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


飼料大王劉漢元:放棄不是唯一的選擇

2017-05-17 09:45:01 太陽能發電網
“未來魚塘里疊加新能源發電技術,3~5年就會實現平均3000元/千瓦的發電成本,每度電成本也會繼續降低至0.3元。”


  “在某些時刻,如果你把一些問題想通了就不會糾結太久。”回想起多晶硅業務虧損的那段往事,劉漢元顯得很平靜,仿佛只是一段普通場景而已。
  
  在行業最困難、多晶硅價格大跌的時刻,他沒有像其他人那樣選擇關閉工廠,而是讓時間作證,等待市場價值的理性回歸。事過境遷,他判斷對了。
  
  十年磨一劍。2007年成立了多晶硅子公司永祥股份的通威集團,多年之后再度重振行業,計劃投資80億元、下注5萬噸硅產能。記者近日見到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時,他似乎也沒有多么興奮和欣喜,淡淡地評價道,“有的時候放棄不是唯一的選擇,在我們公司,堅持已是一種習慣。”
  
  巴蜀之地樂山是中國的多晶硅起源地和重要生產基地,豐富的水、電、鹽、鹵及石灰石、煤等資源曾吸引了7家大型企業,其中之一就有永祥股份。
  
  從2006年至今的11年,行業歷經坎坷,永祥股份和瑞能集團也成了當地碩果僅存的兩家。這一切的親歷者劉漢元不僅把永祥保留了下來,還打算繼續擴大業務規模,并結合水產和新能源兩大技術挺進“漁光一體”。
  
  入門
  
  從商多年的劉漢元,最初是從魚飼料業務起家的。如今的通威集團年飼料生產能力超過1000萬噸,是全球最大的水產飼料畜禽飼料生產企業。該集團現擁有遍布全國各地及東南亞地區的130余家分、子公司,員工逾2萬人。
  
  出生于四川眉山一處簡陋小青瓦茅屋的劉漢元,家境并不富裕。小時候,他每天都在村子里一邊玩耍,一邊帶著鐵鍬到處鏟樹葉,拿回家燒火做飯。上小學的頭一天晚上,看到爐灶里沒啥東西,自己就在里面墊上一些木材、煤炭和葉子,第二天清晨點火做飯,吃完就背書包上學去了。
  
  種地、照看弟弟妹妹、生火燒飯,業余時間再倒騰點自己喜歡的事情,劉漢元有著與其他同齡人一樣普通而充實的童年。“爸爸,夏天這么熱,我幫你整一個電風扇。”有一天劉漢元對父親說。家里沒東西拆,他自己就到外面找小木材做成風葉繞線,一個簡易的風扇誕生了。
  
  對無線電的熱衷也讓他動手做起了電唱機,“中間一個轉盤、上面放一個唱針,其余的唱背、落地式音箱,這些都是我自己找廢棄木頭做出來的。”劉漢元曾對記者說,當時附近誰家的錄音機壞了,都會從大老遠的地方跑來請他修。
  
  
  
通威前身永壽漁用配合飼料廠(科力飼料廠)廠房
  
  1978年高考剛恢復,當時想著先找工作、為家里分擔的他,選擇了有無線電及電子的中專學校作為志愿,卻突然接到了四川水產學校的錄取通知書,“我當時就懵圈了,從來沒報過這個志愿啊。”后來他才得知,體重33公斤、身高1.41米的小孩兒是無法被其他學校錄取的,就隨著同一批“兒童”被拉到了四川水產學校就學,也就是當時的“少年班”。
  
  畢業之后被分配到眉山水電局下屬水庫的劉漢元,1982年正趕上國家鼓勵“科技興農”,也是在那時他忽然發現四川水產養殖并不發達的這一狀況。
  
  “上世紀80年代,四川吃魚太難了,1年中,人均能吃上半條魚就不錯了。我那時就開始研究國外的網箱養魚技術,發現德國的科技很不錯,產量很高,我們該如何把這個技術引入呢?”20歲出頭的他,有一天走到一處溪水前,忽然想要在這里試試看網箱養魚的效果。
  
  家人聽說他的想法之后,拿出僅有的200元存款和本來預備置辦年貨的2頭豬,總共湊齊了500元,給他購買廢棄鋼管、焊接設備,用了近1個月的時間,50多平方米的網箱制成了。當年的眉山也因此事炸開了鍋,劉漢元獲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930元。
  
  很快,劉漢元毫無保留地把網箱養魚技術教給了周邊村民,眉山當地迅速遍布了100多個網箱。
  
  “有一天我突然不想繼續養魚了,打算研究下魚飼料。”他告訴記者,網箱技術不難,管理也方便,大家都可以嘗試地做起來,自己做的話成本不一定比同鄉人低。但魚飼料還不太一樣,不可能所有人都要做、都做得好,“我不如把這些業務做好,大家各自發揮優勢。”
  
  決定了就很快行動。在老家永壽旁邊的一個空地上,劉漢元和幾個伙伴終于建起了一個漁用飼料廠,300平方米的工地上引入一整套飼料機組,中國西南地區第一家飼料廠拔地而起,通威集團的雛形就此搭成。
 


作者:王佑 來源:第一財經 責任編輯:wutongyufg

太陽能發電網|nj-bjj.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