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學雜志上發布了一項新研究,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發了一種稱為混合鹵化鉛鈣鈦礦的合成材料,這種材料能吸收太陽光,創造電荷載體,然后可以自行生產出一些電能。
來源:cnBeta網站
原標題:新型材料能夠通過回收太陽光子提升太陽能電池效率
近日,科學雜志上發布了一項新研究,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發了一種稱為混合鹵化鉛鈣鈦礦的合成材料,在太陽能電池技術領域掀起一層浪。這種材料能吸收太陽光,創造電荷載體,然后可以自行生產出一些電能。
劍橋大學的Felix Deschler表示:“我們已經知道,這些材料善于吸收光并產生電荷載流子。但現在實驗表明這種材料可再次重組產生光子。而且制造這種電池價格便宜,合成材料容易,使其更具有商業可行性。”
太陽能電池通過吸收太陽能光子,將這種能量轉化為電荷,將這種電荷轉化為電極進行發電。混合鹵化鉛鈣鈦礦不僅能做這些,還展示出更多其他的能力:鈣鈦礦在創造電荷后實際上能夠自發光--然后再吸收光能。
Deschler表示:“光子電池的效率當前記錄為20%-21%,而絕對上限是33%。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了實現這一極限的方法。”
此前美國能源部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與瑞士電子學與微電子科技中心(CSEM)的科學家,使用雙結III-V/Si太陽能光伏電池,刷新非聚光轉化效率達29.8%。
此項研究技術引來了很多太陽能電池生產商們的關注,致力于尋求更便宜更有效的吸收陽光的方式。
作者: 來源:cnBeta網站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