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甘肅省酒泉市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阿勒騰鄉境內的金釩甘肅阿克塞太陽能熱發電項目,將采用槽式光熱發電技術,工程場址高程為2903m~2935m,區域尺寸為2749.8m×1725.5m,主要包括4個對稱布置的太陽能集熱區。項目總裝機容量為50MW.工程總工期約30個月,總投資約19.86億元。
據了解,該項目計劃采用熔鹽型槽式光熱發電技術,即利用熔鹽作為傳熱和儲熱介質。技術路線與意大利阿基米德太陽能公司與意大利國家電力公司ENEL于2010年建設完成的一個5MW的熔鹽型槽式光熱發電示范項目類同。金釩已與阿基米德公司和意大利國家新技術能源和環境署(ENEA) 等上述示范項目的參與方進行了相關技術合作,并將在該示范項目的基礎上進行再創新。
槽式技術的發展已有30余年的歷史,但卻并未在整體技術上有突破性進展,其最大的發展瓶頸即無法實現較高的運行溫度,系統整體效率較低。這其中面臨的最大技術難點在于:當前的真空集熱管的選擇性吸收涂層在高溫下易分解或脫落,最高運行溫度一般不能高于400℃;以導熱油作傳熱介質對溫度也有限制,高出400℃則易導致導熱油加快裂解;而要突破這一點,可選的方案是對集熱管進行技術創新,使其可以耐更高的如550℃左右的溫度,同時采用運行溫度更高的熔鹽替代導熱油作為傳熱介質。而用熔鹽做傳熱介質,熔鹽中的氯離子將對集熱管的金屬內管造成強烈腐蝕。因此還需要研發抗腐蝕的金屬材料內管,或改進熔鹽的成分,降低其腐蝕性。
意大利阿基米德太陽能公司在上述示范項目中采用了其研發生產的耐高溫的HEMS11型集熱管。雖然這個5MW的示范項目已經投運3年,但對該項目的實際運行情況卻鮮見公開報道。據業內人士對記者透露,該示范項目的實際運行情況并不樂觀,仍有不少問題需要克服。這或許也是在該項目投運3年之內,仍未見有大規模熔鹽型槽式電站進入開發計劃的主要原因。
今年的7月3日,日本Chiyoda公司和意大利阿基米德太陽能公司宣布其聯合建設的又一個熔鹽型光熱示范電站項目投運,這是一個集熱總長度600米的標準回路示范系統,配置儲熱5小時。這也從側面證明,阿基米德太陽能仍在對其熔鹽型槽式技術進行驗證。
如若金釩阿克塞50MW光熱發電項目如預期一樣,采用熔鹽傳熱儲熱技術建成投運,將成為全球首個商業化運行的大規模熔鹽型槽式光熱電站,這也將成為槽式光熱發電技術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知情人士透露,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于7月7日在京組織召開了《金釩能源甘肅阿克塞太陽能熱發電項目安全預評價報告》審查會。
深圳市金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中廣核工程設計有限公司和中國水電顧問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甘肅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等單位代表及會議特邀專家參加會議。建設單位就項目前期準備情況做了介紹,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匯報了《預評價報告》的編制情況,會議同意《預評價報告》通過評審,并對《預評價報告》需進一步補充和完善的內容提出了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