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位于新疆塔什庫爾干縣馬爾洋鄉小學的一座裝機15.9KW的光伏微電網項目正式竣工。這座由晶澳太陽能援建的光伏微電網項目,將大大改善該校電力供應不穩定的歷史,也讓該校20多臺電腦等電器設備終于得以正常工作。
馬爾洋鄉小學坐落在兩山之間,此前學校的電力來源主要依靠一個50KVA的微型水電站,電力供應長期處于不穩定狀態,特別是到了冬季枯水期時,小水電站更是無法提供穩定的電力,不僅讓社會各界捐贈的電視、電腦、投影儀等電器設備無法正常使用,甚至連基本的照明電力供應也難以保證。
為了改善類似馬爾洋鄉小學這樣的西部邊遠地區的電力供應不穩定情況,清華大學電機系學生發起了一個名為“晶澳•夢之網”的公益項目,通過捐建小型光伏電站幫助供電不穩定地區的百姓和學生用上穩定的電力。
自發起以來,該公益項目已為西部三所小學建設了光伏電站,晶澳太陽能為該公益項目共捐贈了35KW的組件及配套安裝支架等設備。
前往塔什庫爾干縣馬爾洋鄉小學承擔光伏微電網項目建設施工任務的“晶澳•夢之網”第三期工程支隊,由清華學子和晶澳太陽能工作人員組成。據介紹,該支隊是在經過70多個小時日夜兼程的長途跋涉之后,才趕到了馬爾洋鄉小學。
經過工程支隊為期一周的辛苦建設,位于馬爾洋鄉小學教學樓屋頂的光伏微電網終于由這支多數成員還是學生的工程支隊搭建完成。
“遇到的困難太多了。”支隊長安瀾表示,“7月中旬,我們聯系晶澳獲得了支持,8月17日所有材料運抵馬爾洋鄉,支架剛剛送到的時候,隨行工程師還在途中,沒有實戰經驗的我們只能先靠自己摸索。這兩天還一直下雨,搬支架上樓、和水泥的時候雨都很大,但為了孩子們能在開學時在明亮的校舍中學習,我們不得不頂著雨施工。”
雖然過程坎坷,但工程建設還是在6天時間里順利完成。
22日晚,系統合閘的一瞬間,配電室和宿舍樓的燈齊刷刷亮起,支隊成員們興奮得大叫了起來,他們在樓頂的光伏板旁盡情高歌,為帶給當地孩子們的電力興奮莫名。
馬爾洋鄉小學的老師合亞力江表示,“夢之網”項目為孩子們帶來了光明與希望,進一步改善了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條件。
晶澳太陽能中國區總監李棟表示,非常高興能夠和清華大學師生合作,把太陽能用到了最需要的地方。“能夠給邊遠地區的孩子們開拓眼界、探索世界的機會,正符合晶澳太陽能董事長靳保芳先生倡導的‘開發太陽能,造福全人類’的使命和愿景。公司今后還會繼續和夢之網這樣的公益項目合作,繼續利用太陽能對電力不發達地區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