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鉭業(000962.SZ)2月14日晚間公告,控股股東中色(寧夏)東方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色東方”)擬通過公開征集受讓方的方式協議轉讓所持有的東方鉭業部分股份,共計123433140股,占東方鉭業總股本的28%。
作者:劉燦邦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原標題:連虧兩年促改革推進 東方鉭業控股權將變更
東方鉭業(000962.SZ)2月14日晚間公告,控股股東中色(寧夏)東方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色東方”)擬通過公開征集受讓方的方式協議轉讓所持有的東方鉭業部分股份,共計123433140股,占東方鉭業總股本的28%。
事實上,去年10月8日,東方鉭業就接到控股股東中色東方通知,擬轉讓其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權,并且該轉讓可能會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變更。今年2月1日,中色東方通知東方鉭業,本次股權轉讓是控股權轉讓,還可能涉及公司重大資產重組事宜等后續安排,因存在重大不確定性,東方鉭業已于2月2日起停牌。
東方鉭業2014、2015連續兩年虧損,2016年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值得注意的是,其實際控制人為央企中國有色礦業集團(以下簡稱中色集團),這也意味著,如果此次股權轉讓成行,并出現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或將是央企賣殼的又一案例。
已連續兩年虧損
東方鉭業2014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3666.81萬元;而最近公司發布業績預告顯示,2015年度虧損進一步擴大為52000萬~78000萬元。
公司解釋業績下降的原因為,公司主導產品競爭持續加劇,國際市場占有率下降,主營業務量價齊跌,盈利能力進一步降低;由于開工不足,導致部分固定資產效能未能全部發揮,公司新產業處于全線虧損狀態。根據目前初步分析和研判,公司主導產品和新產業市場短期內難有好轉。
東方鉭業的傳統主導產品是鉭鈮制品,近兩年公司進行了一些業務上的拓展,延伸到鈦金屬及合金制品、光伏材料等領域。從營收分布來看,鉭鈮制品仍然占據公司營收的主導地位,并且貢獻了一定利潤;而在新產業方面,雖營收貢獻增加,但整體虧損,特別是鈦板塊虧損嚴重,使公司業績整體上大幅下挫。
為了扭轉虧損局面,東方鉭業此前擬對所屬光伏、研磨、能源、鈦材以及產業園區公共資產(賬面價值17.2億元)進行剝離重組,并且根據預計該事項將產生一次性收益使公司扭虧。不過就在東方鉭業控股權即將變更之際,上述資產剝離也終止進行。“公司已經連續兩年虧損,今年肯定是要采取措施,中色東方可能也是希望通過控股權的轉讓能夠注入新的資產,但是實際情況我不清楚,因為控股權轉讓是中色東方在操作。”東方鉭業人士向記者說。
事實上,根據東方鉭業此前公告,公司控股權轉讓之后還可能涉及重大資產重組等后續安排。“就看意向受讓方準備怎么做這個事情。”上述人士補充表示。
央企賣殼或再添新例
東方鉭業實際控制人為中國有色礦業集團(以下簡稱中色集團),其控股股東中色東方為中色集團下屬的控股公司。由于東方鉭業此前表示,本次轉讓可能會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變更,這或許又是一起央企賣殼的案例。
在國企改革深化背景下,央企賣殼的例子已經出現,此前中海集團、中外運長航集團分別將中海海盛、長航鳳凰的控股權轉讓給民營企業。
那么,東方鉭業控股權轉讓之后,公司現有主業將如何處理呢?對于這一問題,上述公司人士表示并不清楚。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底,中冶集團整體并入五礦集團,申萬宏源對此指出,從示范效應的角度看,中冶和五礦的合并有望開啟有色金屬企業整合,有色金屬行業的央企改革將加速推進。
另外,申萬宏源也指出,央企改革中提高證券化率以發揮國有企業上市平臺資源整合優勢是一條重要路徑,作為大型央企的中色集團,截至2014年底總資產規模高達1200億元,集團整體資產證券化率約為24%,遠低于國資委提出的80%的目標,提高資產證券化率的空間巨大。
中色集團現有中色股份(000758.SZ)、東方鉭業、中國有色礦業(01258.HK)、中國大冶有色金屬(00661.HK)等上市公司,東方鉭業控股權轉讓后,中色集團在A股將僅有一家上市平臺。
作者:劉燦邦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