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國務院出臺《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國發〔2011〕32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標志著中原經濟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中原經濟區是以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明確的重點開發區域為基礎、中原城市群為支撐、涵蓋河南全省、延及周邊地區的經濟區域,在全國改革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為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重大戰略決策,國家電監會日前發布了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的實施意見(電監政法〔2012〕51號,以下簡稱《實施意見》),要求河南省進一步創新和完善電力監管機制和方式,使電力監管更好地服務中原經濟區建設。
“三化”堅強電力支撐
《指導意見》提出,要發展壯大優勢主導產業,建設現代裝備制造基地,嚴格控制冶金行業總量擴張,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產業集聚發展,建設一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等,這需要河南省進一步提高能源保障水平。《指導意見》還要求要優化能源結構和布局,提高開發利用效率,建立安全、高效、清潔的能源保障體系。包括推進煤炭資源整合和兼并重組,培育大型煤炭企業集團,建設全國重要的煤炭生產基地;結合工業園區和城市發展規劃,重點建設熱電聯產項目,根據煤炭生產供應情況,規劃建設大型坑口、路口等骨干電源;規劃建設外電入豫通道,加快智能電網建設;積極發展生物質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等。
對此,《實施意見》指出,要大力支持河南省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建設,保障電力可靠供應。結合工業園區和城市發展規劃,配合有關部門推動建設熱電聯產項目,根據煤炭生產供應情況,促進規劃建設大型坑口、路口等骨干電源;督促河南電力企業加快國家已核準項目的續建和開工,支持“疆電入豫”電源項目建設,支持電網建設,提高電網運行效率,配合有關部門協助河南落實“十二五”千億元電網建設工程,支持“外電入豫”輸變電項目建設,加快智能電網建設步伐,提高電網優化配置電力資源的能力,科學合理核定“外電入豫”輸電價格;支持新能源建設,依托國家推進河南“國家生物質能示范區”建設,支持秸稈發電、風電、垃圾發電、沼氣、余熱發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電源項目建設。
“同時,我們將采取有效監管措施有限保障產業集聚區建設電力需求,推進新型工業化。督促電網企業做好產業集聚區電網建設規劃,建設產業集聚區專用供電設施,落實電力項目建設資金,加快集聚區配電工程投產。支持躉售縣產業集聚區內符合條件的企業實施直供電價。積極支持、培育與新能源相關的戰略性新型產業。”河南電監辦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
根據《指導意見》中推進新型城鎮化和新型農業現代化的要求,《實施意見》還提出要督促電網企業加快城市新區電力工程建設,加快老城區配電網升級改造和政府保障性住房供電與服務工作,保障河南糧食生產核心和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用電需求,支持河南農村電網建設,協調國家有關部門增加河南農網建設投資規模和資本金比例,確保電力設施與新型農村社區同步建設、同步投運。
推進電力發展方式轉變
《實施意見》中明確表示,鼓勵河南先行先試,積極開展大用戶直購電試點。加大推進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試點的工作力度,推動有關部門盡快出臺獨立的輸配電價。同時,加強電力市場準入監管,積極培育電力市場主體,促進市場有序競爭,加大跨省區電能交易,促進地區間電力平衡。在建立完善公開、公平、公正的電力市場交易機制基礎上,加強河南跨省區電能交易余缺調劑,有效引入南方水電等清潔能源,鼓勵和支持高效大容量機組積極開拓省外電力市場,擴大河南外送電能交易規模。同時加強電力調度交易監管,切實履行合同義務,規范市場運行秩序,努力營造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
“電力企業之間根據市場需求進行電能交易,跨區跨省之間通過交易實現電量余缺調劑和水火互補,滿足高峰時期電量供應,發電企業之間通過電量轉移實現電量優化和綜合效益提高。”上述河南電監辦人士向記者表示,“大用戶直購試點打破了電網獨家賣電局面,用戶選擇權放開。開放終端消費用戶選擇權是市場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市場改革的關鍵指標。電力市場建設最終是要讓廣大的電力用戶享受到質優價廉的電力商品。”
同時,國家電監會將進一步督促電力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全面有效落實國家節能減排方針、政策,發揮電力行業主力軍作用,降低污染物排放,實施節能、環保、經濟調度,促進可再生能源持續發展;繼續加大關停小機組監管力度,加強電廠脫硫設施運行狀況監管,督促電廠加大脫硝設施改造進度;積極推進“以大代小”發電權交易,優化發電機組電量合同,促進高效、環保火電機組替代低效、高污染機組發電,提高大容量機組發電利用率;監督電力企業降低發電煤耗、廠用電率和電網線損率,監督電網企業全額收購河南可再生能源發電,全力支持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就地開發,就地使用,就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