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武漢市,污水處理廠穿上了“光伏”外衣,“光伏+污水處理廠”模式的出現,為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提供了新思路。“‘光伏+污水處理廠’這一模式可充分發揮‘生態+光伏’的天然優勢,降低污水處理廠用電成本。”江夏污水處理廠相關負責人說。據介紹,光伏發電已經成為最具有經濟性的發電能源之一,污水處理廠本身也具有相應
在湖北省武漢市,污水處理廠穿上了“光伏”外衣,“光伏+污水處理廠”模式的出現,為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提供了新思路。
“‘光伏+污水處理廠’這一模式可充分發揮‘生態+光伏’的天然優勢,降低污水處理廠用電成本。”江夏污水處理廠相關負責人說。
據介紹,光伏發電已經成為最具有經濟性的發電能源之一,污水處理廠本身也具有相應的應用優勢,“光伏發電項目利用污水處理廠的屋頂、沉淀池、生化池等,在其上方加裝光伏板有得天獨厚的空間優勢,且能夠遮擋直射水池的太陽光,有效抑制了池內原本要經常清理的綠藻生長。”
江夏污水處理廠作為全市先行試點,前后完成了光伏發電一期、二期項目,成為武漢市第一個實現全廠光伏覆蓋的污水處理廠。
“現在我們廠光伏發電系統年發電量為150萬千瓦時,占整個廠區總用電量的18%。”江夏污水處理廠相關負責人表示,除了采用光伏發電節省電能外,江夏污水處理廠還將處理后的污水采用中水回用系統,解決了廠區辦公區域空調及熱水問題。“相較于中央空調的用電量,中水回用系統的投入應用減少了辦公樓用電20%的能耗。現階段江夏污水處理廠二期項目正在建設當中,后期也將實現光伏全覆蓋。”
據了解,武漢市正在鼓勵北湖污水處理廠采用“自發自用、余量上網”模式建設覆蓋全廠的光伏發電項目。該光伏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全國最大的污水處理廠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
目前這一光伏項目一期設計總建設規模約23.7276兆瓦,項目全壽命周期為25年。據測算,北湖光伏發電一期項目并網發電后,運營期內每年可提供約2200萬千瓦時的綠色清潔電能,相當于節約發電燃煤約0.8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兩萬噸,不僅可以有效降低污水處理廠用電成本,也起到了良好的節能減排效果。
作者:楊海垚 來源:新浪財經
責任編輯:jianping