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內蒙古包頭市委市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意見提出,選擇最具發展條件、最具優勢潛能、最具引領作用的稀土和光伏裝備制造領域,打造“世界綠色硅都”,到2025年,光伏裝備產業集群產值達到6000億元。意見提出,緊抓蒙西新能源大基地建設及周邊市場需求機遇,優化多晶硅、單晶硅產業規模和
日前,內蒙古包頭市委市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意見提出,選擇最具發展條件、最具優勢潛能、最具引領作用的稀土和光伏裝備制造領域,打造“世界綠色硅都”,到2025年,光伏裝備產業集群產值達到6000億元。
意見提出,緊抓蒙西新能源大基地建設及周邊市場需求機遇,優化多晶硅、單晶硅產業規模和結構,壯大下游電池片、組件產能規模,大力發展電池片、支架、焊帶、EVA膜、POE膜、逆變器、邊框、匯流箱等配套產業項目,加快發展光伏制造全產業鏈。實施通威硅能源20萬噸高純晶硅、大全10萬噸高純晶硅和2萬噸電子硅、美科(三期)20GW單晶、弘元40GW單晶、雙良50GW單晶等項目,推動鑫元10萬噸顆粒硅、晶澳20GW拉晶20GW切片、弘元20GW切片、雙良5GW組件等14個項目竣工投產。2023年,全市形成多晶硅產能87萬噸(約占全國40%)、單晶拉棒產能253GW(約占全國40%)、切片產能106GW、電池片產能56GW、組件產能30GW,基本形成一定規模的光伏裝備全產業鏈,產業集群產值達到2000億元。
意見提出,推動弘元、大全、晶澳、鑫元、美科等企業建設自治區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重點實驗室,以光伏電池組件由P型向N型轉型升級為契機,加大N型電池片項目引進,提前布局鈣鈦礦新一代光伏技術研發,搶抓硅產業技術升級和先進產能制高點。組織開展光伏領域標準制定研究,推動建立高質量能耗、水耗、畝均產值、污染物排放等“綠色硅都”行業標準,努力實現全國光伏產品檢測包頭標準。推動阿特斯等企業開展節能節水改造,加快工業數字化轉型和創新升級,力爭2023年新增2個自治區級綠色工廠,打造3—4個數字化示范工廠。
意見還提出,打造陸上風電裝備產業集群。以石拐區、昆區、青山區、稀土高新區為重點,加快推動明陽5—10MW超大型陸上風機產業園、龍馬高端風電產業園、南高齒5—7MW大型風電齒輪箱等續建、新建項目投產達效。圍繞延鏈補鏈,積極引進大型葉片、大功率發電機等關鍵零部件企業,構建明陽、龍馬等龍頭引領,中車電機、南高齒等骨干支撐,天順風電、金海新能源等配套企業協作共進的產業格局。2023年,形成風電整機1500套、發電機1500臺、齒輪箱1000臺、葉片1600套、塔筒45萬噸、法蘭錨栓1.3萬噸的產能規模,產值力爭達到300億元。到2025年,產值力爭達到1000億元,建成全國最大的陸上風電裝備產業基地。
同時,意見要求抓實項目建設,抓實精準招商。按照儲備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的思路,全力以赴抓好項目建設,完善每年3次項目集中開工和觀摩測評機制,每年全市新開工戰新產業項目100個以上。按照各產業園區主導產業定位,突出差別化、特色化,精準培育招引戰新產業項目。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強宣傳推介,辦好稀土大會等大型展會,采取小團組招商、以商招商、科技招商等形式,提高招商實效,每年全市引進投資億元以上戰新產業項目100個以上。
作者: 來源:太陽能發電網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