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于日前發布。就《規劃》的主體思路和“十四五”時期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形勢,中能傳媒記者專訪了華北電力大學國家能源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王鵬。王鵬表示,《規劃》集中展現了把可再生能源作為有機整體進行系統謀劃的發展思路,可再生能源具備在“十四五”時期高質量躍升發展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于日前發布。就《規劃》的主體思路和“十四五”時期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形勢,中能傳媒記者專訪了華北電力大學國家能源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王鵬。
王鵬表示,《規劃》集中展現了把可再生能源作為有機整體進行系統謀劃的發展思路,可再生能源具備在“十四五”時期高質量躍升發展的能力。
《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可再生能源高質量躍升式發展。對“高質量躍升發展”的內涵,應如何理解把握?
王鵬: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一起構成“五位一體”。
高質量躍升發展可再生能源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需要。《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要“以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為關鍵,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空間格局,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等,不斷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有力舉措。
高質量躍升發展可再生能源是落實能源安全新戰略的應有之義。近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外部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全球經濟發展不確定性增強,國際能源體系、格局、秩序面臨重塑。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提出了能源消費革命、能源供給革命、能源技術革命、能源體制革命和能源國際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戰略,并將保能源安全提到了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可再生能源將有助于能源結構多元化、本土化、清潔化、低碳化的升級,是保能源安全的必由之路。
《規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目標,您認為完成這些目標的難度如何?
王鵬:《規劃》明確設置了“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的目標,提出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費總量10億噸標準煤左右,年發電量3.3萬億千瓦時左右,特別是提出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量在全社會用電量增量的占比超過50%。宏偉目標的設定,源于對可再生能源高質量躍升發展能力的判斷。
可再生能源發展新格局拉大發展框架。多年來,可再生能源發展聚焦在規模化集中開發、單一發展方式上,增大了配套火電建設、跨區輸送、就地消納等壓力。《規劃》擴寬視野,提出在“三北”地區延續風電光伏的基地化規模化開發,在西南地區以川滇黔桂和藏東南為重點,推動水風光綜合基地一體化開發,在中東南部地區重視風電光伏就近就地的分布式開發,在東部沿海力推海上風電基地集群開發,形式多樣地推動生物質能和地熱能的開發。上述可再生能源新發展格局,將為可再生能源的規模擴大、質量提升鋪就宏大畫卷。
鄉村振興為可再生能源發展提供新舞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矛盾的必然要求。廣大農村是發展風電、光伏太陽能發電、生物質能發電的大舞臺。千鄉萬村馭風行動、千家萬戶沐光行動等,將提高鄉村可再生能源數量和綜合利用水平,為可再生能源分布式發展提供新舞臺。
電力系統靈活性提升為可再生能源發展夯實基礎。發電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制定的《全國煤電機組改造升級實施方案》提出,存量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應改盡改,“十四五”期間完成2億千瓦,增加系統調節能力3000萬~4000萬千瓦;“十四五”期間,實現煤電機組靈活制造規模1.5億千瓦。電網方面,近年來持續加強新能源開發重點地區電網建設,解決送出受限問題;進一步完善區域輸電網主網架,促進各電壓等級電網協調發展;開展配電網建設改造,推動智能電網建設,滿足分布式電源接入需要,構建現代配電系統。按照政府部門的具體意見,“十四五”電力系統的調節能力將顯著提升,這就為克服可再生能源固有的隨機性、波動性,促進可再生能源躍升發展奠定了基礎。
成本持續降低為可再生能源融入市場鋪平道路。相比10年前,全球陸上及海上風電度電成本分別下降了55%和68%。2021年原材料價格雖有上漲,但隨著技術的持續進步與風電項目的規模化,風電度電成本依然會保持下降趨勢。“十四五”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將由補貼支撐發展轉為平價低價發展,由政策驅動發展轉為市場驅動發展,可再生能源發展將迎來歷史性的市場機遇。
《規劃》還有哪些不同于以往的亮點?
王鵬:《規劃》注重科技創新與制度保障,助力能源綠色轉型和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
做好“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需要創新驅動。《規劃》強調,要加大可再生能源技術創新攻關力度,提升可再生能源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完善可再生能源創新鏈。除此之外,還需要體制機制與政策協調保障。《規劃》強調要深化行業“放管服”改革;健全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建立健全綠色能源消費機制;完善可再生能源市場化發展機制;特別是要完善可再生能源的價格形成機制、利益補償機制、市場交易機制。
《規劃》已然明確了可再生能源“十四五”發展的指導方針、發展目標、具體任務和相關保障,期待社會各界齊心合力推動《規劃》落地實施,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作出貢獻。
作者:劉泊靜 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