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


專家建言:新疆優化能源開發布局,創新能源利用模式

2023-06-29 09:58:01 太陽能發電網
“新疆是個好地方。”作為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新疆人頭頂有風光、腳下有石油、煤炭、天然氣,手中有電網。“十四五”規劃提出,支持新疆建設國家“三基地一通道”,即國家大型油氣生產加工和儲備基地、大型煤炭煤電煤化工基地、大型風電基地、國家能源資源陸上大通道。 6月16日,2023年新疆能源高質量

“新疆是個好地方。”作為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新疆人頭頂有風光、腳下有石油、煤炭、天然氣,手中有電網。“十四五”規劃提出,支持新疆建設國家“三基地一通道”,即國家大型油氣生產加工和儲備基地、大型煤炭煤電煤化工基地、大型風電基地、國家能源資源陸上大通道。

6月16日,2023年新疆能源高質量發展暨產業援疆調查研究年度座談在烏魯木齊舉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政府常務副主席陳偉俊出席會議并致辭。會議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彭蘇萍、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國家勘察設計大師田會、中國能源研究會特邀副理事長鐘俊、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政策研究部主任郭中華、中國系統科學研究會能源專委會主任委員陳衛東參加會議并做主旨發言,一百余家能源企業參加會議,共商新疆能源產業發展大計。

座談會由中國能源研究會牟思南主持。在會上,專家學者嘉賓圍繞煤炭/煤電與能源安全發展、新能源與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氫能與儲能發展等議題,深入探討“雙碳”目標下新疆能源高質量發展路徑,并建言獻策。

煤炭開發布局與經濟性仍待優化

新疆豐富的煤炭、油氣、電力,通過能源“大動脈”輸送至祖國大江南北,點亮著億萬人家燈火,點燃著工業經濟引擎。

新疆石油儲量占全國陸上儲量的30%,煤炭資源儲量占全國40%以上,均居全國首位;天然氣儲量占全國的34%,居全國第二位。數據顯示,2022年“疆煤外運”8000萬噸,增長近一倍。截至2022年底,“疆電外送”超6000億千瓦時。

新疆煤種齊全、賦存條件好、開采成本低,煤炭堪稱新疆工業經濟的“定盤星”。“新疆煤炭產量快速增加,生產效率大幅提升,部分煤礦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政策研究部主任郭中華介紹。

如何推動新疆煤炭資源科學開發,是本次座談會上專家熱議的焦點之一。“新疆地區必然將成為全國煤炭資源開發的重點區域,也有條件成為全國煤炭主產區。新疆煤炭資源具有煤層巨厚、埋藏淺整裝連片、揮發份高等特點,與內蒙、山西等地差異很大,因此必須加快研究新疆煤炭資源科學開發的問題。”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國家勘察設計大師田會在座談會上強調。

由于礦井厚煤層開采回采率低,提高回采率技術尚需時日,因此,田會建議新疆煤炭開發方式應堅持優先開發露天、嚴控礦井。同時提高規劃設計水平,大力推進露天采礦工藝升級。郭中華也表示,新疆要優化區內煤炭生產開發布局。在正在規劃和待規劃建設的整裝煤田,規劃建設億噸級煤炭基地,優先建設大型露天煤礦、智能化煤礦,優化礦權設置,促進煤炭集約高效開發利用。

新疆煤炭產業面臨的一大現實問題是,新疆距離我國傳統煤炭消費地區路途遙遠,運輸成本高,外運經濟性差,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

對此,郭中華建議,加快開展新疆煤炭外運通道建設研究,大力推進煤炭運輸方式變革,加快煤電外送通道建設,集疏運基礎設施建設。研究疆煤外運鐵路特殊運價方案的可行性,實施優惠定價,完善長距離大宗貨物運價減免機制,降低運輸內地成本,由國家財政部門給予補貼,增強疆煤外運市場競爭力。

田會則提出,可以考慮蒙華鐵路給新疆留出運力,有效擴大“疆煤外運”的輻射范圍。如此還會大大增加蒙華鐵路通道運力的靈活性和彈性,對于緩解華南地區煤炭供應壓力以及推進新疆煤炭資源開發進程都大有裨益。

發展氫能、儲能新技術,推動新能源消納


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推動煤炭與石油、天然氣、新能源協同組合發展,是今后一個時期新疆能源發展的必然選擇。

“能源轉型不是傳統能源完全退出,而是新能源比重不斷增加,改變的是比例結構而不是絕對量。”中國系統科學研究會能源專委會主任委員陳衛東在主旨報告中表示,本次能源轉型,從工業的角度看,是從以石油為中心的能源體系轉向以電力為中心的能源體系,所有與電相關的資源、產業、行業、設備制造、技術服務,都會隨著電作為終端能源消費比例的增加而獲得發展。

電解水制氫與儲能是電力系統應用的兩大潛力領域。新疆發展氫能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和資源優勢。自治區政府也明確提出要一體推進綠氫(氨)制、輸、儲、用,加快綠氫在交通、化工、冶金等行業推動應用。

2023年4月,新疆發改委就《自治區氫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行動方案》提出,在哈密、巴州、南疆環塔里木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利用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技術,開展“風光氫儲”一體化項目示范,為綠氫與可再生能源融合發展探索經驗。

拓展氫燃料電池及應用裝備產業是《行動方案》的重點任務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彭蘇萍在座談會上圍繞“固體氧化物電池高效發電與分布式制氫技術”在線上發表主旨報告。他介紹,當前主流制氫技術路線主要是堿性電解槽和質子膜,但二者制氫均對水消耗較大,能耗也較大,且工作溫度低,需要的氫純度高,一般的化石燃料制氫和工業副產品氫純度難以達到該要求,因此價格高,成為影響氫能源推廣的因素之一。若將燃料電池工作的溫度提高到130攝氏度,對氫氣純度的要求就可降低,生產氫的成本就能大幅度降低。而大力發展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發電技術與固體氧化物點解池(SOEC)制氫技術,可大力助推氫能源產業的發展。

彭蘇萍還提出,在氫能應用方面,新疆有大量重卡,目前將重卡的動力從燃油全部替換為動力電池存在一定難度,而氫燃料電池可替代柴油,推動重卡運輸節能降碳。

國網新疆電力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底,新疆電網新能源裝機容量累計達到4462萬千瓦,占總裝機容量的37.2%,裝機規模和新能源占比均位居全國前列。

大規模新能源短時間內并網,若沒有大量的儲能、外送通道等及時消納,難以保證電力系統的穩定。如何發揮好負荷側儲能作用,支撐新型電力系統調節更寬廣更有效?

中國能源研究會特邀副理事長鐘俊強調,只有走出“賠本賺吆喝”的困境,儲能才能真正獲得良性發展。探索推動發揮高耗能行業、新能源車等新型“儲能”作用,尋求有效的商業模式,是助力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及“雙碳”目標的有效解決路徑。

新疆擁有大量電解鋁產業,據了解,生產1噸電解鋁約需消耗電能1.3萬-1.4萬度電,具有高耗能、低利潤、碳排放高等特點。鐘俊建議,發揮電解鋁產業作為儲能的調峰功能作用。把電解鋁納入新型儲能范圍,完善電解鋁行業階梯電價分檔和加價標準,鼓勵電解鋁企業提高風電、光伏發電等非水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出臺政策鼓勵新能源基地、冶煉與加工產業集群化發展。推動建立綠色用能監測與評價體系,建立完善基于綠證、碳足跡的綠色能源消費認證、標準、制度和標識體系。

電動汽車儲能方面,鐘俊建議加快推動車電分離應用相關國家標準的落地。推動技術進步,引導鼓勵建設具有儲充換一體的汽車換電站,最大化利用換電站內的電池資產。推動政府、主機廠、電池廠、電網、儲能、社會資本等多方參與合作,同時推動電動汽車電池租賃等商業模式創新,加快形成新業態。

作者:齊琛冏 來源:環球網 責任編輯:jianping

太陽能發電網|nj-bjj.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