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發布《內蒙古自治區綠氫管道建設發展規劃》。《規劃》指出,內蒙古自治區風光資源豐富,可再生能源制氫潛力較大,輸氫管道是銜接氫能規模化開發與消納協調發展的關鍵環節,是綠氫基礎設施及相關沿線場站、存儲調峰設施、接卸設施的重要連接網絡。大力建設綠氫管道對推動自治區綠氫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自治區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規劃》指出,本規劃中所稱綠氫是指由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造的氫產品。內蒙古自治區新能源資源量大質優,率先建成萬噸級光伏制氫項目。自治區土地遼闊,坐擁我國四大沙漠、五大風區,全區風電技術可開發容量、太陽能技術可開發容量均位居全國前列。自治區風電開發度電成本約0.15—0.2元/kWh,光伏度電成本約0.2—0.25元/kWh,具備綠氫產業大規模發展的優質資源基礎。
《規劃》就發展目標明確,統籌考慮區內和區外“兩個綠氫消費市場”,近期重點開展輸氫管道建設試點項目,推進已達成供用氫協議的輸氫管道建設;中期重點推進綠氫輸送主線管道、支干線管道建設,基本建成區內輸氫管網主體框架,烏蘭察布至京津冀等外送管道投入運營;遠期全面建成由綠氫輸送主線管道、支干線管道、支線管道、外送管道道組成的綠氫管網。結合主線建設進度,適時在主線管道上建設增壓站。各盟市根據綠氫資源市場和消納市場發展情況,規劃綠氫輸送支線管道發展目標,按年度確定具體實施的綠氫輸送支線管道項目。
作者: 來源:太陽能發電網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