjj.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