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布局居民屋頂太陽能市場的同時,合大太陽能還在籌建一個以分布式光伏電站為主的垂直一體化產融結合型互聯網平臺“淘頂網”,以解決屋頂空間、適配資金和流動性三大痛點,打造一個第三方的屋頂光伏電站生態平臺系統。 分布式光伏電站市場激戰正酣,漸呈“紅海”之勢。 “當很多同行都在專注于工商業屋頂資源做分布式光伏電站的時
在布局居民屋頂太陽能市場的同時,合大太陽能還在籌建一個以分布式光伏電站為主的垂直一體化產融結合型互聯網平臺“淘頂網”,以解決屋頂空間、適配資金和流動性三大痛點,打造一個第三方的屋頂光伏電站生態平臺系統。
分布式光伏電站市場激戰正酣,漸呈“紅海”之勢。
“當很多同行都在專注于工商業屋頂資源做分布式光伏電站的時候,我們卻發現了一片‘藍海’,那就是被行業關注相對較少的居民屋頂資源。”浙江合大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大太陽能”)董事長侯生躍對記者介紹。
侯生躍提出,“搶占市場先機非常重要,我們是國內最早針對民用光伏發電系統應用做加盟分銷體系的公司,在三年前就開始了,現在已開始全面布局,采取區域運營中心加加盟分銷體系的模式,現已有近200家加盟商和40多家4S體驗店”。
在光伏行業,相對此起彼伏、各領風騷兩三年的明星企業而言,2009年成立的合大太陽能并非一家特別引人關注的企業。
公開資料顯示,浙江合大成立注冊資金6500多萬元,現有資產1.7億,是一家致力于民用建筑外立面空間開發利用太陽能電力的光伏陶瓷瓦與光伏組件研發、生產與連鎖銷售等業務的光伏企業,其最具特色的產品是國內少見的光伏陶瓷瓦。
侯生躍對記者說,“中國已進入了屋頂分布式光伏應用的黃金十年,其中坡形瓦式屋頂是屋頂的主要形式,瓦形光伏建材具有建筑瓦片遮風擋雨、防漏隔熱的建材屬性,也可作為發電用的光伏器材。光伏陶瓷瓦屋面具有采光角度好,解決散熱問題容易,安裝維護容易的優勢,隨著光伏電池發電效率的逐年提升和成本的下降,隨著光伏發電度電成本的下降,太陽能光伏陶瓷瓦尤如十年前的太陽能熱水器,進入千家萬戶。”
在布局居民屋頂太陽能市場的同時,合大太陽能還在籌建一個以分布式光伏電站為主的垂直一體化產融結合型互聯網平臺“淘頂網”,近期有望上線。
8年左右可以收回成本 所謂光伏陶瓷瓦,即把光伏組件嵌入支撐結構,使太陽能板和建筑材料結為一體,直接應用于屋頂,和普通屋面瓦一樣安裝在屋面結構上。
對此,浙江合大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俊兵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光伏陶瓷瓦與普通屋面瓦的區別在于其配方的土壤,這種土壤既包含造陶瓷的高嶺土,也包含了黏土和各種纖維,把它們混在一起,從而讓瓦片把太陽能光伏板包裹其中。這種工藝確保光伏陶瓷瓦可以具有承重、隔熱、防水、防火等特點。
侯生躍介紹,普通瓦的使用壽命只有20年,而光伏陶瓷瓦至少能用25年,抗老化的能力很強。
目前合大太陽能已經生產各種功率的太陽能光伏陶瓷瓦,可滿足不同檔次和客戶需求,包括8W、20W、24W、50W、150T(150W)、250P(250W)的產品,分為四個等級系列。
第一系列以滿足高端客戶為主,主要針對中高檔別墅市場;第二、第三系列以滿足中高端需求為主,主要用于中檔別墅、糧庫、公建設施屋頂;第四系列以滿足中低端實惠型需求為主,主要用于普通別墅、新農村新農居、工業廠房、糧庫、公建設施屋頂為主。
在侯生躍看來,光伏陶瓷瓦與傳統太陽能組件進行屋頂光伏電站建設的不同之處,還在于后者需要安裝支架,并做防水等特殊的處理,而光伏陶瓷瓦將太陽能電池模組與帶有鏤空平臺的陶瓷瓦片完美的結合起來,不會改變建筑原有的建筑風格,更加符合建筑的美學。
侯生躍介紹,相對傳統的太陽能組件而言,光伏陶瓷瓦的成本比傳統太陽能組件略高,但也在大多數居民可以接受的成本范圍之內。
以最經濟最普通的光伏陶瓷瓦為例。一平方米的成本大約是1000元,以50平方米的屋頂面積為例,原材料、安裝和接入電網,再扣除瓦片作為建筑材料的替代成本,計算下來總成本是50000元。
以浙江杭州富陽的太陽輻射強度計算,每平方米光伏陶瓷瓦的年發電量在100度左右,每年至少可發電5000度,每度電的標桿電價為1塊錢,省市縣三級政府的補貼加起來每度電為0.3元,這樣電費每年收入大約為6500元。
這意味著用光伏陶瓷瓦建的分布式光伏電站,需要近8年時間就可以收回成本,年化收益率為12.5%。“如果在政府補貼政策更好的地區,5至6年就可以回收投資,年化收益率最高可能達到15%-20%。”侯生躍介紹。
聯合國工發組織國際太陽能技術促進轉讓中心主任喜文華對記者分析,“隨著技術的進步,光伏瓦的成本也會降低,所以我看好這個細分市場的前景。”
作者:王爾德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