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寧東能源化工基地,電氫耦合系統設備調試如火如荼。
不久之后,由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風光火氫大型能源基地源網荷運行優化與協調控制技術實驗室技術團隊研究設計的“電氫耦合系統”將從圖紙變為現實,該系統實現了電解水制氫氣、氫氣發電,為提升寧夏風能、光能消納水平再添智慧和動能。
2022年底,由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申報的風光火氫大型能源基地源網荷運行優化與協調控制技術實驗室獲批,這也是國家電網系統內唯一的氫能領域實驗室。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組建了20人的科技攻關團隊,歷時一年半完成了電氫耦合系統理論仿真及設計圖紙,為建立實物型電氫耦合系統提供了技術支撐,也為電制氫系統參與電網調節、促進寧夏新能源利用開辟了新途徑。
每時每刻,寧夏虛擬電廠運營管理平臺上都顯示著全區所有用電用戶主動參與電網調節的實時信息。如今,這項由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組織科技力量進行攻關取得的成果,已成為寧夏新能源消納的一支新生力量。
虛擬電廠并非傳統意義上的發電廠,而是一種智慧能源系統,將相對分散的儲能、樓宇空調、電動汽車等可調節負荷進行集成調控,形成一個沒有實體的特殊電廠,并通過引入市場化機制,當新能源總發電量大于用電總負荷時,通過虛擬電廠技術引導用戶多用電,減少“棄風、棄光”,提升新能源消納水平。
2022年舉行的自治區能源保供專題會議上,國網寧夏電力負責人專題匯報虛擬電廠對推動寧夏能源轉型、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電力保供等的重要意義,獲得自治區政府充分認可,要求國網寧夏電力加快虛擬電廠系統建設,有效提升電網調節能力。在各方力量鼎力支持下,國網寧夏電科院組織力量高起點開展寧夏虛擬電廠頂層設計、攻關。
2023年9月,寧夏虛擬電廠正式上線,其管理平臺面向全區所有虛擬電廠提供數據報送、申報代理等公共服務,實現對虛擬電廠的統一注冊、統一管理和統一調用;聚合運營系統具備資源聚合調控、運營管理、市場交易等功能,支撐參與虛擬電廠需求響應、輔助服務和電能量等多類型市場獲益。
虛擬電廠打通了發電、電網、用戶三方彼此間的信息堵點。信息透明化、公開化,新能源電力的使用者變身新能源消納的參與者、貢獻者、電網安全可靠運行的維護者。
數據顯示,目前,寧夏虛擬電廠可增加系統調節能力226.97萬千瓦,相當于3臺600兆瓦火電機組或10座200兆瓦的儲能電站。
今年,寧夏虛擬電廠調節能力超前完成年初預設目標,已突破220萬千瓦,輔助服務市場和需求響應電量1.87億千瓦時,促進新能源消納1.1億千瓦時,等效節約標煤3.7萬噸。2025年,調節能力預計突破400萬千瓦,輔助服務市場和需求響應電量2.7億千瓦時,促進新能源消納1.9億千瓦時,等效節約標煤6.5萬噸。
寧夏虛擬電廠結合寧夏特點,實施技術創新,打造了虛擬電廠建設運營的“寧夏模式”,入選國家電網公司“源網荷儲互動”百佳示范工程和“源網荷儲”示范工程重點培育項目。
作為國家首個新能源綜合示范區,寧夏搶抓機遇,新能源產業發展高歌猛進。截至2024年4月,寧夏新能源裝機容量達3754萬千瓦,新能源裝機占各類電源總裝機比例增至55.4%,新能源消納能力居全國前列!笆奈濉逼陂g,寧夏新能源裝機容量預計將超過5500萬千瓦,占比超過60%,寧夏新能源發展將邁上新臺階。
寧夏大電網全數字實時仿真、新能源并網評價、虛擬電廠運營管理以及電氫耦合系統仿真四大平臺,構建起寧夏電網高精度仿真中心、能源大數據應用中心、高端人才培養高地和電力科技創新中心。一項項新技術不僅為寧夏新能源消納、直流外送、安全運行以及關鍵技術攻關提供多場景的技術支撐,也為寧夏電力行業聯合創新、技術交流以及人才培養提供了高水平的技術平臺。
大道不孤,眾行致遠。寧夏正聚合各種人才、資源和要素繼續努力拼搏前行,為新能源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寧夏方案、貢獻寧夏智慧。
作者: 魯延宏 來源:寧夏日報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