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光伏設備產業鏈上,“技術路線”成為年度關鍵詞之一,尤其在電池、組件環節,隆基綠能(SH:601012)官宣押寶BC技術路線后,三大N型電池技術路線之爭(分別為TOPCon路線、BC路線和HJT路線)愈演愈烈;硅片環節,持續了近四年的中版型“尺寸之爭”以矩形硅片的勝利告終,但新擴產項目中又有不少新技術冒頭,下一輪“卡位戰”或許也在醞釀之中。
鈦媒體App在年終復盤、展望中研判“技術將在光伏產業今后的發展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各大龍頭、廠商對不同技術路線的選擇、產品研發創新的進度、對差異化需求的發掘和滿足都將對企業存續和行業發展產生顯著影響”。
而就在元旦假期前后,上游硅料環節也有龍頭企業也公布了在技術路線方面的最新決議和觀點,引發行業高度關注。
協鑫科技:徹底退出棒狀硅領域,專注于顆粒硅技術
2023年12月29日晚,光伏硅料龍頭協鑫科技(HK:03800)發布公告,披露集團的一家聯營公司新疆戈恩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有關分派股息和資本削減的董事會決議。
根據公告,新疆戈恩斯擬分兩批向股東江蘇中能、TCL共分派76.1億余元人民幣的股息,同時,新疆戈恩斯將削減11.27億元的注冊資本(約占該公司現有注冊資本的65.5%),并與江蘇中能、徐州基金及TCL訂立一份資本削減協議,根據協議,削減資本中的6.62億余元將自江蘇中能擁有的注冊資本中削減,其余4.64億余元將自TCL擁有的注冊資本中削減。
交易完成后,協鑫科技預計將收回人民幣54.66億元,而此交易造成的39.74億元賬面凈資產損失,多數將記為商譽減值。
鈦媒體App梳理相關資料得知,新疆戈恩斯成立于2016年,是協鑫科技的控股子公司,主要從事多晶硅的生產、銷售業務,截至2022年底,該公司及附屬公司的綜合凈資產約為144.1億元人民幣,2022年實現稅后凈利潤793萬余元。
在公告發布前,新疆戈恩斯擁有的6萬噸多晶硅棒狀硅料產能是協鑫科技旗下最后一部分棒狀硅產能,完成此次股權出售,就意味著協鑫科技完成了一年前的承諾,徹底、全面地放棄了棒狀硅路線。
在公告中,協鑫科技對交易的意義和理由也解釋得很清楚。根據協鑫科技的說法,完成這項交易的意義在于,整個協鑫集團從此徹底退出了多晶硅西門子法棒狀硅經營領域,今后將專注于硅烷流化床法顆粒硅技術的研發與生產。理由方面,協鑫科技稱一是因集團在策略上致力于以技術創新推動光伏行業碳減排、綠色高效發展,所以選擇低碳低耗的硅烷流化床法顆粒硅技術;另外一方面,在經營上,這筆交易也能夠增厚公司資金儲備,持續優化核心資產結構,提高盈利能力并為股東贏得更高收益。
公告發布次日,協鑫科技有關負責人還向媒體、投資者透露,未來將不斷提升產品的科技含量,顆粒硅模塊產能會由2萬噸提升至6萬噸,顆粒硅N型硅料比例會提升至100%,全面滿足N型高效市場需求。
光伏行業群組中,有觀察人士提示,作為第二代硅基材料技術,除了碳排少、能耗低,顆粒硅更大的優勢在于成本方面,其核心工序簡單、生產效率相對較高,生產成本較棒狀硅大概低20%左右。雖然目前硅料市場上仍以棒狀硅為主,顆粒硅市占率不及20%,但硅料價格持續“雪崩”之際,也正是協鑫科技的顆粒硅搶占市場之時。
在這個問題上,鈦媒體App此前報道也援引過協鑫科技聯席CEO蘭天石的公開發言,蘭天石曾表示,硅料價格至少未來一年內都會處于低谷期,但科技含量高、實現了降耗降本的顆粒硅還是能賺錢。此外,蘭天石還表示,國外的顆粒硅技術無法像協鑫一樣能夠實現量產,未來集團打算通過這一產品進一步擴大海外市場占有率。而相關出海計劃,此前也曾露出端倪,2023年9月份就有信息顯示,協鑫科技正尋求在中東建廠,預計產能規模為年產12萬噸顆粒硅,并計劃在2025年左右實現投運。從后續來看,相關項目很有可能會落地近年來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的中東大國沙特阿拉伯。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有不少投資者認為協鑫科技全面押注顆粒硅有利于壓低公司財務成本、進一步優化負債結構,但29日公告發布后的幾個交易日,該公司股價大跌,回落幅度明顯大于其他光伏設備股(光伏設備板塊曾在2023年12月28日集體大漲,協鑫科技當日漲幅高達9.73%,此后直到2024年1月4日前的幾個交易日中,硅料企業股價紛紛回調,但總體幅度不大,相比之下,協鑫科技發布公告后再開市就遭遇了連續兩個交易日超過5%的跌幅,回吐了此前漲幅)。投資平臺中,還有投資者發帖認為此項交易有失公平。
除了協鑫科技,同樣曾為新疆戈恩斯股東的硅片龍頭TCL中環(SZ:002129),也在2023年10月做出過低價出售新疆戈恩斯股權的決定,當時,行業就普遍將之解讀為TCL中環不再看好棒狀硅,轉而將其上游布局重心放在成本更低、技術進步空間更大的顆粒硅上。
大全能源:顆粒硅無法顛覆棒狀硅,否則公司價值將歸零
近年來,光伏行業經歷數個周期起落,實現平價上網,坐穩了我國第二大電源位置,并持續在海外開疆拓土。行業高速發展過程中,對技術的注重甚至信奉愈發明顯,致力于成為新能源國際巨頭的龍頭公司如此,行業及相關從業者更是如此。
也正由于此,一年前左右協鑫科技表示將全面押注科技含量更高的顆粒硅時,引來了不少技術擁躉的禮贊,將市場主流棒狀硅視為“早晚被淘汰的落后產能”的觀點也越來越多,討論區中,“顛覆西門子法”“倒棒狀派”作為口號也作為段子流傳。
但無論在協鑫科技首次公開表示將徹底放棄棒狀硅之時,還是在該集團去年6月全面關停徐州基地棒狀硅產能之時,亦或是在TCL中環低價出售新疆戈恩斯股權之時,市場似乎都還未完全確認這些龍頭的決斷、決心。但年前年后協鑫科技堪稱高調的一系列公開發言和上文提及的公告,將不同硅料技術路線之爭更明確地擺在了行業和公眾面前。
接下來,主要產能集中在西門子法棒狀硅的其他三大龍頭通威股份(SH:600438)、新特能源(HK:01799)、大全能源(SH:688303)又會如何抉擇,也令市場高度關注。
就在近日的投資者交流會上,大全能源副董事長徐翔的一番話讓相關爭論的“戲劇性”進一步拉滿。與協鑫科技近期的一系列發言相似,徐翔首先強調的也是大全能源作為老牌硅料企業,在成本、技術上的優勢,并透露大全能源目前的N型硅料占比已到60%,未來將很快達到100%,這對任何新入局者都能形成絕對優勢。此后,徐翔還強調了大全能源利用大數據、工業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降本增效,壓低成本抵御行業降價潮的舉措,這與協鑫科技的表達重點也有異曲同工之處。其他包括逆勢擴產、投資計劃、穿越周期等觀點,也與協鑫科技此前公布的信息有不少相似之處。但在最關鍵的技術路線問題上,徐翔的看法完全不同。交流會上,徐翔明確表示:“如果顆粒硅能取代西門子法棒狀硅,那就是顛覆,而我們公司的價值就會變為零。但經過我們仔細研究,目前從產品質量來說,西門子法棒狀硅質量遠遠高于顆粒硅。我們要建顆粒硅工廠并不難,但通過和下游企業充分交流,我們發現顆粒硅還有很多瓶頸要攻克,隨著現在N型硅料越來越多,在N型代替P型過程中,顆粒硅將遇到極大挑戰。”徐翔還稱,自己曾因可能出現的技術替代、顛覆而十分緊張、焦慮,但經過驗證,顆粒硅注定無法取代棒狀硅,自己也就放心了。
簡而言之,協鑫科技堅定認為顆粒硅會加緊步伐攻占棒狀硅的市場,在N型替代中成為新的主流;而大全能源則驗證得出顆粒硅在N型替代中不占優勢,顆粒硅仍會穩坐王座的結論。
此外,行業大龍頭通威股份在協鑫科技發布公告后,也通過另一種方式進行了回應。在面對投資者“貴司有生產顆粒硅嗎?”的提問時,通威股份明確回復“公司沒有生產顆粒硅產品”,并解釋稱,目前光伏行業高純晶硅生產領域以改良西門子法為主,該方法已經經過長期運營,市場成熟和穩定的工藝路線,具備產品品質穩定、生產效率高、裝置穩定性高、運行安全性高等特點,能夠兼顧產品品質和生產成本,并保障生產連續性。公司產品也得到了眾多產業鏈合作伙伴的高度認可。
把幾大硅料龍頭頗具“針鋒相對”意味的言論放在一起,再看看各家2023年堪稱慘淡的業績表現,2024年及其后,技術路線之爭、市占率之爭或將再掀“血雨腥風”。
作者: 來源: 鈦媒體APP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