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在SNEC大會上,呼吁業內理性擴產。他指出,當前光伏行業各環節擴產規模均出現了量級水平的提升、“大手筆”投資不斷涌現,“更大的競爭壓力正在醞釀之中。”
據王勃華介紹,今年一季度,中國光伏行業繼續高歌猛進,實現了首季“開門紅”。在應用端,光伏發電新增裝機3
5月24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在SNEC大會上,呼吁業內理性擴產。他指出,當前光伏行業各環節擴產規模均出現了量級水平的提升、“大手筆”投資不斷涌現,“更大的競爭壓力正在醞釀之中。”
據王勃華介紹,今年一季度,中國光伏行業繼續高歌猛進,實現了首季“開門紅”。在應用端,光伏發電新增裝機33.66GW,同比增長154.8%。其中集中式地面電站新增裝機15.53GW,工商業分布式新增裝機9.13GW,戶用光伏新增裝機9GW,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占比再次突破50%。與此同時,光伏發電累計裝機達到426GW,超過水電,居可再生能源發電累計裝機第一位。根據國家能源局5月19布的最新數據,1-4月光伏新增裝機48.31GW。同比增長186%,其中,4月的單月新增裝機高達14.65GW。
在制造端,一季度多晶硅產量27萬噸,同比增長58.8%;硅片產量115GW,同比增長59.7%;電池片產量105.3GW,同比增長67.1%;組件產量92.7GW,同比增長71.7%;四個環節同比增長均在58%以上。5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規模以上工業生產主要數據,其中,1-4月光伏電池產量144.35GW,同比增長56.7%。
在進出口方面,1-4月光伏產品出口總額193.5億美元,同比增長18.9%。其中,硅片出口額18.3億美元,出口量16.9GW;電池片出口額16.4億美元,出口量12.4GW;組件出口額158.8億美元,出口量69.8GW。
在技術方面,2022年我國企業和研究機構14次刷新了晶硅電池實驗室效率記錄,其中10次為N型電池技術,今年以來,百花齊放的創新趨勢仍在延續。通過近期部分央國企集采情況可以看出,每家均有N型產品的采購,在部分集采中N型產品占比已突破50%,顯示出N型電池產品創新和產業化進程仍在加速,預計2023年N型電池市場占比將超過20%。
“光伏產業具有極其美好的發展前景,已成為行業內外的廣泛共識。但應清醒地認識到,在行業發展的道路上,我們還面臨著十分嚴峻的挑戰。”王勃華指出,在國內,當前行業各環節擴產規模均出現了量級水平的提升、“大手筆”投資不斷涌現,國內競爭程度正在加劇。“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初至2023年4月底,我國光伏產業鏈規劃擴產項目超過460個。盡管這些項目能否最終落地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但是畢竟形成了一個很大的擴產規劃基數,它預示著更大的競爭壓力正在醞釀之中。”
在國外,美國推出了《2022通脹削減法案》、歐盟發布了《綠色協議產業計劃》、印度政府批準了生產制造激勵計劃和太陽能組件型號和制造商批準清單等政策文件,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美國、歐盟、印度等經濟體規劃的制造業新增產能已超過50GW,覆蓋了多晶硅、硅片、電池片、組件、支架等產業鏈環節,形成了對我國光伏產業的潛在挑戰。
面對如此嚴峻局面,中國光伏行業如何才能沖破重重困難,繼續鞏固和保持全球領先地位?對此,王勃華認為,“破此困局,唯有創新。”創新是產業發展永恒的課題,是光伏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保證。只有通過技術的不斷進步,推動光伏全產業鏈的同步技術創新,才能實現光伏產品的快速升級迭代,才能推動光伏發電成本的不斷下降,才能有效應對未來國內外光伏發展的復雜局面和嚴峻挑戰。
作者: 來源:能源發展網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