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光伏行業增長勢頭強勁,制造端產量、產值均創歷史新高。在光伏行業高速增長的背景下,隆基綠能持續自主創新研發,2023年年末, 創造單結晶硅太陽能電池效率的最新世界紀錄。
成績單背后,體現了中國光伏企業怎樣的競爭優勢?進入2024年,光伏行業又面臨著哪些挑戰和機遇?記者對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鐘寶申進行了專訪。

中國是光伏第一生產大國,為全球提供了80%以上的光伏組件,占據了全球光伏市場的絕對主導地位。 “一騎絕塵”的光伏產業在保持高速增長十余年后,在去年開始呈現出了“量增價減”“產能過剩”等態勢。
總臺央視記者 喬楠: 今年會是行業大浪淘沙的一年嗎? 隆基如何破局?
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鐘寶申: 大 浪淘沙是必然的,我們也一直堅持 “寬研窄投 ”的理念,過去五年,隆基在研發的投入超過180億元。全球最關注的兩項太陽能的技術路線,一個是晶硅的太陽能技術路線,另一個是晶硅和鈣鈦礦疊成的技術路線。
科技創新是突破,讓光伏產品從單純的出口走向產能落地則是破局 。鐘寶申說,推動光伏產業鏈的全球化落地,企業出海建廠、服務當地成為必然。
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鐘寶申: 一方面是從中國制造服務全球,另一方面我們也開始做當地制造,服務當 地。 我們在 美國的合資工廠,今年 年初已經開始投入使用, 目前 是美國最大的組件廠。
在隆基綠能陜西西安的總部園區里,鐘寶申為記者展示了各種顏色的光伏組件和建筑的一體化應用,他說這里有會發電的寫字樓、會發電的屋頂、光伏停車位等,只要有陽光灑下來,它們就會源源不斷地產生清潔的電力,光伏建筑一體化也將成為光伏裝機下一個最有潛力的應用場景。
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鐘寶申: 未來,我覺得每一個建筑都會發電。按照現在這個光照條件,一個標準的一層工業廠房,建的屋頂的BIPV(光伏建筑一體化)產品,可以在15年時間內把蓋這棟樓的錢收回來。 比如,西安的光照時長1平方米一年大概會發240度電,北京的光照時長1平方米一年大概發280度電。屋頂如果有10平方米,一年可以發2800度電,所以發的電量非常可觀。
去年隆基綠能為重新“披掛亮相”的北京新工體和海南博鰲亞洲論壇永久會址換上了光伏“新皮膚”,一塊塊光伏組件產品成為這些地標建筑的“新外衣”,接續不斷地提供重要的綠電供應和保障。
展望2024年,鐘寶申表示綠氫是全球深度脫碳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過去幾年,隆基綠能在綠氫方面也進行了大量的投入。
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鐘寶申: 我們的制氫效率,在全球處在非常領先的位置。我們認為未來綠氫有廣闊的前景,隆基2024年會重點在這個方向上加大投入,加大調整力度。 2024年,全球光伏行業進入了非常激烈的高強度的競爭狀態,我們希望能夠走出一條差異化的道路。中國企業有能力在新興領域給全球的經濟注入活力,中國企業的創新力、創造力和拼搏精神都是非常了不起的。
作者: 來源:央視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