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懸!
談及備受關注的“11超日債”付息風波,ST超日董事長倪開祿用這兩個字來形容債券首次付息的艱難。這段時間,倪開祿主要在為解決公司債的問題奔波。
3月10日下午,記者在上海虹橋賓館29樓咖啡廳見到了倪開祿,倪向記者坦言:錢是從朋友那借的。
“去年覺得海外的應收賬款收回來了,付息就沒問題,但后來這些貨款還是沒有回來。”倪表示。
截至2012年9月30日,ST超日應收賬款賬面價值為33.4億元,賬齡集中在兩年以內的占總體應收賬款的比例超過99%。ST超日稱,公司應收賬款賬齡雖然較短,但由于歐洲銀行的緊縮政策,客戶電站融資遇到困難,故短期回收壓力較大。
“回收貨款、變賣電站,這里面的操作細節不像講得那樣簡單,一兩句話錢就回來了。”一位接近ST超日的權威人士向環球企業家透露,“其實里面有的已經成為壞賬,而且應收款虛頭很大。”
與青海木里煤業的重組告吹,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這個原因。
“他們通過了解,認為應收賬款和實際情況不符合。”該權威人士表示。
不過,倪開祿對此予以否認,在他看來,“這個畢竟是省里面重組的重要事項,所以需要時間來協調各個部門,我們復牌后青海這塊好多工作還沒跟進,他們還沒有給我們做盡調。”ST超日對外的口徑是暫停重組。
不過,環球企業家從多方獲悉,ST超日的流動性問題并未得到任何緩解,反而更加惡化。“銀行毫不松動,不支持不說,還繼續收息抽貸,要是資金抽干了就全完了。”前述權威人士說,“超日走到這一步,要想再爬起來沒有外來的幫助,是很難的。”
記者從權威渠道獲悉,與無錫市政府對光伏產業的高調救助相反,上海市政府對ST超日采取的態度是:市場化運作;公司自救;政府不出錢;公司自生自滅。
不過,倪開祿仍將希望放在青海,“青海在整個公司的價值占比在50%以上”。
持續“失血”
趕在3月7日付息日之前的3月2日,ST超日終于發布了付息公告,暫時捱過違約風波。不過,這8900萬并非來自公司,而是倪個人通過各種方式籌集的。
截至目前,ST超日共有4.1億左右的銀行借款逾期,有多家銀行因貸款逾期提起訴訟涉及貸款3.5億;有多家供應商因貨款清償事項提起訴訟,涉及貨款1.6億左右;其他債權人因貸款事宜提起訴訟,涉及貸款1億左右。
超日公告稱,目前公司正在與相關銀行協商展期、續貸等事項。但是,這些努力沒有收到一點成效。
“銀行肯定不會繼續幫超日了,錢進去就被扣掉。”上述權威人士說,抽貸仍在持續,展期、續貸更是不可能,尤其是聽到跟木里煤業的重組失敗之后,銀行的恐慌情緒再次蔓延。
根據上海銀企協調會的協商結果,ST超日與上海銀行界達成了付息保貸的協議,即ST超日支付利息,但是銀行確保不抽貸。
但這種做法也僅僅局限在上海地區,洛陽當地債權機構仍在對ST超日洛陽分公司進行抽貸。
“根據協議,今年6月份之前我不欠利息,但時間上不保證及時付息;6月份之后則按時付息。”倪開祿說,“現在則是青黃不接的時期。”
按照倪開祿的規劃,6月份之后資金就能釋放,“一個是客戶資金會慢慢進來,一個是賣電站,希臘電站建好了,也在談,后面才會實質性啟動。”
但正如前文權威人士所指,回收賬款與變賣電站并非易事,且都不是短期內能做到的,“有的貨款需要1到3年,甚至永遠收不回來。現在開工也是蠻困難的事情,啟動資金都拿不出來。”
“現在資金緊張,我就做代工。”倪開祿說。
ST超日洛陽分公司副總經理李杰3月11日向記者表示:“江蘇來的企業今天剛剛到,但提的代工條件非常苛刻,具體還在談。”
為降低成本,超日已經完成裁員計劃。“總共裁掉了三分之一的勞務工,留下正式工,其中一部分暫時過渡到其他公司,等以后開工再招回來。”倪開祿說。
重組受挫
雖然抗過了第一次違約風波,但違約迷霧依舊仍未消散。如果再不挽回嚴重受損的形象,危機將來得更快。
根據債券上市公告書的內容:該債券附有第3年末發行人上調票面利率選擇權和投資者回售選擇權,債券的兌付日為2017年3月7日。如投資者行使回售選擇權,則其回售部分債券的兌付日為2015年3月7日,即投資者最早兌付日為2015年3月7日。
中金公司、申銀萬國等多家券商建議投資者回避該債券。
“重組是未來的戰略核心,對象是國企、央企。”倪說,有了國企、央企背景,股東、債權人才能放心。
不過,青海省國有資產投資管理公司(下稱“青海國投”)的一紙公告讓ST超日的重組之路顯得希望渺茫。
3月1日,青海國投公告表示,已函告子公司木里煤業開發集團,根據對ST超日的初步調研,基于風險控制的原因,木里煤業關于受讓ST超日大股東股份意向,青海國投不予支持,并請木里煤業做好后續相關工作。
根據1月30日ST超日發布的股權轉讓意向書:倪開祿與倪娜擬將其持有的共計370231552股本公司股份中的部分轉讓給木里煤業,股份轉讓完成后,木里煤業所持有的公司股份比例將不低于35%,保證其在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地位。
同時,股權轉讓對價不高于ST超日2011年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3.44元溢價6%,即不高于3.65元。
2012年經營造成的虧損,倪開祿和倪娜承諾,給予木里煤業以補償,補償金額參考2012年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與2011年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的差額確定,并以倪開祿和倪娜所持有或控制的股份予以擔保。
“從溢價來看,木里煤業對我們的條件確實很苛刻,但我們也著急,如果有哪個國企或者央企來重組超日的話,就能把超日救活。”前述權威人士表示。
不過,3月1日,青海國投的一紙不支持公告,讓本來大好的形勢變得再次陰云密布,“我到現在也不知道具體什么原因,我們的年報還沒出來,可能他還不知道我們的家底。”
倪所說的家底是其在海外的電站資產,這也是被質疑最多的地方。
在倪開祿看來,重組是未來公司發展戰略的核心,“等年報出來了,到時跟木里煤業那邊可能會有確定的結果。”
“我們自己找資源,中信建投也在幫我們找資源。”倪開祿向記者表示。
被倪開祿寄予厚望的還有青海的資產。
2012年11月底,ST超日拋出了收購青海錦國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錦國興”) 的公告。目前,ST超日以6000萬的出資額持股60%。“我們還要加大投入,甚至將其變為全資子公司。”倪開祿說。
錦國興的主營業務跟ST超日一樣,為光伏發電設備及部件研發、制造等。在行業寒冬的情勢下擴張,正是因為錦國興得到了青海省分配的200兆瓦指標。
“我們做的就是要約轉讓,用我們的產品來做電站,指標就是電站的指標,我指標可以給你,但是要用我的產品來做電站。”倪開祿說,“此次我們不做電站,只做產品。”
但目前200兆瓦的指標能否救超日,仍存在很大懸疑。
按照規劃,該項目要在4月中旬投產,但目前青海那邊只有三棟空廠房,水、電、氣、路都沒有。
“所以這次我擔任(錦國興)董事長和總經理親自坐鎮,親自指揮員工,搶時間、搶項目,先把組建做起來。”倪熱血高漲,他把這比作一次大會戰。
投入方面,一部分是ST超日原有設備的轉移;一部分來自錦國興;還有就是ST超日再增資一點。
不過也是困難重重,“本來想把洛陽的一些設備搬過去,但是搬不走。”李杰說。
其實倪開祿或另有打算,在他看來,進入青海也是為了推進與木里煤業的重組,“他們對我們不信任,如果我項目放那了,或許他們就放心了”。
超日事發之后,上海市政府并未提供實質性的幫助,環球企業家從權威渠道獲得上海市政府對于超日危機的態度是:市場化運作,政府不出錢。
這或許跟上海的產業結構有關系,“我們上海光伏行業沒成氣候,沒有群體,要自救只得靠自己。”倪開祿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