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度光伏組件制造商Integrated Batteries India(IB Solar)宣布,將投資300億印度盧比(約合24.3億人民幣)在北方邦杰瓦爾建設一座4GW TOPCon太陽能電池和組件制造廠。
這一被稱為“超大型項目”的投資不僅將減少印度對進口太陽能產品的依賴,還將創造大量本地就業機會,助力印度實現2032年900GW綠色能源的國家目標。
亞穆納高速公路工業發展局(YEIDA)已正式批準在亞穆納高速公路沿線的諾伊達國際機場附近為該工廠分配25英畝的土地。該工廠預計將于2027年投入使用。
新工廠緊鄰即將投用的諾伊達國際機場且地處亞穆納高速公路沿線,可充分依托交通網絡優勢,在原材料運輸、成品配送等物流環節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在技術路線上,IB Solar新工廠選擇TOPCon技術路線符合全球太陽能技術發展趨勢。2023年全球N型高效產品占比約25%,而2024年N型產品市占比預計將提升至接近80%,其中TOPCon占據70%的市場份額。
TOPCon作為當前主要技術路線,仍具有降本提效空間。在印度市場,一線企業皆有TOPCon電池或模組的產品規劃,但二三線小廠普遍不愿意輕易做產線升級投資。
IB Solar投資TOPCon技術的決定表明公司致力于保持技術競爭力,生產高效太陽能產品以滿足國內外市場需求。
公開資料顯示,IB Solar總部位于德里,是印度可再生能源領域的重要參與者。公司目前在北方邦運營著一家制造工廠,太陽能組件產能超過700MW,生產高效的單晶PERC和雙面組件。
從2015年最初的25MW生產線發展到近年來的500MW,IB Solar展現了穩定的增長軌跡。公司計劃將產能提高到5GW的太陽能組件和1GW的太陽能電池。
從市場來看,這一發展歷程反映了印度太陽能產業的整體進步。據全球能源智庫Ember數據,2020-2025年間,印度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翻倍,使印度一躍成為全球第三大可再生能源發電國。
印度是全球五大太陽能市場之一。根據《國家能源計劃》NEP 2023,印度計劃在2026-2027年間實現186GW的太陽能累計裝機容量,并在2032年累計達到365GW的裝機規模。
然而,印度太陽能產業仍面臨重大挑戰。2023年,印度太陽能組件產能約80吉瓦,而中國則超800吉瓦,是印度的10倍以上。
印度太陽能電池板原料和組件高度依賴從中國進口。中國掌控90%以上太陽能多晶硅供應鏈,印度雖擴大組件產能,仍依賴從中國進口電池和硅片。
為突破這一瓶頸,印度政府一方面對本土太陽能電池生產提供高額補貼,另一方面限制在大型可再生能源項目中使用外國產品,試圖以保護主義催生本土供應鏈。
從政策上來看,IB Solar的投資符合北方邦將諾伊達-杰瓦爾地區定位為工業和可再生能源中心的戰略。當地政府利用即將建成的國際機場吸引大型制造業和清潔能源項目。
北方邦正積極推進“吸引大規模投資”計劃,致力于將諾伊達-杰瓦爾地區打造為大型工業及可再生能源樞紐。隨著諾伊達國際機場建設的逐步推進,當地政府期望以交通樞紐為核心,帶動周邊區域成為制造業、基礎設施建設及清潔能源項目的集聚地。
印度政府通過本土生產激勵計劃(PLI)為制造商進入產業鏈提供補貼支援。同時,政府也施行ALMM清單、針對中國電池及模組的反傾銷調查,以及輔材料的進口關稅等限制措施,以保護本土制造業。
IB Solar此時布局本土電池制造,此舉契合其國內政策導向,既能抓住政策紅利,又能提前搶占本土市場的先機。
作者: 來源: OFweek太陽能光伏網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