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國家能源局南方監管局,海南省發改委聯合發布關于提升海南省新能源和新型并網主體涉網安全能力的通知。
通知明確涉網安全管理范圍。應納入涉網安全管理范圍的并網主體包括海上風電、陸上風電、集中式光伏、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等全部新能源,以及新型儲能、虛擬電廠等全部新型并網主體。電力調度機構應根據國家標準及行業標準等規定要求,分類提出涉網安全管理要求,將必須管的管到位。納入涉網安全管理范圍的并網主體均應服從調度統一指揮,按照電力調度機構有關要求加強涉網安全管理。
詳情如下:
國家能源局南方監管局 海南省發展和改革
委員會
關于提升海南省新能源和新型并網
主體涉網安全能力的通知
各市、縣發展改革委,各有關電力企業、各有關并網主體:
為貫徹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 國家能源局關于加強新形勢
下電力系統穩定工作的指導意見》(發改能源〔2023〕1294號)、
《國家能源局關于提升新能源和新型并網主體涉網安全能力 服
務新型電力系統高質量發展的通知》(國能發安全〔2024〕79
號)要求,進一步提升海南省新能源和新型并網主體涉網安全能力,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準確把握涉網安全管理工作的總體要求
(一)高度重視涉網安全管理工作。各市縣發展改革委、各
電力企業、各并網主體要根據國家能源局有關要求和工作部署,
緊扣新形勢下能源轉型和電力保供目標,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
感,創新安全管理模式,有效管控安全風險,堅決防范并網安全
事故發生。
(二)明確涉網安全管理范圍。應納入涉網安全管理范圍的
并網主體包括海上風電、陸上風電、集中式光伏、分布式光伏、
分散式風電等全部新能源,以及新型儲能、虛擬電廠等全部新型
并網主體。電力調度機構應根據國家標準及行業標準等規定要
求,分類提出涉網安全管理要求,將必須管的管到位。納入涉網
安全管理范圍的并網主體均應服從調度統一指揮,按照電力調度
機構有關要求加強涉網安全管理。并網主體涉網設備包括但不限
于風力發電機、光伏逆變器、儲能變流器、靜止無功補償器
(SVC)、靜止無功發生器(SVG)、調相機等一次系統設備,
自動發電控制(AGC)、自動電壓控制(AVC)、有功及無功
控制系統、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相量測量裝置(PMU)
及通信、自動化及網絡安全設備等與涉網安全相關的二次系統設
備。
(三)壓實各方涉網安全管理責任。電力調度機構要加強對
納入涉網安全管理范圍的新能源和新型并網主體的統一調度管 理,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做好涉網二次系統和監控系
統的技術監督工作,進一步深化對新能源大規模接入下的新型電
力系統安全穩定問題認識,建立并完善適配新型電力系統發展的
調度控制體系,強化電網安全風險辨識,合理提出相關管控舉措
和治理任務并督促有關單位執行。電網企業要加強電網安全風險
管控,為并網主體安全并網提供保障。納入涉網安全管理范圍的
新能源和新型并網主體的業主(單位)要嚴格履行主體責任,接
受電力調度機構統一調度,執行涉網安全管理規章制度,落實電
力調度機構下達的相關涉網安全管理要求,滿足系統安全穩定運
行需要,確保資金投入并建立長效運維機制。
二、切實提升涉網安全性能
(四)優化涉網管理服務。電力調度機構要加強對并網主體
的專業培訓,幫助并網主體提升技術人員專業水平和工作能力。
前置參與并網主體接入系統審查等設計、建設過程,暢通溝通渠
道,及時指導并網主體解決遇到的涉網技術問題。并網前,電力
調度機構要嚴格審核納入涉網安全管理范圍內的并網主體提供
的涉網性能型式試驗報告,報告應由具備CNAS/CMA資質(中
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認可或中國計量認證)或同等資質能
力的第三方機構出具,審核同意后方可并網;并網后,電力調度
機構要強化運行過程中的涉網性能評估,及時提出改進要求,確
保涉網性能穩定。
(五)推動并網主體友好并網。新能源和新型并網主體應滿
足《電力系統安全穩定導則》(GB38755)、《電網運行準則》
(GB/T31464)、《電力系統網源協調技術導則》(GB/T40594)、
《光伏發電站接入電力系統技術規定》(GB/T19964)、《風電
場接入電力系統技術規定 第1部分:陸上風電》(GB/T19963.1)
和《風電場接入電力系統技術規定 第2部分:海上風電》(GB/T
19963.2)、《電化學儲能電站接入電網技術規定》(GB/T36547)、
《分布式電源并網技術要求》(GB/T33593)、《光伏發電系統
接入配電網技術規定》(GB/T29319)等相關的國家標準及行業
標準等規定要求,滿足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對新能源和新型并網主
體的涉網性能要求。新能源和新型并網主體的業主(單位)按要
求組織實施工程項目建設,必須保證繼電保護、安全穩定控制裝
置、通信設備等二次系統配置符合要求,避免“帶病入網”。其中,
遠端匯集(大基地等)的集中式新能源應具備快速調壓、抑制寬
頻振蕩等支撐能力,必要時配置調相機等裝置,防止大規模脫網。
(六)推進技術創新與涉網技術標準制修訂。積極開展新能
源和新型并網主體涉網技術的研究驗證及推廣應用,提升其安全
替代能力。推進新技術、新設備的并網標準制修訂工作,逐步構
建與新型電力系統發展相適應的涉網安全性能。
三、加強涉網參數管理
(七)規范涉網參數管理流程。電力調度機構要加強對納入 涉網安全管理范圍的并網主體涉網參數的統一管理。并網主體涉
網安全相關設備的控制邏輯和參數、涉網保護定值等不得擅自調
整,關鍵技術參數的升級或改造相關方案應經充分論證并提交電
力調度機構審核同意后實施。控制邏輯或參數發生變化后,應在
規定時間內開展涉網性能復核測試,確保滿足涉網性能要求。
(八)強化建模及參數實測管理。電力調度機構要基于并網
主體實測建模,對高比例電力電子設備接入電網開展電磁暫態仿
真或機電-電磁混合仿真校核。并網主體要根據電力系統穩定計
算分析要求,開展電磁暫態和機電暫態建模及參數實測,并網前
并網主體應向電力調度機構提供并網發電設備相應型號的電磁
暫態和機電暫態模型。
(九)落實涉網參數復測要求。電力調度機構要完善并網主
體涉網參數全周期、精細化管理機制,確保電力系統穩定計算分
析結論科學準確。新能源和新型并網主體的AGC、AVC、SVG、
一次調頻等涉網參數應定期開展復測,復測周期不應超過5年,
檢測應由具備CNAS/CMA資質或同等資質能力的第三方機構開
展,試驗方案、試驗結果和試驗報告應經電力調度機構審核確認。
四、優化并網接入管理
(十)加強接入電網安全風險評估。電網企業要深入研究分
析分布式新能源接入安全風險,配合做好分布式新能源接入電網
承載力評估工作,引導分布式新能源科學布局、安全接入、高效消納。各市、縣發展改革部門在開展分布式新能源接入電網承載
力評估工作時,應充分考慮分布式新能源接入對電網安全運行的
影響。
(十一)執行并網調度協議管理。電力調度機構要堅持統一
調度、分級管理,組織納入涉網安全管理范圍的新能源和新型并
網主體簽訂并網調度協議,380/220伏電壓等級并網的分布式光
伏可通過在購售電合同中明確并網調度管理相關條款或增加相
關附件等方式實現。對于新增新能源和新型并網主體,未簽訂并
網調度協議的不予并網。對于存量新能源和新型并網主體,電網
企業要明確范圍,合理制定計劃分批次推進并網調度協議補簽或
更新工作。電力調度機構在與虛擬電廠簽訂并網調度協議時,可
根據聚合可調節資源所在電網物理電氣分區的不同,將聚合可調
節資源劃分為一個或多個虛擬電廠單元。虛擬電廠內部接入的電
源,要按照并網電源要求進行涉網安全管理,虛擬電廠整體執行
運行管理要求,不涉及涉網參數和性能管理。
(十二)強化并網接入過程管控。納入涉網安全管理范圍的
新能源和新型并網主體應組織開展并網驗收工作,確保一、二次
設備及各類系統滿足并網要求。電網企業及其電力調度機構應做
好并網主體涉網設備的配置、參數、性能、調控能力等并網條件
確認工作,條件不滿足的不得并網。并網后,各并網主體應完成
全部涉網試驗,在規定時間內將合格的試驗結果提交電力調度機 構。第三方檢測機構應按照相關規范開展涉網試驗,對涉網試驗
報告真實性負責,不得出具失實、虛假報告,各并網主體應加強
涉網試驗報告質量審核把關,嚴禁“以包代管”。對于未按時完成
相關涉網試驗或涉網試驗報告弄虛作假的,電力調度機構應按照
相關規定進行考核,優先安排其參與電網調峰,必要時按照規定
履行電網解列程序,并報告國家能源局南方監管局、海南省發展
和改革委員會及屬地發展改革部門。對于拒不配合整改的,國家
能源局南方監管局、海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將依法依規嚴肅處
理。
五、強化并網運行管理
(十三)強化容量變更管理。各市、縣發展改革委要會同電
網企業建立新能源和新型并網主體容量(包括交流側及直流側)
變更的申請、審核、測試等管理機制,電網企業要完善并網主體
停運、檢修管理流程,確保并網主體并網運行期間發電及調節能
力得到有效管控。并網主體要嚴格執行容量變更管理流程,嚴禁
私自變更容量。
(十四)加強調控能力和信息采集能力建設。納入涉網安全
管理范圍的并網主體應具備接收和執行電力調度機構控制和調
節指令的能力,滿足電網運行“可調可控”要求。并網主體應按照
電網運行“可觀可測”要求,實時上傳主要設備運行信息,包括但
不限于有功功率、無功功率、電壓、電流等遙測量和主要設備位 置、重要保護信號等遙信量,以及并網調度協議要求的其他信息。
信息上傳應至少滿足分鐘級采集要求,相關運行信息和調度控制
功能應接入調度系統,通信方式、通信協議應滿足電力調度機構
要求。發生影響電網穩定、設備安全、電能質量的電力系統異常
情況或其他電力調度機構基于電網安全運行考慮需要調控的情
況,新能源和新型并網主體應配合電力調度機構開展控制和調
節。
(十五)強化虛擬電廠運行管理。虛擬電廠應按月向電力調
度機構提交可調節資源清單和變更申請,月內原則上不得隨意變
換可調節資源及其容量,確需調整的,應在調整前向電力調度機
構提交變更申請,電力調度機構應認真審核并做好調節能力動態
認定工作。虛擬電廠開展實時運行監測,實時掌握聚合可調節資
源的運行狀態,自動接收、嚴格執行參與市場的出清結果,并及
時向市場運營機構自動報送執行情況,嚴禁私自篡改各類數據。
(十六)強化網絡安全管理。并網主體要嚴格執行網絡安全
相關法律法規、國家標準及行業標準要求,優化電力監控系統網
絡安全防護體系,強化供應鏈安全管控,禁止擅自設置或預留任
何外部控制接口。采用云平臺等互聯網技術進行監測的新能源和
新型并網主體,應當按照法規、標準,安裝網絡安全監測、隔離
裝置等網絡安全設施,并向相應電力調度機構備案。虛擬電廠的
技術支撐系統(或平臺)的涉控功能的網絡安全防護應當嚴格落實《電力監控系統安全防護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
改革委員會2024年第27號令)要求。
(十七)強化通信運行管理。接入電力通信網的新能源和新
型并網主體通信設備的運行條件應符合電力通信網運行要求,并
由專人維護,通信設備應納入電力通信網管系統統一管理,并嚴
格執行通信調度運行檢修管理要求。涉網主體通信設備發生故障
造成線路保護裝置、安全自動裝置、自動化裝置通信通道中斷的,
應立即匯報并配合做好故障處理,保障通信網正常運行。上送至
電力調度機構的信息應完整、齊全、準確,通訊鏈路應可靠穩定。
六、組織開展存量項目涉網性能改造
(十八)確定存量改造范圍。以2025年8月1日為節點,8
月1日及以后投產的新能源和新型并網主體視為增量項目,并網
前應滿足涉網安全管理要求;8月1日以前投產的新能源和新型
并網主體視為存量項目,對暫不滿足涉網安全管理要求的存量項
目,應分級分類有序推進整改。存量項目的改造以保電力系統安
全為導向。對于存量集中式新能源和新型并網主體,應結合項目
投產時間、電壓等級等實際情況分類管理,全量納入改造范圍。
對于存量分布式新能源項目按以下三類實施改造管控:第一類為
電壓等級10千伏及以上中壓分布式新能源,第二類為容量400
千瓦及以上且電壓等級10千伏以下的低壓分布式新能源,第三
類為容量400千瓦以下的除自然人以外的低壓分布式新能源。其 他存量分布式新能源后續根據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需要,由海
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提出改造需求報國家能源局南方監管局、海
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后實施。
(十九)制定存量改造計劃。電壓等級220千伏及以上集中
式新能源項目2026年底前完成改造,電壓等級220千伏以下集
中式新能源項目2027年底前完成改造,電壓等級10千伏及以上
分布式新能源2026年底前完成改造,容量400千瓦及以上且電
壓等級10千伏以下的低壓分布式新能源2027年底前完成改造,
容量400千瓦以下的除自然人以外的低壓分布式新能源在2027
年底前基本完成改造。電網企業梳理納入涉網安全管理范圍但不
滿足涉網安全管理要求的新能源和新型并網主體,核查確認存量
新能源涉網安全改造清單,并報屬地發展改革部門,海南電網有
限責任公司匯總后于2025年8月31日前報送國家能源局南方監
管局、海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海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制定實
施方案,電網企業在各市、縣發展改革部門指導下綜合考量并網
時間、并網電壓等級以及對電網影響程度等因素科學制定涉網改
造計劃及工作方案,督促并網主體加快改造。電力調度機構要提
升服務意識,充分發揮涉網安全技術監督作用,指導各并網主體
穩步推進涉網性能改造工作。各并網主體根據涉網性能改造任務
倒排工期,明確責任人員及時間節點,穩步推進相關工作,確保
按時按質完成相關改造任務。
(二十)強化改造過程管控。各市、縣發展改革部門應積極
對接電網企業,建立涉網改造清單及計劃臺賬動態更新機制,定
期梳理改造進度,協調處理改造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持續
推動不滿足涉網安全管理要求的存量新能源完成涉網安全改造。
海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每季度將有關情況報國家能源局南方監
管局、海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電網企業及其電力調度機構要
督促并網主體按計劃完成改造,對于整改工作推進不力的并網主
體,應依據相關規定對其進行考核,優先安排其參與電網調峰,
必要時履行電網解列程序,并報國家能源局南方監管局、海南省
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及所在市、縣發展改革部門。
七、營造安全發展環境
(二十一)健全監督管理機制。國家能源局南方監管局、海
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將加強涉網安全監督管理,健全監督管理
協調機制,強化齊抓共管,定期組織對電網企業及其電力調度機
構、并網主體開展監督檢查,如發現存在違法違規行為,將按規
定嚴肅處理。電力調度機構應加強并網主體涉網安全管理,在發
生涉及新能源和新型并網主體的涉網安全事件時,應要求并指導
新能源和新型并網主體開展事件分析,對存在安全隱患的并網主
體下達限期整改要求,應加強新能源和新型并網主體運行管理,
對于并網主體為規避電力調度機構調控而采取破壞通信設備設
施等的行為,要嚴肅調度紀律并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考核,必要時 按照規定履行電網解列程序,并報告國家能源局南方監管局、海
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及所在市、縣發展改革部門。
(二十二)加強宣傳引導工作。各市、縣發展改革部門要結
合項目審批、備案等工作,加強對有關政策的宣傳和解讀。各級
電網企業、電力調度機構要切實提升服務意識,組織對相關新能
源和新型并網主體開展培訓宣貫,提升并網主體對涉網安全工作
的認識,推動全行業強化安全共治意識,凝聚安全發展共識,營
造有利于并網主體發展的安全環境。
國家能源局南方監管局 海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25 年7月28日
作者: 來源:海南省發改委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