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交所官網發布消息顯示,亞洲硅業(青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洲硅業)科創板IPO處于終止狀態。
此前,2020年11月25日,科創板擬上市公司亞洲硅業獲受理;同年12月23日,亞洲硅業進入已問詢狀態。《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該公司從被受理到IPO終止,排隊522天。
從原因來看,公告顯示,今年4月
近日,上交所官網發布消息顯示,亞洲硅業(青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洲硅業)科創板IPO處于終止狀態。
此前,2020年11月25日,科創板擬上市公司亞洲硅業獲受理;同年12月23日,亞洲硅業進入已問詢狀態。《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該公司從被受理到IPO終止,排隊522天。
從原因來看,公告顯示,今年4月29日,亞洲硅業和保薦人平安證券提交了《亞洲硅業(青海)股份有限公司關于撤回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申請文件的申請》和《關于撤回亞洲硅業(青海)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申請文件的申請》。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第六十七條的有關規定,上交所決定終止其發行上市審核。
針對上述情況,《科創板日報》記者試圖向亞洲硅業方面了解更多細節,但截至發稿尚未獲得相關回應。那么,此次亞洲硅業終止科創板IPO背后,又存在哪些困局?
▍經營業績波動明顯,受多晶硅價格變動影響較大
招股書顯示,亞洲硅業為全球高純多晶硅材料供應商之一,主營業務包括:多晶硅材料的研發生產、光伏電站的運營、電子氣體的研發制造等。
當前,高純多晶硅材料是光伏行業與半導體行業的基礎材料。而該公司多晶硅材料則主要應用于光伏行業,且已與隆基股份、晶澳科技等達成長期合作關系。同時,該正進行半導體用多晶硅材料及電子氣體的研究開發工作。
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亞洲硅業營業收入分別為:16.90億元、14.73億元、14.20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62億元、2.25億元、1.08億元。這也意味著,2017-2019年期間,該公司營收、凈利連續三年處于下滑狀態。
針對上述情況,亞洲硅業方面解釋稱,“受多晶硅價格持續下跌影響,公司營業收入有一定下降;受營業收入下降及營業成本上升影響,公司營業利潤呈下降趨勢。”
而在2020年,亞洲硅業的業績表現有所回暖。2020年,亞洲硅業營業收入為15.53億元;凈利潤為2.20億元。這主要得益于該公司多晶硅產銷量增長,以及多晶硅平均單價大幅上漲。
2017-2020年,亞洲硅業綜合毛利率分別為:44.33%、30.91%、19.46%、27.13%。其中,2017-2019年該公司綜合毛利率下降,主要為其主要產品多晶硅價格持續下降所致。
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1-6月,亞洲硅業營收為12.84億元;凈利潤為4.47億元;綜合毛利率為53.58%。
報告期內,亞洲硅業主要收入來自多晶硅業務收入,其次為光伏電站運營業務收入;此外,其他收入包括:電子氣體與光伏組件收入。
同時,亞洲硅業方面也坦言:“公司經營業績和盈利能力受多晶硅價格變動影響較大,雖然2020年三季度開始,多晶硅價格上漲幅度較大,但未來如果多晶硅價格再次大幅下降,公司將面臨毛利率下降和經營業績波動的風險。”
根據招股書披露,此次科創板IPO,亞洲硅業擬募資15億元,用于60000t/a電子級多晶硅一期項目。
目前亞洲硅業主要客戶為隆基股份、晶澳科技、中環股份等。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20年1-6月,該公司向前五名客戶的銷售收入合計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0.94%、59.76%、75.66%、95.88%,整體上呈現持續增長趨勢,其中第一大客戶銷售收入占比分別為23.79%、20.09%、40.73%、69.72%,客戶集中度較高。
▍存有潛在“對賭協議”,實控人為昔日“光伏教父”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Shi, Zhengrong(施正榮)及其配偶 Zhang, Wei(張唯)通過信托基金Power Surge Trust間接控制亞洲硅業。不考慮超額配售,此次發行后其將控制亞洲硅業58.9350%的股份。
對此,亞洲硅業方面坦言,“公司存在實際控制人控制的風險,且同時存在實際控制人歷史上控制的海外公司破產清算尚未完成可能造成的風險。”
在中國光伏江湖的二十多年的發展史中,施正榮一度被業內稱為“光伏教父”。
此前,2001年1月,施正榮創建了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無錫尚德);2005年12月,控股無錫尚德的開曼公司Suntech Power Holding在紐交所上市,施正榮為該公司實際控制人并擔任董事。由此,無錫尚德成為中國第一家在美國主板上市的民營企業。
不過,2013年3月,無錫尚德進行了破產重整;同年11月,其經江蘇省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完成破產重整程序。隨后,Suntech Power Holding于2013年11月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并于2014年2月從紐交所退市。
根據亞洲硅業招股書披露,Suntech Power Holding仍處于破產清算中。亞洲硅業方面表示,其存在實控人歷史上控制的海外公司破產清算尚未完成可能造成的風險。“由于Suntech Power Holding尚處于破產清算中,施正榮作為該公司曾經的實際控制人和董事,未來不排除其破產清算人或投資者等向施正榮追責甚至提起訴訟的可能性。”
此外,《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亞洲硅業還存有潛在的“對賭協議”風險。
根據招股書披露,亞洲硅業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于2018年10月和2019年2月分別與青銀鑫沅、未央新能源、青海匯富、寧波矽科、西開投、深創投、紅土創新、紅土創盈、藍溪紅土簽署了《股權轉讓補充協議》,其中含有退出安排的對賭條款。
根據協議,若亞洲硅業在2022年12月31日之前未實現在中國境內公開發行股份并上市,則該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共同連帶回購投資方持有的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權。
▍曾兩度處于“中止”審核狀態,保薦人陷“樂視網案”風波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在科創板IPO處于終止狀態前,亞洲硅業曾兩度處于“中止”審核狀態。
具體來看,2021年3月31日,亞洲硅業因發行上市申請文件中記載的財務資料已過有效期,需要補充提交。根據《審核規則》第六十四條(六),上交所中止其發行上市審核。三個月后,同年6月28日,上交所恢復了亞洲硅業發行上市審核。
而后,今年3月31日,亞洲硅業又因發行上市申請文件中記載的財務資料已過有效期,需要補充提交,被再度中止發行上市審核。
此外,《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亞洲硅業此次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的保薦機構為平安證券。但與此同時,平安證券卻陷入了“樂視網案”的風波之中。
此前,今年3月,財聯社記者從接近監管層的相關人士處了解到,深圳證監局向平安證券下達了行政監管措施事先告知書,擬對平安證券責令改正并暫停保薦機構資格三個月;對樂視網IPO項目的保薦代表人和時任保薦業務負責人認定為不適當人員5-10年,其他相應的合規業務等相關人員被采取監管談話等措施。
彼時,平安證券方面向財聯社記者回應表示:“公司已收到事先告知書。”
回看光伏行業,其高景氣度吸引了不少企業紛紛押注布局。根據硅業分會統計,截至2021年底,全國多晶硅生產企業共13-14家,總產能約為58萬噸。
另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預計,到2022年底,國內多晶硅產能將達每年86萬噸以上,比上一年度增加34萬噸;今年的硅料供應約可滿足全球225GW左右的光伏終端裝機。
隨著硅料環節的擴產潮襲來,處于光伏產業鏈上游的亞洲硅業又該如何突圍?《科創板日報》記者將持續關注其最新進展。
作者:曾樂 來源:科創板日報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