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多方了解到,本月底,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金太陽示范項目即將正式啟動,建設規模為10MW,將成為我市有史以來光伏發電應用最大的工程。去年,光伏行業大面積虧損,我市新能源產業發展路在何方?業內人士認為,這項工程格外引人關注。
揚州光伏向“屋頂”要出路
據悉,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新光源會所50KW太陽能示范電站是全國政府機關第一個應用項目。此外,2009年以來,我市有6個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示范項目進入國家首批“太陽能屋頂計劃”,總裝機容量為4.61MW。
昨日,市建設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6個項目至今運作良好,在滿足大樓自我發電供應的同時,節省了一大筆電費開支,但多余的電量不能上網賣給國家。他認為,一旦實現了自家的屋頂“會賺錢”,將極大地刺激太陽能屋頂建設,國內光伏發電擴容的大門也將隨之打開。
今年2月27日,國家電網發布《關于做好分布式電源并網服務工作的意見》,明確將無條件吸納光伏發電并網,由此解決了國內分布式電站發展中的最大障礙,在自家屋頂建電站,不僅可以“自給自足”,富余電量還能賣給國家電網。
對此,市科技局局長楊蓉表示,“充分抓住國家推動分布式電站發展機遇,鼓勵家庭、社區和企事業單位安裝使用光伏發電,推進我市光伏電站建設,對于提振我市光伏行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最大“太陽能屋頂”月底開工
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月底即將開工的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金太陽示范項目格外引人注目。
“項目建設規模為10MW,是我市有史以來光伏發電應用最大的工程。”承建這一項目的我市中旭太陽能發電有限公司王總介紹說。
據悉,該項目利用市開發區建筑屋頂建設光伏發電項目,涉及屋頂面積為14萬平方米左右。王總說,“屋頂面積已全部協商到位,目前正在進行屋頂設計和項目驗證,本月底全面開工,預計最快可在6月份建成發電。”
按照揚州日照條件,1兆瓦平均每天發電3000多度計算,這個10兆瓦屋頂電站每年將可以產生1100萬—1200萬度電,減排二氧化碳8221.7噸,減少燃煤消耗量3080.6噸。
王總透露,該項目總投資約1.1億元,由于列入國家“2012太陽能示范項目目錄”,國家補助一半的資金,這個屋頂電站的電價將比日常平均工業電價還要低,僅為七折左右,“平均1兆瓦年用電節省的差價為35萬—40萬元。”
對于中旭公司來說,通過收取企業的電費,預計10年將回收投資成本,此后的回報就是純收益,“如果產生多余的電量還可賣給電網公司。”
爭創國家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區
“我們更加關心的是,這1.1億元投資,如果多晶硅、光伏電池組件、逆變器等設備全部采用揚州本地的產品,對于我市太陽能產業鏈將會產生多少銷售?”市經信委經濟運行處處長陳亮認為,我市光伏產業鏈完整,產品具有競爭力,關鍵是要找到市場需求,找到了,就有了持續健康發展的保障。
盡管我市土地資源相對緊缺,但利用現有資源發展光伏發電的潛力較大。去年底,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對邗江、廣陵、江都以及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進行調查。
據不完全統計,上述地區可推廣應用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屋頂面積為239.8萬平方米,魚塘、灘涂面積是10666萬平方米。初步估算,在現行電價體系下具備開發總容量187MW的太陽能電站。
“按目前10元/瓦的投資成本測算,需投資18.7億元。若全部使用揚州本地產品,可拉動全市新能源產業鏈銷售近100億元。”市科技局、市發改委、市經信委三方聯合報告的“關于分布式光伏儲能發電技術在我市推廣應用推進方案”中如是闡述。
新增100億元新能源產業鏈銷售是什么概念?
“2011年全市新能源產業實現產值為323億元,僅此,將能產生30%以上的增長。”陳亮表示。
記者了解到,針對上述調研,市發改委已經編寫了有關方案,計劃用三年的時間建設這187MW的光伏發電項目,國家能源局將在近期進行評審。“一旦成功,揚州將有望成為國家首批分布式發電規模化應用示范區。”
而眼下,一個即將看得見的變化是:市開發區14萬平方米的太陽能屋頂將大面積興建,率先開工的將是出口加工區2萬多平方米屋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