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


13家A股跨界光伏追蹤

2023-02-02 21:16:16 太陽能發電網
如果評選2022年國內光伏行業的年度熱詞,“跨界”定會上榜。各路資本快速涌入火熱的光伏賽道。它們的背景各異,有乳企、玩具商、環保公司,甚至養豬大戶;它們的布局點不盡相同,有硅片、電池、組件,甚至輔材。 根據業內數據的不完全統計,2022年已有超過60家公司跨界光伏。它們的跨界手法“八仙過海”,或收購現有的光伏
如果評選2022年國內光伏行業的年度熱詞,“跨界”定會上榜。各路資本快速涌入火熱的光伏賽道。它們的背景各異,有乳企、玩具商、環保公司,甚至養豬大戶;它們的布局點不盡相同,有硅片、電池、組件,甚至輔材。

根據業內數據的不完全統計,2022年已有超過60家公司跨界光伏。它們的跨界手法“八仙過海”,或收購現有的光伏公司股權,或設立新公司開辟光伏業務,或提供項目蹭上光伏概念,或改換門庭變更主業。這其中,不少A股公司竭盡所能,即便在自身資產狀況、財務收入并不樂觀的情況下,光伏仿佛成為了它們煥發資本“第二春”的救命稻草。

而隨著國內光伏產業產能瘋狂擴張已成既定趨勢,對于這些跨界者而言,誰又能大浪淘沙,成為真正的“追光者”?

賬面資金普遍不足

進入2023年,跨界者的隊伍以及布局動作還在更新。

今年1月,環保設備企業仕凈科技宣布豪擲百億,布局N型TOPCon電池——其擬在安徽寧國投資建設年產24GW高效N型單晶TOPCon光伏電池片生產項目,總投資最高不超過112億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這也是自2022年以來正式官宣百億N型TOPCon電池項目的第三位跨界者。此前的兩家公司是沐邦高科、皇氏集團,分別以益智玩具和乳品為主營產品。

“近些年來,全球經濟形勢整體表現不佳,不少行業發展空間受限。相較之下,新能源領域的確定性較高。”一位光伏企業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光伏產業頻頻吸引“圈外”企業進入的現象恰恰佐證了行業的高熱度,但眼下整個行業的競爭異常激烈,“是騾子是馬,總要出來遛遛。”

的確,在整個光伏產業鏈,無論是上中下游的制造端,還是應用環節的電站端,資金密集型的特征顯露無疑。這意味著,從其他行業跨界而來的新進者,不能只耍“嘴皮子”功夫。但實際情況是,不少跨界企業本身的資產狀況、財務收入并不出眾。其中,有企業的賬面資金甚至不足億元,卻要“撬動”百億投資項目。



13家A股公司跨界光伏詳情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整理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發現,電池片、組件環節已經成為跨界者的熱門選擇,并且聚焦新型光伏電池技術。

“技術迭代是光伏產業向前發展的主旋律之一。2022年被業內視作N型技術商業化元年,以此為節點到未來三至五年,新技術的紅利將持續釋放。”某券商機構關注新能源行業的分析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即便現在不少光伏巨頭企業已經開始塑造在新技術領域的競爭壁壘,但對于其他新進入的企業而言仍然存在分食市場份額的機會。

“技術、資金都是硬件條件。”他強調。

事實上,不少跨界光伏的A股企業之所以備受質疑,資金問題首當其沖。

仕凈科技年產24GW高效N型單晶TOPCon光伏電池片生產項目,其固定投資就高達90億元。雖然項目分兩期建設,但一期投資也有75億元。相較于這筆巨額投資,該公司財務狀況就顯得捉襟見肘——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仕凈科技總資產32.75億元,凈資產10.90億元,期末現金余額僅3.21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資產負債率近些年來逐年走高。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仕凈科技資產負債率達66.31%,創下近五年來的新高。

類似情況的還有華民股份、皇氏集團、沐邦高科、綠康生化。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這四家公司凈資產分別為4.82億元、17.02億元、9.56億元、6.50億元,期末現金余額分別為0.86億元、3.29億元、0.60億元、0.35億元。但這四家跨界企業,面臨著投資幾十億甚至上百億項目所帶來的資金壓力。

假李鬼還是真李逵

“江西豬王”正邦科技近期麻煩纏身。

1月31日,該公司發布2022年度業績預告,預計巨虧110億元至130億元。一時之間,市場嘩然。

時間回溯至2022年6月20日,深陷資金鏈危機的正邦科技開市后股價卻一字漲停。這一表現與其所公布的百億合作不無關系,6月17日,正邦科技發布公告稱,其與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簽訂了《“碳中和”綜合智慧能源項目合作協議書》,雙方力爭在三年時間內,建設生態光伏、風電、分布式及集中式綜合智慧能源約1000萬千瓦,預計投資總額達到400億元左右。

實際上,養豬大戶正邦科技旗下的養殖場屋頂資源不少,這為雙方建設分布式光伏項目提供了可能性。但截至目前,雙方合作的光伏項目還沒有實質性進展。

正邦科技的上百億光伏合作項目所帶來的的股價炒作效果曇花一現。

而宣布跨界后股價一度翻倍的沐邦高科,也還陷入虧損泥淖。

2022年2月,沐邦高科開啟外延式并購,擬以現金方式收購豪安能源從而切入光伏制造領域。同年6月,該公司官宣將在安義縣建設8GWTOPCON光伏電池生產項目,大幅邁開了跨界步伐。盡管該項目隨后取消,但截至目前,沐邦高科已經先后宣布在梧州、鄂城區累計投資年產20GW N型TOPCON光伏電池生產基地,并在內蒙古投資年產5000噸智能化硅提純循環利用項目,合計投資總額為103.50億元。

然而,這一系列布局并沒有對業績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沐邦高科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2022年該公司預計虧損1.78億元至2.18億元,虧損金額較2021年有所擴大。

盡管沐邦高科解釋稱,其業績虧損主要原因系玩具業務營業收入下降和擬計提美奇林相關商譽減值準備所致。但對于光伏業務營業收入占比已超七成的該公司而言,其新業務承擔的填坑壓力并不小。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炒作過后,沐邦高科的股價也很快從高點回撤。這預示著,今年能否扭虧為盈將成為該公司跨界光伏成功與否的最直接考驗。

不可否認的是,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的情況顯示,資本市場對于A股“追光者”們的考察,基本回歸到了對后續能否帶來實際性投入與產出的觀察。

今年2月1日,皇氏集團再度公布跨界光伏新動作——該公司控股子公司皇氏農光互補(廣西)科技有限公司與深圳黑晶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簽署了《新一代太陽能電池:鈣鈦礦/晶硅疊層技術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共同推進TOPCon/鈣鈦礦疊層電池產品技術的研發、生產及產品應用,提升皇氏農光公司TOPCon太陽能電池項目的產品效率。

自該公司宣布跨界以來,圍繞在其身上的質疑就從未消失。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過去十年間,皇氏集團曾有過兩次跨界,2014年收購影視資產,2019年剝離;2020年與上海商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布局人工智能,但無后續進展。

如今,第三次跨界選擇光伏,皇氏集團在豪擲百億投產N型TOPCon光伏電池之后,其需要打消市場疑慮。

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目前TOPCon電池業務采取的是訂單先行策略。該公司介紹,基于農光互補公司對相關光伏 EPC業務的控制,已簽訂部分TOPCon太陽能電池的銷售框架協議,農光互補公司旗下項目公司目前正采取委托第三方代加工的方式以完成部分訂單。

可以肯定的是,部分選擇跨界光伏的上市公司,其主業經營情況并不理想,跨界為謀求新出路。但當其向資本市場鋪開新畫卷后,是抱誠守真,還是忽悠了事,時間將會給出答案。


作者:曹恩惠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jianping

太陽能發電網|nj-bjj.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